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赛续东专利>正文

暖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792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燃煤暖气炉,属于家用取暖设备领域。该暖气炉设备外覆方形金属箱体,箱体内的暖气炉的炉膛、炉膛上盖、进料门以及围绕炉膛外壁设置的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的外壁均设有水套,炉底箱一侧设有风机,可进行加强燃烧,总进水管上装有水泵,可加强水循环,并通过控制器操作各项功能。该暖气炉不仅热效率高,煤炭燃烧充分,冬季取暖可使室内温度快速提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以及室内卫生的影响较低,操作简便实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暖气炉,尤其是一种家用燃煤暖气炉,属于家用取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燃煤暖气炉多是由炉底箱上设置带水套的炉膛,炉膛有上盖,有的正面还有进料门,炉膛内上沿设有排烟孔,外接排烟烟道,炉膛水套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与室内安装的暖气管网相连接形成暖气水循环管路。水套内的水经炉内燃煤加热后,在室内暖气管路内进行自然循环流动,以达到室内取暖的效果。但是这种设备的热效率较低,能耗大,燃烧不够充分,易造成环境污染,冬季取暖时室内升温时间过长,而且室温也不够高,另外,该种设备也很容易使室内尘土飞扬,影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家用暖气炉设备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燃煤暖气炉,该暖气炉不仅热效率高,煤炭燃烧充分,冬季取暖可使室内温度快速提高,而且对环境污染以及室内卫生的影响较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暖气炉主要是在炉底箱2上设置炉膛1,并有炉箅3相隔,该炉膛1有上盖4,正面有进料门5,炉膛1的内上沿设有排烟孔6,外接排烟烟道,炉膛1壁内设有水套,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与室内安装的暖气管网相连接形成暖气水循环管路,其特点是,所述的炉膛上盖、进料门以及围绕炉膛外壁设置的第一烟道7和第二烟道8的外壁均设有水套,在各水套的低水位处设有进水管,分别与总进水管9连通,在各水套的高水位处设有出水管,分别与固定在第一烟道水套外壁上并位于暖气炉最高位置的集热器11连通,炉膛水套出水管亦与该集热器连通,集热器11的出水口与总出水管10连通,其中除集热器11的出水管是由集热器11与第一烟道7水套外壁连接处经腔内开孔取代以外,其它所述的各水套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软管。在炉膛1内位于炉箅3和排烟孔6之间设置有筒形金属炉胆12,该炉胆12外壁与炉膛1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炉胆12的上端设有一圈外沿覆盖该间隙。整个暖气炉系统固定有金属外壳框架,外包金属外壳形成方形暖气炉箱体13,该箱体13设有活动的前门14和上盖。使用时,炉膛内的煤炭直接对炉胆12进行加热,炉胆12通过热辐射对炉膛水套内的水进行加热,这样就避免直接对炉膛水套加热时因温度不够而使煤炭燃烧不充分的问题。另外,炉膛上盖、进料门以及围绕炉膛外壁设置的第一烟道7和第二烟道8的外壁的各水套,可充分利用炉膛上腔内的高温,对水套内的水进行快速加热,同时,进入第一烟道7和第二烟道8内的高温烟气也对其水套进行加热,各水套内的热水集中通过集热器11进入暖气管路进行循环。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暖气炉各部位吸收热量,提高热效率,加快提升暖气循环水的温度。由于各水套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软管,使各种水管的连接比较方便,而且可以使上盖、进料门可以方便地开关。方形暖气炉箱体13的设计不仅使该暖气炉系统外观比较美观,而且由于其封闭作用,也避免了灰尘外泄,易于保持室内卫生。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结构的暖气炉还可以在所述的总进水管9的下侧连接∪形回路管,在该回路管的下段安装一个水泵15,回路管的右侧段连接控制阀16,该控制阀16为一个密闭容器,其内腔通有上、下两段水管分别与右侧回路管上下段连通,腔内下段水管上装有升降阀门17,控制阀17的侧向连接有单向水管18,该单向水管18与所述的各水套的进水管连通,所述水泵15的开关与温控器连接,该温控器的测温探头连接在炉膛水套的出水管内,所述水泵15还并联一个开关19并安装在箱体13的前箱板上。当各水套内的水温快速上升而因水循环不够导致水温过高时,温控器自动控制启动水泵15,水流进入控制阀16后将升降阀门17冲起并封住控制阀16内的上段水管,避免水回流,水即沿单向水管18向各水套内充水,从而使水套内的水加速循环;当水温下降时,温控器自动关闭水泵15,控制阀16内的升降阀门17落下并封住控制阀16内的下段水管,即可恢复自然循环状态。