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动动物体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614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5:10
一种智能电动动物体刷,包括固定安装架、万向连接件、驱动装置外壳、刷体和电机,驱动装置外壳通过万向连接件连接在固定安装架上,电机安装在驱动装置外壳内,刷体的刷体轴与该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物感应器和控制器,物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该控制器的开关控制端与电机的电源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智能控制,操作简便,无需专业人员培训;结构强度高,安全稳定,有过载保护和防卷毛倒转功能,对动物不会造成伤害;刷毛材料舒适合理,使用时效长,有效避免倒伏卷尾现象;在试用效果良好,易于推广应用,适合各类畜牧养殖生产单位。

Intelligent electric animal body bru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电动动物体刷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动动物体刷,用于畜牧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动物的身体表面进行刷洗清洁。
技术介绍
在畜牧养殖生产管理过程中,动物的身体表面会遭受蚊虫的叮咬,或寄生虫的侵袭,降低动物的生长舒适度,甚至会造成动物的病害发生,因此对动物的体表毛皮进行刷洗清洁就变成了一项日常管护工作,早期都是有人工提着水桶拿着板刷,为动物刷洗体表,费时费力,一旦形成大规模养殖时,动物体表清洁工作更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畜牧养殖业也逐步进入到电气化、智能化的行列,各种养殖机械设备应运而生,为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减少病虫害,解放日常养殖管理人员的体力劳动,为动物体表毛皮清洁工作提供高效,专利技术此智能电动动物体刷。据市场调研发现,畜牧养殖行业,目前小规模的养殖户,一般使用人工进行动物体表清洁。上规模的养殖生产单位使用了一些机械化的设备,但其机械设备多数属于初级水平,电机使用频次较低,毛刷在短期内就会倒伏或卷尾,造成无法使用或对动物体表毛皮形成一定伤害,不能满足畜牧养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智能电动动物体刷,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机使用频次较低;毛刷在短期内就会倒伏或卷尾,造成无法使用或对动物体表毛皮形成一定伤害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动动物体刷,包括固定安装架、万向连接件、驱动装置外壳、刷体和电机,驱动装置外壳通过万向连接件连接在固定安装架上,电机安装在驱动装置外壳内,刷体的刷体轴与该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物感应器和控制器,物感应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该控制器的开关控制端与电机的电源线连接。还包括动物感应器,物感应器的输出端与该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物感应器采用红外传感器或摄像头,所述的控制器采用单片机或PLC。在所述的电机的电源线上装有过载感应器,并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在所述的驱动装置外壳上连接有两个刷体。所述的刷体包括滚筒、刷丝和端盖,滚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端盖固定在所述的刷体轴上,在该滚筒的外周面布满径向的刷丝。所述的滚筒采用PE制成,所述的刷丝材料采用尼龙制成,所述的端盖采用塑料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是:1、智能控制,操作简便,无需专业人员培训;2、结构强度高,安全稳定,有过载保护和防卷毛倒转功能,对动物不会造成伤害;3、刷毛材料舒适合理,使用时效长,有效避免倒伏卷尾现象;4、在试用效果良好,易于推广应用,适合各类畜牧养殖生产单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单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不带有动物传感器)示意图;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设有动物传感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双刷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双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安装架,2、万向连接件,3、驱动装置外壳,31、套管,4、刷体,41、滚筒,42、刷丝,43、端盖,44、螺母,5、电机,6、变速器,7、刷体轴,8、轴承座,9、动物感应器,10、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设有单刷体的一种智能电动动物体刷的实施例,包括固定安装架1、万向连接件2、驱动装置外壳3、刷体4、电机5和控制器10,驱动装置外壳3通过万向连接件2连接在固定安装架1上,电机5和控制器10安装在驱动装置外壳3内,该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变速器6与刷体转轴7传动连接,刷体转轴7的一端通过轴承座8安装在驱动装置外壳3上。控制器10可采用单片机或PLC,用于控制该电机5开关和运行方式。具有过电保护功能,可以控制电机5进行定时正反转运动(如每次运行90秒,间隔3秒后反向转动)。可在所述的电机5的电源线上装有过载感应器(如电流互感器,及其他常规技术,未图示),并与所述的控制器10连接,用于电机5的过载控制(当刷体运转过程中发生卷毛导致电机过载时,停止电机5的工作;此时控制器10控制电机5反转)。本技术的固定安装架1采用钢铁固定架,保证动物体刷的使用牢固度与安全性。参见图3,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另外设置了动物感应器9,物感应器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该控制器10的开关控制端与电机5的电源线连接。所述的物感应器9采用红外传感器或摄像头。采用物感应器9和控制器10进行智能控制,当周围没有动物活动时,物感应器9通过控制器10切断电机5的电源,节约电能;如有动物靠近撞动刷体4时,物感应器9通过控制器10启动电机5,对动物进行体表刷洗,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动物自身即可完成刷体需求。参见图4,所述的刷体4包括滚筒41、刷丝42和端盖43,滚筒4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端盖43固定在所述的刷体轴7上,在该滚筒41的外周面布满径向的刷丝42。所述的滚筒41采用PE制成,所述的端盖43采用塑料制成。所述的刷丝42材料采用6012尼龙制成,或者采用硬度更高的刷丝,使其具有不倒伏,回弹性好,耐磨,抗老化性能优越等优点。参见图5,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为双刷体,具体结构是:在所述的驱动装置外壳3上连接有两个套管31,在每一套管31内设有一根刷体轴7,两根刷体轴7的一端分别与变速器6的两个输出轴连接,变速器6的输入端与所述的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在每一刷体轴7的另一端连接有该刷体4,两个刷体轴7的夹角80°-120°。本技术采用单刷体(如图1-图3所示)和双刷体(如图5所示),为不同身高,不同动物提供清洁操作,双刷体同样有智能电控系统对其控制,可同时清刷动物背部和身体侧面,清洁更到位,使用更广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电动动物体刷,包括固定安装架(1)、万向连接件(2)、驱动装置外壳(3)、刷体(4)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外壳(3)通过万向连接件(2)连接在固定安装架(1)上,电机(5)安装在驱动装置外壳(3)内,刷体(4)的刷体轴(7)通过变速器(6)与该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所述的电机(5)上装有用于控制该电机开关和运行方式的控制器(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动动物体刷,包括固定安装架(1)、万向连接件(2)、驱动装置外壳(3)、刷体(4)和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外壳(3)通过万向连接件(2)连接在固定安装架(1)上,电机(5)安装在驱动装置外壳(3)内,刷体(4)的刷体轴(7)通过变速器(6)与该电机(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在所述的电机(5)上装有用于控制该电机开关和运行方式的控制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动动物体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物感应器(9),物感应器(9)的输出端与该控制器(10)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动动物体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感应器(9)采用红外传感器或摄像头,所述的控制器(10)采用单片机或PL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杨静王春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腾骏畜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