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是顶部开放式也能够使异物难以相对于电气零件的上表面附着的电气零件用插座。一种电气零件用插座(10),其在具有收纳电气零件(2)的收纳部(23)的插座主体(20)设有与电气零件(2)的端子(4)电连接的针式触头(50),并且设有在进行开闭动作之后以关闭的状态按压电气零件(2)的闩锁(40),使闩锁(40)进行工作的操作构件(30)相对于插座主体(20)上下运动自如地设置,在该电气零件用插座(10)中,在闩锁(40)设有按压电气零件(2)的按压部(44、48)和覆盖电气零件(2)的预定部位(5)的覆盖部(43、47)。
Socket for electric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气零件用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半导体装置(以下称作“IC封装体”)等电气零件电连接的电气零件用插座。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电气零件用插座,公知一种配置有针式触头的IC插座。该IC插座配置于布线基板上,并且收纳有作为检查对象的IC封装体,该IC封装体的端子和布线基板的电极借助针式触头电连接,进行导通试验等试验。作为这样的IC插座,公知一种插座的上方开放并供IC封装体从该上方取出放入的结构的、所谓的顶部开放式的IC插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79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当希望在像所述的专利文献1那样的顶部开放式的IC插座中收纳例如极端厌恶异物在封装体上表面附着的IC封装体时,由于顶部开放,因此无法避免异物附着在IC封装体的上表面,从而成为一个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顶部开放式也能够使异物难以相对于电气零件(IC封装体)的上表面附着的电气零件用插座(IC插座)。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完成这样的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电气零件用插座,该电气零件用插座的特征在于,在具有收纳电气零件的收纳部的插座主体设有与该电气零件的端子电连接的针式触头,并且设有在进行开闭动作之后以关闭的状态按压所述电气零件的闩锁,使该闩锁进行工作的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插座主体上下运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闩锁设有按压所述电气零件的按压部和覆盖所述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的覆盖部。另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设为如下的电气零件用插座,即,所述闩锁由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构成,该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在所述收纳部的两侧相对并以轴为中心移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第1闩锁构件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分别设有所述按压部和所述覆盖部,在所述第1闩锁构件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为关闭的状态下构成为,所述第1闩锁构件的所述覆盖部的顶端部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的所述覆盖部的顶端部重叠,利用双方的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电气零件的所述预定部位。另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设为如下的电气零件用插座,即,所述闩锁由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构成,该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在所述收纳部的两侧相对并以轴为中心移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第1闩锁构件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分别设有所述按压部和所述覆盖部,在所述第1闩锁构件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为关闭的状态下构成为,所述第1闩锁构件的所述覆盖部的顶端部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的所述覆盖部的顶端部相接触,利用双方的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电气零件的所述预定部位。另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设为如下的电气零件用插座,即,所述闩锁具有相对于所述插座主体以轴为中心移动自如地设置的闩锁构件主体和相对于该闩锁构件主体转动自如地安装的板构件,所述板构件在其周围设有所述按压部,在该按压部的内侧具有所述覆盖部。另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设为如下的电气零件用插座,即,在所述板构件中的、所述闩锁构件主体的所述轴侧的端部设有抵接部,在所述操作构件中的、所述闩锁通过开闭动作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移行时供所述抵接部接触的位置设有被抵接部,该被抵接部构成为从下侧朝向上侧地向所述插座主体的内侧倾斜,在所述闩锁通过开闭动作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移行时构成为,所述抵接部沿着所述被抵接部移动,从而所述板构件相对于所述闩锁构件主体转动,相对于所述插座主体成为立起状态,使所述收纳部的上方开放。另外,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设为如下的电气零件用插座,即,所述闩锁的所述按压部由突条部构成,并形成为围绕所述覆盖部的周围。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利用设于闩锁的覆盖部覆盖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因此,能够使异物难以相对于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附着。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两个相对的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的覆盖部彼此以重叠的状态覆盖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因此,能够无间隙地覆盖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能够使异物更难以附着。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设为使两个相对的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的覆盖部的顶端部彼此接触的状态来覆盖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因此,能够无间隙地覆盖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能够使异物更难以附着。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闩锁具有闩锁构件主体和安装于该闩锁构件主体的板构件,在板构件的周围设有按压部,在该按压部的内侧具有覆盖部,因此,能够利用1个板构件的覆盖部无间隙地覆盖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能够使异物更加难以附着。另外,与电气零件相接触的板构件相对于闩锁构件主体转动自如地安装,因此,在将闩锁设为关闭的状态并且板构件与电气零件相接触时,能够防止单侧抵接,或者,即使单侧抵接,也能够进行转动,来缓和该冲击,能够防止因闩锁导致电气零件损伤。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板构件的抵接部和操作构件的被抵接部进行作用并使闩锁成为打开的状态时,能够使收纳部的上方更加开放,其结果是,能够顺畅地进行电气零件的取出放入。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由于闩锁的按压部由突条部构成,并形成为围绕覆盖部的周围,因此,能够尽量地消除利用按压部按压电气零件时的闩锁与电气零件的间隙,能够以防止异物从横向进入内侧的方式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闩锁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图1的II-II剖视图。图3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闩锁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图3的IV-IV剖视图。图5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闩锁的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1闩锁构件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1闩锁构件的右视图。图8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1闩锁构件的后视图。图9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1闩锁构件的主视图。图10是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1闩锁构件的图6的X-X剖视图。图11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2闩锁构件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2闩锁构件的右视图。图13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2闩锁构件的后视图。图14是表示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2闩锁构件的主视图。图15是同实施方式1的IC插座的第2闩锁构件的图11的XV-XV剖视图。图16是在同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IC封装体的俯视图。图17是在同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IC封装体的侧视图。图1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IC插座的闩锁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同实施方式2的IC插座的图18的XIX-XIX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零件用插座,该电气零件用插座的特征在于,在具有收纳电气零件的收纳部的插座主体设有与该电气零件的端子电连接的针式触头,并且设有在进行开闭动作之后以关闭的状态按压所述电气零件的闩锁,使该闩锁进行工作的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插座主体上下运动自如地设置,/n在所述闩锁设有按压所述电气零件的按压部和覆盖所述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的覆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04 JP 2017-1513791.一种电气零件用插座,该电气零件用插座的特征在于,在具有收纳电气零件的收纳部的插座主体设有与该电气零件的端子电连接的针式触头,并且设有在进行开闭动作之后以关闭的状态按压所述电气零件的闩锁,使该闩锁进行工作的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插座主体上下运动自如地设置,
在所述闩锁设有按压所述电气零件的按压部和覆盖所述电气零件的预定部位的覆盖部。
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气零件用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闩锁由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构成,该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在所述收纳部的两侧相对并以轴为中心移动自如地设置,
在所述第1闩锁构件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分别设有所述按压部和所述覆盖部,
在所述第1闩锁构件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为关闭的状态下构成为,所述第1闩锁构件的所述覆盖部的顶端部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的所述覆盖部的顶端部重叠,利用双方的所述覆盖部覆盖所述电气零件的所述预定部位。
3.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电气零件用插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闩锁由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构成,该第1闩锁构件和第2闩锁构件在所述收纳部的两侧相对并以轴为中心移动自如地设置,
在所述第1闩锁构件和所述第2闩锁构件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冈克哉,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