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78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网罩、前盖、前壳、喇叭和后壳,喇叭设置于后壳内,前壳设置于后壳的底端;网罩设置于前壳的底端,前盖套设于网罩的外围;后壳与喇叭形成后腔,前壳与喇叭形成前腔;喇叭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通槽;前壳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倒相槽,前壳上位于倒相槽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入耳式耳机,倒相槽将后腔和前腔连接在一起,两个腔体里面发音相位是180°,背后的声波通过反射从倒相槽出来,与前腔的声波一起进入人体耳朵,背后的声波频宽偏低频,前腔的音频偏中高频,这样前后两个腔体声波汇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全频宽的耳机,音质得以真实还原,使其前后声音得到有效使用。

An ear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耳机
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目前,耳机作为一种听音设备,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它具有廉价、小巧、使用方便和不干扰他人的优点。常见的耳机有头盔式、耳挂式和入耳式等几种类型,品种繁多,外观多样。现有的入耳式耳机是将耳机的前后两个腔体单独使用,即喇叭震动膜面面向耳腔,磁回部分在另外一个腔体里面,后腔里面无论是直接连线输出还是加上电路做无线输出,前后两个腔体是独立分开的,但是这样并没有有效的使用后腔,而是为了不干扰前腔的音质,把后腔的声音作为衰减,白白牺牲掉了。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有效提高喇叭的使用效果,使其前后声音得到有效使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已解决现有入耳式耳机喇叭使用效果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网罩、前盖、前壳、喇叭和后壳,其中:喇叭设置于后壳内,前壳设置于后壳的底端;网罩设置于前壳的底端,前盖套设于网罩的外围;后壳为中空腔体,后壳与喇叭形成后腔,前壳与喇叭形成前腔;后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1)、前盖(2)、前壳(3)、喇叭(4)和后壳(5),其中:/n所述喇叭(4)设置于所述后壳(5)内,所述前壳(3)设置于所述后壳(5)的底端;/n所述网罩(1)设置于所述前壳(3)的底端,所述前盖(2)套设于所述网罩(1)的外围;/n所述后壳(5)为中空腔体,所述后壳(5)与所述喇叭(4)形成后腔,所述前壳(3)与所述喇叭(4)形成前腔;/n所述后壳(5)上设置有第一圆孔(6);/n所述喇叭(4)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通槽(7);/n所述前壳(3)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倒相槽(8),所述前壳(3)上位于所述倒相槽(8)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圆孔(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1)、前盖(2)、前壳(3)、喇叭(4)和后壳(5),其中:
所述喇叭(4)设置于所述后壳(5)内,所述前壳(3)设置于所述后壳(5)的底端;
所述网罩(1)设置于所述前壳(3)的底端,所述前盖(2)套设于所述网罩(1)的外围;
所述后壳(5)为中空腔体,所述后壳(5)与所述喇叭(4)形成后腔,所述前壳(3)与所述喇叭(4)形成前腔;
所述后壳(5)上设置有第一圆孔(6);
所述喇叭(4)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通槽(7);
所述前壳(3)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倒相槽(8),所述前壳(3)上位于所述倒相槽(8)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圆孔(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丽娟夏利王露苗蒋飞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剑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