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清涟专利>正文

电点火藕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51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点火藕煤炉,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块供点用的电热板,电热板上开有若干个通气孔。点火时,将电热板从炉体侧边长方形孔插入炉膛内,而后将待燃藕煤放入炉内,接通电源,即可在10—12分钟之内使待燃煤着火燃烧旺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须留隔夜火,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较理想的民用藕煤炉。(*该技术在199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点火藕煤炉。目前藕煤炉用木柴点火,烟雾弥漫,点火时间长,严重污染环境,由于点火困难,一般都留隔夜火,严冬季节,关门闭户,室内充满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炎夏季节,炉子昼夜散发热量,室温升高,令人难受。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点火藕煤炉,无须用木柴点火,也无须留隔夜火,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人们的烦恼。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详细叙述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采用比热小保温性能好的硅酸铝纤维炉芯〔2〕安装在铁皮炉壳体〔1〕之内、炉桥〔4〕之上,壳体〔1〕和炉芯〔2〕之间填充保温填充料〔3〕,与处在炉桥〔4〕下面的开有两个通风孔的炉底板〔5〕构成藕煤炉炉体,炉体之上固定有供支承炊具的炉盖板〔8〕,炉底板〔5〕之下面装有用以调节通风孔大小的长方形的下盖板〔6〕,炉体以3个支脚〔7〕支承,在炉体一侧、距炉盖板〔8〕约90毫米处开有一个宽为103毫米、高为22毫米的长方形孔,供插入电热板〔9〕之用,在炉桥〔4〕之上有一块可取出的、用以支承电热板〔9〕的藕煤状保温垫块〔15〕。点火时,电热板〔9〕通过上述长方形孔插入炉膛而搁置在保温块〔15〕之上。本技术还具备一块填塞炉体侧边长方形孔、与长方形孔相匹配的炉塞〔18〕,如图3所示,附图3是炉塞〔18〕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电热板〔9〕的结构示意图,在具有若干通气孔〔17〕的电热板〔9〕上安装电热元件〔10〕,电热元件〔10〕系600W的螺旋状电阻丝,电阻丝外延部分用瓷套管〔11〕绝缘,通过五孔瓷接头〔12〕与电源线〔13〕及插头〔14〕联结。本技术使用过程如下适当调节下盖板〔6〕的通风孔大小,将保温垫块〔15〕放进炉堂内,通过炉体侧边的长方形孔插入电热板〔9〕,将待燃藕煤〔16〕放在炉内的电热板〔9〕上,通过插头〔14〕接通220伏交流电源,通电10~12分钟后,切断电源,待藕煤燃烧五分钟后,取出电热板〔9〕,以炉塞〔18〕塞住炉体侧边长方形孔。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藕煤着火燃烧迅速,同时无须留隔夜火,减少了藕煤炉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较理想的民用藕煤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点火藕煤炉,它包括壳体〔1〕、炉芯〔2〕、保温填充料〔3〕、炉桥〔4〕、炉底板〔5〕、下盖板〔6〕、支脚〔7〕、炉盖板〔8〕,所述壳体〔1〕和安在炉桥〔4〕之上的炉芯〔2〕之间填充保温填充料〔3〕、与处于炉桥〔4〕下面的炉底板〔5〕构成炉体,炉底板〔5〕下面装有可调节通风孔大小的长方形下盖板〔6〕,炉体以支脚〔7〕支承,其上固定有支承炊具的炉盖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藕煤炉具有一块点火用的电热板〔9〕,在炉体一侧开有一个供电热板〔9〕插入炉膛内的长方形孔,炉桥〔4〕之上放置一块可取出的,用以支承电热板〔9〕的藕煤状保温垫块〔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点火藕煤炉,它包括壳体[1]、炉芯[2]、保温填充料[3]、炉桥[4]、炉底板[5]、下盖板[6]、支脚[7]、炉盖板[8],所述壳体[1]和安在炉桥[4]之上的炉芯[2]之间填充保温填充料[3]、与处于炉桥[4]下面的炉底板[5]构成炉体,炉底板[5]下面装有可调节通风孔大小的长方形下盖板[6],炉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清涟
申请(专利权)人:汤清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