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世君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取暖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49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取暖煤炉,包括炉体、烟道、炉盖,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与烟道之间联接一水平憋火颈,水平憋火颈的颈口上端离炉体的上端面5-10cm,在炉体、水平憋火颈及烟道内设置一联通的管道网络吸热器或夹层水胆吸热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取暖煤炉,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取暖煤炉
技术介绍
在现有取暖煤炉中,具有节能功能的,普遍是在炉体内设置了一夹层水胆,这种取暖煤炉存在的不足是,1、节能率还不十分理想,仍有不少余热从烟道跑走;2、从炉体的炉口逸出的灰尘较多;3、余热吸收系统升温慢,这主要是夹层水胆的吸热面积较小的缘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节能率高、卫生干净且余热吸收系统升温快的高效节能取暖煤炉。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一种高效节能取暖煤炉,包括煤炉、烟道、炉盖,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与烟道之间联接一水平憋火颈,水平憋火颈的颈口上端离炉体的上端面5-10cm,在炉体、水平憋火颈与烟道内设置一联通的管道网络吸热器或夹层水胆吸热器。炉盖为一封闭腔体,通过合页活动固定在炉体上端面,并通过软管与设置在炉体内的吸热器联通。本技术的效果在于1、节能效率高,这主要体现在水平憋火颈和烟道处设置了余热吸收装置。2、余热吸收系统升温快,这主要是管道网络吸热器的吸热面积大于夹层水胆的吸热面积(当吸热器为夹层水胆形式时,该优点不具有)。3、干净、卫生。这主要在于水平憋火颈颈口离炉体上端面有一定距离,在炉盖打开时,炉体内的气流仍主要流向水平憋火颈,从炉口逸出的气流和灰尘很少。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局部剖视)附图2为本技术中的管道网络吸热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2,炉体1的下端部为抽屉式炉门2,它可方便地承载炉膛内跌落下的煤灰并抽出倒弃,炉体1与烟道3之间设有水平憋火颈4,水平憋火颈4的颈口上端离炉体1的上端面5-10cm。在炉体1,水平憋火颈4和烟道3体内设有管道网络吸热器5,它由全部贯通的管道构成,它的管道排列及疏密可根据需要确定。吸热器5也可为内部贯通的夹层水胆式(图省略)。吸热器5设有进水口6和出水口7。炉盖8为一封闭空腔体,通过合页活动固定并嵌入炉体1的上端面,并通过软管9与吸热器5联通。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节能取暖煤炉,包括炉体、烟道、炉盖,其特征在于,在炉体与烟道之间联接一水平憋火颈,水平憋火颈的颈口上端离炉体的上端面5-10cm,在炉体、水平憋火颈及烟道内设置一联通的管道网络吸热器或夹层水胆吸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取暖煤炉,其特征在于炉盖为一封闭空腔体通过合页活动固定并嵌入在炉体的上端面并通过软管与吸热器联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取暖煤炉。它的特点在于增设了水平憋火颈,在水平憋火颈和烟道内设了余热吸收系统,水平憋火颈颈口的上端离炉体的上端面5-10cm,它的优点是节能效果好,干净卫生,余热吸收系统升温快,是一种非常适用的取暖煤炉。文档编号F24B9/04GK2672488SQ20032013222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林世君 申请人:林世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君
申请(专利权)人:林世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