一种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695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腔保健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刷,包括刷柄和安装在刷柄一端的刷头,刷头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设在刷头上的凹槽,凹槽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刷头上设有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两个相结合,两者相互作用,且由于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之间间隔,人们便于清洁该牙刷,使用方便。

Toothb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刷
本技术涉及口腔保健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刷。
技术介绍
牙刷是日常必备的洗漱用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牙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的牙刷刷毛容易夹杂刷牙过程中的杂物,且不易清洗,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易清洁的牙刷。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牙刷,包括刷柄和安装在所述刷柄一端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设在所述刷头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刷头上设有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所述第一刷毛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刷毛部围绕所述凹槽设置并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刷毛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刷毛部的另一端凸伸进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刷毛部和所述第二刷毛部之间有间隙。其中,所述凹槽的侧壁凸出有台阶,所述第二刷毛部包括刷毛平台和若干束紧密粘接在刷毛平台上的第二刷毛,所述刷毛平台的侧边向外延伸有能够与所述台阶配合的凸块。其中,所述刷头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自所述第二表面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第二表面与所述台阶之间,所述后盖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块。其中,所述卡槽为斜槽,所述卡块对应所述卡槽的形状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刷毛部包括若干第一刷毛,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若干植毛孔,若干所述植毛孔围绕所述凹槽且均匀分布,若干所述第一刷毛与若干所述植毛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刷毛固定在所述植毛孔内。其中,所述第一刷毛为尼龙丝或PBT刷毛。其中,所述第二刷毛为由尼龙丝、化妆刷丝、PBT柔软毛中的任一种制作而成的纤细软毛。其中,所述第二刷毛在所述刷毛平台上的密度超过10根/mm2,所述第二刷毛的直径为0.05mm-0.15mm之间。其中,所述刷柄上设有防滑条,所述防滑条设在所述刷柄的外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两个相结合对人们的牙齿进行清洁,清洁效果更佳,且由于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之间有间隙,使得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能够分离开,使用方便,能够减少细菌滋生,使得牙刷更加容易清洁;2、设置有凹槽能够与第二刷毛部相互配合,能够初步将第二刷毛部定位在凹槽内,起到限位作用。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牙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牙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牙刷的刷头的局部剖视图。图1至图3中包括:刷柄1,防滑条10,刷头2,第一表面20,第二表面21,凹槽3,台阶30,卡槽31,第一刷毛部4,容纳空间40,第二刷毛部5,刷毛平台50,第二刷毛51,凸块52,后盖6,主板60,卡块61。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一种牙刷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包括便于手握的刷柄1,刷柄1的一端安装有刷头2,刷头2包括第一表面20、第二表面21以及贯穿第一表面20和第二表面21的凹槽3,第一表面20和第二表面21的位置相对设置,凹槽3内设有台阶30和卡槽31,台阶30自凹槽3的内壁向外凸出,该台阶30环绕凹槽3的内壁,形成台阶状,使得凹槽3内的孔径变小。卡槽31位于第二表面21与台阶30之间,且卡槽31自凹槽3的侧壁向内凹陷形成,该卡槽31为斜槽,该凹槽3为椭圆形、圆形、菱形或者方形中的任意一种形状。该第一表面20上设有若干植毛孔(未图示),若干植毛孔均匀分布且围绕在凹槽3的侧边并形成圈状。