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莉娟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绝缘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7095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绝缘端板,由端板主体,公共点导电组件,U相导电组件,V相导电组件,W相导电组件,绝缘底槽和引线槽组成,所述的端板主体设置为环状,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U相导电组件,V相导电组件和W相导电组件分别嵌入在端板主体的内部;所述的绝缘底槽胶接在端板主体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引线槽的内部有条纹,有利于在使用时将漆包线可以直接放入压紧,同时条纹可以直接刺破漆皮,这样使绕组的接线极大的方便;端板主体,公共点导电组件,U相导电组件,V相导电组件,W相导电组件,绝缘底槽和引线槽组成,可以提高低压三相大功率电机的可靠性,便于绕组接线使结构紧凑。

A composite insulating en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绝缘端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绝缘端板。
技术介绍
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已经开始用于汽车的涡旋压缩机、汽车的水泵、油泵等。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因为功率大、电压低导致电流特别大;为了适用大电流,现有的绕组接线方式占用很多的空间;导致可靠性差、电机外形大等不足。但是现有的复合绝缘端板还存在着绕组接线方式占用空间大、可靠性差的不足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复合绝缘端板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绝缘端板,以解决现有的复合绝缘端板存在着绕组接线方式占用空间大、可靠性差的不足的问题。一种复合绝缘端板,由端板主体,公共点导电组件,U相导电组件,V相导电组件,W相导电组件,绝缘底槽和引线槽组成,所述的端板主体设置为环状,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U相导电组件,V相导电组件和W相导电组件分别嵌入在端板主体的内部;所述的绝缘底槽胶接在端板主体的下部;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由导电环,导电端子和引线端子组成,所述的导电端子和引线端子设置在导电环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引线槽开设在引线端子导电环与导电环之间间隔设置为一点五毫米至两毫米。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端子和引线端子通过导电环连接在一起组成导电组件。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端子和引线端子通过导电环具体采用铜焊焊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的U相导电组件,V相导电组件和W相导电组件分别由导电环、导电端子和引线端子组成。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底槽可设置为六槽、九槽、十二槽、十八槽或二十四槽的一种。优选的,所述的引线槽的内部有条纹,所述的条纹的边缘锋利。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环与导电环之间间隔设置为一点五毫米至两毫米,所述的导电环嵌入在端板主体的内壁四周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环、导电端子、引线端子和绝缘底槽分别设置有多个。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端子和引线端子分别采用锡青铜端子。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环采用紫铜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引线槽的内部有条纹,所述的条纹的边缘锋利,有利于在使用时将漆包线可以直接放入压紧,同时条纹可以直接刺破漆皮,这样使绕组的接线极大的方便。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导电端子和引线端子通过导电环具体采用铜焊焊接在一起,有利于在长时间使用时不容易腐蚀。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导电环嵌入在端板主体的内壁四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绕组的绝缘效果,提高了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公共点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导电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引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端板主体;2、公共点导电组件;21、导电环;3、导电端子;4、U相导电组件;5、V相导电组件;6、W相导电组件;7、引线端子;8、绝缘底槽;9、引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由端板主体1,公共点导电组件2,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W相导电组件6,绝缘底槽8和引线槽9组成,所述的端板主体1设置为环状,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2,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和W相导电组件6分别嵌入在端板主体1的内部;所述的绝缘底槽8胶接在端板主体1的下部;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2由导电环21,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组成,所述的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设置在导电环2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引线槽9开设在引线端子7导电环21与导电环21之间间隔设置为一点五毫米至两毫米;所述的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通过导电环21连接在一起组成导电组件;所述的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通过导电环21具体采用铜焊焊接在一起;所述的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和W相导电组件6分别由导电环21、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组成;所述的绝缘底槽8可设置为六槽、九槽、十二槽、十八槽或二十四槽的一种;所述的引线槽9的内部有条纹,所述的条纹的边缘锋利,在使用时将漆包线可以直接放入压紧,同时条纹可以直接刺破漆皮,这样使绕组的接线极大的方便;所述的导电环21与导电环21之间间隔设置为一点五毫米至两毫米,所述的导电环21嵌入在端板主体1的内壁四周位置,在使用时能够增加绕组的绝缘效果,提高了可靠性;所述的导电环21、导电端子3、引线端子7和绝缘底槽8分别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分别采用锡青铜端子,在长时间使用时不容易腐蚀;所述的导电环21采用紫铜环。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在工作过程中,在端板主体1内嵌入公共点导电组件2、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和W相导电组件6,在导电环21上引出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导电端子3用于绕组接线、引线端子7用于引出接线,通过在端板主体1内集成导电环21完成绕组且过桥线连接,能够解决绕组接线过桥占用空间大的不足。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绝缘端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绝缘端板,由端板主体(1),公共点导电组件(2),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W相导电组件(6),绝缘底槽(8)和引线槽(9)组成,所述的端板主体(1)设置为环状,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2),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和W相导电组件(6)分别嵌入在端板主体(1)的内部;所述的绝缘底槽(8)胶接在端板主体(1)的下部;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2)由导电环(21),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组成,所述的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设置在导电环(2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引线槽(9)开设在引线端子(7)导电环(21)与导电环(21)之间间隔设置为一点五毫米至两毫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绝缘端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绝缘端板,由端板主体(1),公共点导电组件(2),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W相导电组件(6),绝缘底槽(8)和引线槽(9)组成,所述的端板主体(1)设置为环状,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2),U相导电组件(4),V相导电组件(5)和W相导电组件(6)分别嵌入在端板主体(1)的内部;所述的绝缘底槽(8)胶接在端板主体(1)的下部;所述的公共点导电组件(2)由导电环(21),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组成,所述的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设置在导电环(21)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引线槽(9)开设在引线端子(7)导电环(21)与导电环(21)之间间隔设置为一点五毫米至两毫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端子(3)和引线端子(7)通过导电环(21)连接在一起组成导电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绝缘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端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娟
申请(专利权)人:陈莉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