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97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减振电机支架,涉及电机支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式水泵电机通过电机支架支撑在水泵壳体上时,现有电机支架的结构,水泵电机运作时产生的径向晃动相对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支撑部和减振部,其中,支撑部与电机相连接且支撑部用以固定电机;所述减振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且存在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和/或存在能增加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减小电机振动。

New type vibration damping motor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减振电机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支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减振电机支架。
技术介绍
随着工程水泵的运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工程水泵振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水泵的振动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电机,电机作为水泵中的主要动力部件,通过直连的方式和叶轮通过键传动,电机的重量占整个水泵重量一半,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水泵壳体上。运行过程中电机转子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蜗壳进水口的水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传出。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电机转子一端带动负载(叶轮)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产生振动,该振动通过电机支架传送到整个安装系统,给系统带来较差的工作环境,不能满足客户对水泵低振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振电机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式水泵电机通过电机支架支撑在水泵壳体上时,现有电机支架的结构,水泵电机运作时产生的径向晃动相对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包括支撑部和减振部,其中,所述支撑部与电机相连接且所述支撑部用以固定电机;所述减振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且存在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和/或存在能增加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竖立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朝下,所述电机上套设有用以限定电机晃动范围的减振部,所述电机远离其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以增加电机径向晃动阻力的减振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中部区域套设有一个所述减振部,位于中间的所述减振部连接所述支撑部和位于端部的所述减振部。进一步地,所述减振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减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上套设有所述减振部且该所述减振部为中间减振部,所述中间减振部的形状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中间减振部用以限定电机晃动范围。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减振部与所述电机之间沿所述电机的周向方向上存在间隙且该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减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减振部的个数至少为一个且沿所述电机的轴线方向分布;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方且与所述支撑部相邻的所述中间减振部与所述支撑部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中间减振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竖立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朝下,所述电机远离其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减振部且该所述减振部为端部减振部,所述端部减振部压在所述电机的端部上。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减振部与所述电机之间设置有减振材料,所述端部减振部压在所述减振材料以及所述电机上。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减振部和设置其下方且与其相邻的所述减振部相连接,或者,所述端部减振部和设置其下方且与其相邻的所述支撑部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竖立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朝下,所述电机远离其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减振部且该所述减振部为端部减振部,所述端部减振部支撑在所述电机的上方,所述端部减振部与所述电机之间存在间距且两者之间填充有减振材料。进一步地,所述新型减振电机支架还包括连接架,所述支撑部和与其相邻的所述减振部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减振部之间均通过所述连接架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包括支架接管,所述支架接管沿所述电机的周向方向分布,所述支架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减振部相连接或所述支架接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减振部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包括减振部,存在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和/或存在能增加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减小电机旋转过程中的径向晃动,保证了电机转子的轴向输出,尽量避免了电机径向晃动对电机传递效率的负面影响,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式水泵电机通过电机支架支撑在水泵壳体上时,现有电机支架的结构,水泵电机运作时产生的径向晃动相对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与电机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与电机装配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C-C向剖视示意图。图中1-支撑部;2-电机;3-减振材料;4-中间减振部;5-端部减振部;6-支架接管;7-隔振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包括支撑部1和减振部,其中,支撑部1与电机2相连接且支撑部1用以固定电机2;减振部与支撑部1相连接,且存在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和/或存在能增加阻力(增加阻力指的是增加电机径向运动的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可以仅包括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也可以仅包括能增加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也可以同时包括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和能增加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减振部;电机2可以是水泵电机,且电机2竖立放置,通过改变电机支架的结构,从振动的产生受力分析,将只固定电机一端的电机支架设计为可以尽量保证电机直线度的新结构电机支架,从而减小电机旋转过程中的径向晃动,保证了电机转子的轴向输出,尽量避免了电机径向晃动对电机传递效率的负面影响,提高电机横向刚度,降低径向扰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电机2竖立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朝下,电机上套设有用以限定电机晃动范围的减振部(中间减振部4),电机2远离其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以增加电机径向晃动阻力的减振部(端部减振部5);参见图1-图3,电机2的中部区域可以套设有一个减振部,位于中间的减振部连接支撑部1和位于端部的减振部。新型减振电机支架的结构简单,且能有效减小电机旋转过程中的径向晃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减振部与电机2之间设置有减振材料3,减振材料3能减小电机运作时产生的振动传至电机支架,减小电机运作时通过电机支架传至系统的振动,降低水泵的振动。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电机2上套设有减振部且该减振部为中间减振部4,中间减振部4可以为板状结构且中间减振部4的形状可以为圆环状结构,通过中间减振部4的形状用以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中间减振部4与电机2之间沿电机2的周向方向上可以存在间隙且该间隙内可以填充有减振材料3。中间减振部4的个数至少为一个且沿电机2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和减振部,其中,/n所述支撑部(1)与电机(2)相连接且所述支撑部(1)用以固定电机(2);/n所述减振部与所述支撑部(1)相连接,且存在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和/或存在能增加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和减振部,其中,
所述支撑部(1)与电机(2)相连接且所述支撑部(1)用以固定电机(2);
所述减振部与所述支撑部(1)相连接,且存在能限定电机晃动范围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和/或存在能增加阻力以减小电机径向晃动的所述减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竖立放置且电机的输出轴朝下,所述电机上套设有用以限定电机晃动范围的减振部,所述电机(2)远离其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以增加电机径向晃动阻力的减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的中部区域套设有一个所述减振部,位于中间的所述减振部连接所述支撑部(1)和位于端部的所述减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部与所述电机(2)之间设置有减振材料(3)。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上套设有所述减振部且该所述减振部为中间减振部(4),所述中间减振部(4)的形状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中间减振部(4)用以限定电机晃动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减振部(4)与所述电机(2)之间沿所述电机(2)的周向方向上存在间隙且该所述间隙内填充有减振材料(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减振电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减振部(4)的个数至少为一个且沿所述电机(2)的轴线方向分布;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上方且与所述支撑部(1)相邻的所述中间减振部(4)与所述支撑部(1)相连接,相邻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蓉王晨光颜家桃何国栋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