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特别涉及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顺层坡是岩质边坡中稳定性最差、最易发生变形破坏的一类斜坡结构,常诱发诸多工程地质问题。例如,修建道路开挖切坡、水库蓄水、坡体上修建工程设施等都会改变与破坏原有斜坡的平衡状态,如果工程控制措施及管理不当,将会带来一系列的边坡问题。该类边坡失稳不仅会涉及到工程本身的安全问题,而且还有可能间接影响周围人居环境与工程建设,带来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安全问题。对于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通常可以区划方式进行评价,为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供基础资料,在减少地质灾害对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危害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通常以人为划定易发分区,大大降低了评价效率与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不足,提供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综合考虑顺层岩质边坡的形成机理,选取斜坡结构类型、岩层倾角与坡度关系、地层岩性三个因子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判别斜坡结构类型;/nB.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判别岩层倾角与坡度关系;/nC.结合地质图与野外地质调查完成区域地层岩性分区,将地层岩性划分为易滑岩组、较易滑岩组、偶滑岩组、稳定岩组;/nD.结合步骤A至C得到的斜坡结构类型、岩层倾角与坡度关系、地层岩性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进行栅格计算与重分类,最终得到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的分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判别斜坡结构类型;
B.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判别岩层倾角与坡度关系;
C.结合地质图与野外地质调查完成区域地层岩性分区,将地层岩性划分为易滑岩组、较易滑岩组、偶滑岩组、稳定岩组;
D.结合步骤A至C得到的斜坡结构类型、岩层倾角与坡度关系、地层岩性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进行栅格计算与重分类,最终得到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的分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A1.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出区域地形坡向;
A2.结合地质图与野外地质调查完成区域岩层倾向分区;
A3.根据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的夹角,判别斜坡结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结构类型包括顺向斜坡、斜向斜坡、横向斜坡、逆向斜坡,且所述斜向斜坡分为顺斜向斜向斜坡、逆斜向斜向斜坡,横向斜坡分为顺横向横向斜坡、逆横向横向斜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别斜坡结构类型时具体是分析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夹角,该夹角区间取180°,其中,夹角为0~30°则斜坡结构类型为顺向斜坡,夹角为30°~60°则斜坡结构类型为顺斜向斜向斜坡,夹角为60°~90°则斜坡结构类型为顺横向横向斜坡,夹角为90°~120°则斜坡结构类型为逆横向横向斜坡,夹角为150°~180°则斜坡结构类型为逆向斜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区域顺层岩质边坡易发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B1.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分析出区域地形斜坡坡度;
B2.结合地质图与野外地质调查完成区域岩层倾角分区;
B3.分析地形坡度与岩层倾角大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森,汪天寿,陈国辉,刘宗祥,王成锋,兰宇,谭超,吴瑶,薛廉,陈渠波,唐侨,张芳,齐得旭,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