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及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输入,通过会议客户端开启会议;通过视联网服务器接收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互联网服务器;响应于第二输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地址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终端将视联网硬终端采集的第一数据在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地址获取第一数据,满足了没有安装会议客户端的第二终端获取视联网会议数据的需求。
A multi terminal conferen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the first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及第一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联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及第一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安装了会议客户端的终端可以通过连接视联网服务器和互联网服务器开启多端会议,参会的终端一般有视联网硬终端和其他安装有会议客户端的互联网终端,他们都可以通过登录会议控制服务器参会。然而,对于没有安装会议客户端的互联网终端来说,其不能通过登录会议控制服务器参会,也无法获取到视联网硬终端采集到的视联网格式的会议数据,这使得没有安装会议客户端的互联网终端从多端会议中获取视联网会议数据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及第一终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视联网硬终端通过视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互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上未安装会议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输入,通过所述会议客户端开启会议;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响应于第二输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地址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包括:在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发言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视联网硬终端采集的发言数据。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可选地,所述互联网服务器还连接有第三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在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三终端的参会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三终端;在所述第三终端的发言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三终端采集的发言数据,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还经由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可选地,在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视联网硬终端通过视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互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上未安装会议客户端,所述第一终端包括:开启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一输入,通过所述会议客户端开启会议;数据接收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地址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第二输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地址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可选地,所述数据接收发送模块,包括:接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发言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视联网硬终端采集的发言数据。可选地,所述地址发送模块,包括:发送子模块,用于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可选地,所述互联网服务器还连接有第三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一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终端的参会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三终端;第二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终端的发言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三终端采集的发言数据,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还经由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还包括:第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多端会议实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其上存储有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当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个或多个的多端会议实现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端会议实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及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输入,通过会议客户端开启会议;通过视联网服务器接收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互联网服务器;响应于第二输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地址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上述方法中,第一终端将视联网硬终端采集的第一数据在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可以根据地址获取第一数据,满足了没有安装会议客户端的第二终端获取视联网会议数据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视联网多端会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之一;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之二;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框图之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框图之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安装了会议客户端的终端可以通过连接视联网服务器和互联网服务器开启多端在线会议,参会的终端一般有视联网硬终端和其他安装有会议客户端的互联网终端,他们都可以通过登录会议控制服务器参会。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视联网多端会议的示意图。参照图1,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和视联网硬终端为多端会议的参与方。第一终端和视联网服务器、互联网服务器分别通信连接,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均只与互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即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均为互联网终端。第一终端、第二终端、第三终端为计算机终端,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台式电脑、笔记本或者平板。视联网硬终端为一种接入视联网的硬件设备,例如视联网的启明、极光等音视频设备,可以采集和播放音视频数据。此外,在第一终端与视联网服务器之间,连接有协议转换服务器,可以将来自视联网的数据转换为互联网格式的,以方便第一终端获取;也可以将第一终端发送的来自互联网的数据转换为视联网格式的,以方便视联网硬终端获取。会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视联网硬终端通过视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互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上未安装会议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n响应于第一输入,通过所述会议客户端开启会议;/n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n响应于第二输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地址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端会议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视联网硬终端通过视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互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上未安装会议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第一输入,通过所述会议客户端开启会议;
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互联网服务器;
响应于第二输入,获取所述第一数据在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上的地址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所述地址用于辅助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中获取所述第一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包括:
在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发言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视联网硬终端采集的发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将所述地址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联网服务器还连接有第三终端,所述第三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在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视联网硬终端的第一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终端的参会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三终端;
在所述第三终端的发言请求为已授权的情况下,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三终端采集的发言数据,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还经由所述互联网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互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三终端的第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视联网服务器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所述视联网硬终端。
6.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与视联网硬终端通过视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通过互联网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第一终端上安装有会议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芳华,安玉,张楠松,王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