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即时通信软件(IM)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兴起的新型通信手段,已经成为继电话、电子邮件之后的第三种现代通信方式。常规的即时通讯软件分为两类:个人即时通讯和企业即时通讯。其中,个人即时通讯,目标是以个人生活沟通为主;企业即时通讯,主要目标是以企业内部办公为主,建立员工交流平台。本文主要讨论技术通讯技术在企业角度的应用。企业即时通信软件作为一种低成本的、集成多种沟通方式(如即时消息、视音频,文件传输)为企业进行内外联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拓展商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有的许多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企业QQ、钉钉、企业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进行业务沟通与交流,但是由于QQ、MSN、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是处于开放网络环境下一种公共服务,主流软件通常收费极其昂贵,每年的费用对企业来说是一笔沉重的开支,并且软件部署在第三方服务器上,遇到故障需要维护时不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包括:/nS10: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通讯请求,则从所述通讯请求中获取通讯内容数据和待发送对象信息;/nS20: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将所述通讯内容数据传输至防火墙进行安全性认证;/nS30:在经过所述防火墙的安全性认证后,将所述通讯内容数据发送至所述待发送对象;/nS40:获取通讯记录数据,将所述通讯记录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库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包括:
S10: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通讯请求,则从所述通讯请求中获取通讯内容数据和待发送对象信息;
S20: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将所述通讯内容数据传输至防火墙进行安全性认证;
S30:在经过所述防火墙的安全性认证后,将所述通讯内容数据发送至所述待发送对象;
S40:获取通讯记录数据,将所述通讯记录数据存储至预设的数据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之前,所述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还包括:
S11:获取OA数据;
S12:从所述OA数据中获取办公业务信息,并将所述办公业务信息作为待匹配功能数据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包括:
S31:对所述通讯内容的安全认证通过后,调取打洞机制端口;
S32:通过所述打洞机制端口将所述通讯内容数据发送至所述待发送对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平台即时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之后,所述自定义及时通讯方法还包括:
S301:按照预设的时间周期,向所述待发送对象发送心跳检测包;
S302:若超过所述时间周期未能获取到所述待发送对象反馈的心跳响应包,则根据所述待发送对象触发重连请求。
5.一种跨平台即时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平台即时通讯装置包括:
请求获取模块,用于若获取到用户触发的通讯请求,则从所述通讯请求中获取通讯内容数据和待发送对象信息;
安全认证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会铸,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伊的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