刷头2上设有第一刷毛部4和第二刷毛部5,第一刷毛部4包括有若干第一刷毛,若干第一刷毛均匀分布且围绕在凹槽3的侧边并形成圈状,该圈状内为容纳空间40,该容纳空间40与凹槽3连通,若干第一刷毛与若干植毛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且第一刷毛固定在植毛孔内,该若干第一刷毛的材质为尼龙丝或PBT刷毛,或者第一刷毛的材质为尼龙丝与PBT刷毛的混合。第二刷毛部5包括刷毛平台50和若干束紧密粘接在刷毛平台50上的第二刷毛51,该若干束第二刷毛51通过可通过热熔工艺或者高强度粘合剂使得其与刷毛平台50紧密粘合,第二刷毛51的直径为0.05mm-0.15mm之间。第二刷毛51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设置为6mm-12mm之间。为增强清洁效果,单位面积上粘接的第二刷毛11数量至少在10根/mm2以上。优选地,第二刷毛数量至少在30根/mm2以上,例如50至100根/mm2以上。一般情况下,第二刷毛51可垂直于刷毛平台50进行粘接。第二刷毛51也可不垂直于刷毛平台50,而是与刷毛平台50的垂直方向有一定夹角,或者部分第二刷毛朝一个方向倾斜,另一部分第二刷毛朝相反方向倾斜,以便对牙齿的不同侧面进行更有效地清洁。刷毛平台50的形状可根据需要以及美观等角度,设计为不同的形状,例如,圆角矩形、椭圆形、圆角菱形等结构。第二刷毛部5通布满该刷毛平台50,刷毛平台50的侧边向外延伸有凸块52,当第二刷毛部5通过第二表面21插入到凹槽3内时,凹槽3内的台阶30能够卡住凸块52,能用于阻挡第二刷毛部5进一步穿过凹槽3,并且初步定位第二刷毛部5在凹槽3内的位置,第二刷毛部5的一端定位在凹槽3内,第二刷毛部5的另一端凸伸进容纳空间40内,第一刷毛部4和第二刷毛部5之间为间隔设置,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刷毛部4和第二刷毛部5之间具有间隙,能够减少细菌滋生,使得牙刷更加容易清洁。第二刷毛51为纤细软毛,由尼龙丝、化妆刷丝、PBT柔软毛中的任一种具有较强柔韧性的无毒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刷毛51优选为PBT柔软毛,该第二刷毛51由于材质柔软,不会损伤牙齿和牙龈,同时也能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第一刷毛部4和第二刷毛部5两个相结合,使得人们在刷牙的时候,利用第二刷毛部5中的柔软细毛清洁牙齿中的细小杂质,且不会损伤牙龈,第一刷毛部4中的尼龙丝将牙龈中的表面的大颗粒刷出,两者相互作用,且由于第一刷毛部4和第二刷毛部5之间有间隙,人们便于清洁该牙刷,使用方便。牙刷还包括与凹槽3的形状相对应的后盖6,后盖6用于遮盖第二刷毛部5,一方面可防止第二刷毛部5从刷头2的第二表面21脱落,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刷毛平台50施加压力,使得刷头1可与后盖6紧靠,避免刷头1松动。该后盖6包括主板60,主板60的两侧向外延伸有卡块61,该卡块61为三角状,该三角状为上大下小,卡块61能够与卡槽31卡接,且卡块61的侧边为导引斜面,当将后盖6从第二表面21朝向凹槽3压入时,主板60能够在卡块61的到导引斜面的引导下向下插入到凹槽3内,且主板60侧边的卡块61插入到卡槽31内,而卡槽61的顶壁限位卡块61的向上移动,使得后盖6能够与刷头2固接在一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柄和安装在所述刷柄一端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设在所述刷头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刷头上设有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所述第一刷毛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刷毛部围绕所述凹槽设置并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刷毛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刷毛部的另一端凸伸进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刷毛部和所述第二刷毛部之间有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刷柄和安装在所述刷柄一端的刷头,所述刷头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应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设在所述刷头上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所述刷头上设有第一刷毛部和第二刷毛部,所述第一刷毛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刷毛部围绕所述凹槽设置并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刷毛部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二刷毛部的另一端凸伸进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刷毛部和所述第二刷毛部之间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凸出有台阶,所述第二刷毛部包括刷毛平台和若干束紧密粘接在刷毛平台上的第二刷毛,所述刷毛平台的侧边向外延伸有能够与所述台阶配合的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刷头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自所述第二表面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位于第二表面与所述台阶之间,所述后盖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畅志林子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邦日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