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中一专利>正文

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95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在普通煤炉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进,增设了热进气管向炉口供应加热空气,使煤球能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余热回收空间能将炉胆远周和炉口做饭冒出的余热全部吸收利用,当进出水口和循环水管连接后,能从出水口得到利用余热加热的热水。(*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适于家庭使用的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目前使用的民用炉具,热效率不断提高,较好的煤球炉热效率已达到60%以上,但是其结构多数是围绕着炉胆吸收热能来达到多用目的,这样就把有限的炊事热量分散了,降低了主火利用率,把40%以上的热能挥发掉。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每年生活用煤一亿多吨,这样相当于四个万吨煤作为余热浪费掉。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主火集中,充分利用余热的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使用新型设有一热气管向炉口供热空气,以达到煤球充分燃烧,主火集中,提高热效率的目的。余热回收装置能将炉胆远周和炉口做饭冒出余热全部吸收利用。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造价低廉;(2)主火集中,热效率较高;(3)能充分利用余热。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为本技术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结构示意图。煤炉外壳(12)采用薄钢板焊接成园桶,上部开有园孔可以安装烟囱(2),下部开有园孔安装炉门和可调密封炉门(11),可调密封炉门(11)用车床加工成形保证密封可靠。内套钢板(13)和外壳(12)焊接成一体,形成一余热回收空间;内套钢板(14)和外壳(12)、内套钢板(13)焊接成一体,与内套钢板(15)形成一热进气管,以利煤球充分燃烧。内套钢板(14)和外壳(12)之间填充硅酸纤维和珍珠岩等保温材料(4),炉胆(5)用耐火材料制成。外壳(12)上还设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8),当冷水从进水口(10)进入炉体,通过循环水管吸热从出水口(8)可以得到热水。外壳(12)上装有两个提把(9)。热进气管(6)向炉口供应加热空气,实煤球能充分燃烧,提高了加热效率,加快了炊具(1)的加热速度。权利要求一种由外壳(12)、可调密封门、烟囱、提把、保温材料、炉胆等组成的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其特征在于内套钢板、内套钢板构成热空气进气管,内套钢板和外壳构成余热回收空间。专利摘要一种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在普通煤炉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进,增设了热进气管向炉口供应加热空气,使煤球能充分燃烧,提高了热效率;余热回收空间能将炉胆远周和炉口做饭冒出的余热全部吸收利用,当进出水口和循环水管连接后,能从出水口得到利用余热加热的热水。文档编号F24B5/04GK2126383SQ92213798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2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孙中一 申请人:孙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外壳(12)、可调密封(11),烟囱(2)、提把(9)、保温材料(4)、炉胆(5)等组成的纯余热效益多用煤炉,其特征在于内套钢板(14)、内套钢板构成热空气进气管(6),内套钢板(13)和外壳(12)构成亲热回收空间(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一
申请(专利权)人:孙中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