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913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对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和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进行仿真,将不同针间距离的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与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进行对比,以在针尖处的电场强度最接近作为判据,确定最佳针间距离,若同时存在多个最佳针间距离,则根据双针头之间电场干扰最小原则,从中选择一个最佳针间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通过软件模拟的方式,确定两两针头之间的最佳距离,简单易行,方便快捷,为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多针头发生装置的设计及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A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distance between needles of multi needle nanostructured active water ion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离子多针头发生装置
,涉及一种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是一种纳米级水液滴包裹着大量活性氧成分(包含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等)和电子的两相物质结构,目前已成功应用于空气净化、食品保鲜、美容护肤等领域。工业大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使得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多针头设计成为必不可缺的趋势。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多针头设计中最关键的是确定针头两两之间的距离,而目前对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针头间距设计存在研究空白。因此,研究一种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的针头间距设计存在研究空白的问题,提供一种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软件模拟的方式,确定两两针头之间的最佳距离,为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多针头发生装置的设计及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对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和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进行仿真,将不同针间距离的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与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进行对比,以在针尖处的电场强度最接近作为判据,确定最佳针间距离,若同时存在多个最佳针间距离,则根据双针头之间电场干扰最小原则,从中选择一个最佳针间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是:对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和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进行仿真,将不同针间距离的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与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进行对比,以在针尖处的电场强度最接近作为判据,确定最佳针间距离,若同时存在多个最佳针间距离,则根据双针头之间电场干扰最小原则,从中选择一个最佳针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分别构建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三维几何模型T1和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三维几何模型T2,T1或T2中包含放电针和电极板;
(2)在T1中以单针头的中心作为球体中心同时在T2中以双针头的中心连线的中点作为球体中心构建半径相同的球体状电场模拟空间域;
(3)在T1中添加第一类特征点,在T2中添加第一类特征点和第二类特征点,第一类特征点用于确定单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和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电场强度的接近程度,第二类特征点用于确定双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的双针头之间电场干扰程度;
(4)在T1或T2中添加各部件的材料属性,设置放电针内的材料为液态水,相对介电常数为80.2,电极板的材料为金属铁,球体状电场模拟空间域内的材料为空气,其他参数为默认参数;
(5)采用静电模块,设定放电针底面接电压为Vx,电极板接地,其电压为0V;
(6)网格划分,单元格大小设置为“超细化”;
(7)提取第一类特征点和第二类特征点处的电场强度值;
(8)利用参数化扫描功能,提取不同针间距离2di条件下T2中第一类特征点和第二类特征点处的电场强度值;
(9)根据T1和T2中第一类特征点处的电场强度确定不同针间距离对应的T2与T1的电场强度的接近程度,并判断电场强度与T1最接近的T2是否唯一,如果是,则将该T2的针间距离作为最佳针间距离;反之,则进入下一步;
(10)根据T2中第二类特征点处的电场强度确定T2中双针头之间电场干扰程度,以电场干扰程度最小的T2的针间距离作为最佳针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针头纳米结构活性水离子发生器针间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构建采用ComsolMultiphysics或AnsysMaxwell仿真软件;放电针为中空圆柱,内径为2ri,外径为2ro,高度为h;电极板为圆板,直径为2Ro,厚度为H;放电针与电极板之间的距离为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雪梅朱俐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