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水温流畅的快速上升,同时避免因水被烧开而导致事故发生。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结构的暖气炉还可以在所述的炉底箱2外侧安装一个风机20,其吹风口21与炉底箱2内腔相通,吹风口21内还连接一个二次风管22,二次风管22经炉胆12壁内陷形成的通道与炉膛上腔连通,所述风机20的进风口23内装有风门24,在靠近该风机进风口23的炉底箱2的侧壁上还装有一个自然进风口25,该自然进风口25内装有风门26。在开始使用该暖气炉时,为使暖气快速升温,可以打开风机20加强燃烧,其中通过二次风管22对炉膛上腔加强送风,可以使盖上腔内未燃尽的烟尘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烟尘的排出,从而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炉膛内温度而加快对水的加热。通过调整风机风门24和自然风门26,可以控制炉膛内进风的大小,从而控制燃烧。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结构的暖气炉还可以在所述的风机风门24和自然风门26由控制器控制,该控制器主要由控制手柄27、控制板28和定位板29等构成,其中控制手柄27经箱体13前箱板开设的横槽30延伸至箱体13外,控制手柄27的末端固定连接控制板28,控制板28的末端与固定在箱体13内的定位板29的一点活动连接,控制板28上开有两条异型导向槽31和32,在定位板29上定点活动连接风机风门控制杆33和自然风门控制杆34,固定在控制杆33和34上的导向滚珠35和36分别套装在导向槽31和32内,控制杆33和34的前端分别与拉杆37和38活动连接,拉杆37和38的另一端分别与风机风门拉钩39和自然风门拉钩40活动连接,所述拉钩39和40分别与各自的风门转轴固定连接;风机电源开关41安装在箱体前门14框上,定位板29的一侧还装有一个风机开关42,该开关42与风机电源开关41串联。在使用时,关闭暖气炉箱体前门14,接通风机电源开关41。向左板动控制手柄27,即可打开自然风门26,关闭风机风门24,控制暖气炉的自然燃烧;向右板动控制手柄27,可打开风机风门24,关闭自然风门26,同时打开风机开关42,启动风机20进行加强燃烧;当需要停止燃烧而封闭暖气炉时,将控制手柄27位于中间位置时,自然风门26和风机风门24均被关闭。这样的设计,可以通过简便的操作,根据需要来控制该暖气炉的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暖气炉部分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箱体立体视图,图6为图4中控制阀的结构简图,图7为实施例2中风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8、图9和图10为实施例2中风门控制器的三种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图3和图5。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该暖气炉在炉底箱2上设置炉膛1,并用炉箅3相隔,该炉膛1有上盖4,正面有进料门5,炉膛1的内上沿设有排烟孔6,外接排烟烟道,所述的炉膛1壁、炉膛上盖、进料门以及围绕炉膛外壁设置的第一烟道7和第二烟道8的外壁均设有水套,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与室内安装的暖气管网相连接形成暖气水循环管路,在各水套的低水位处设有进水管,分别与总进水管9连通,在各水套的高水位处设有出水管,分别与固定在第一烟道水套外壁上并位于暖气炉最高位置的集热器11连通,炉膛水套出水管亦与该集热器连通,集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暖气炉,主要结构是在炉底箱(2)上设置炉膛(1),并有炉箅(3)相隔,该炉膛(1)有上盖(4),正面有进料门(5),炉膛(1)的内上沿设有排烟孔(6),外接排烟烟道,炉膛(1)壁内设有水套,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并与室内安装的暖气管网相连接形成暖气水循环管路,其特征是,所述的炉膛上盖、进料门以及围绕炉膛外壁设置的第一烟道(7)和第二烟道(8)的外壁均设有水套,在各水套的低水位处设有进水管,分别与总进水管(9)连通,在各水套的高水位处设有出水管,分别与固定在第一烟道水套外壁上并位于暖气炉最高位置的集热器(11)连通,炉膛水套出水管亦与该集热器连通,集热器(11)的出水口与总出水管(10)连通,其中除集热器(11)的出水管是由集热器(11)与第一烟道(7)水套外壁连接处经腔内开孔取代以外,其它所述的各水套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为软管;在炉膛(1)内位于炉箅(3)和排烟孔(6)之间设置有筒形金属炉胆(12),该炉胆(12)外壁与炉膛(1)内壁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炉胆(12)的上端设有一圈外沿覆盖该间隙;整个暖气炉系统固定有金属外壳框架,外包金属外壳形成方形暖气炉箱体(13),该箱体(13)设有活动的前门(14)和上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赛续东尹曰亮
申请(专利权)人:赛续东尹曰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