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车载单元OBU通信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与车载单元OBU通信的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车载单元(Onboardunit,OBU)产品已经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生产商把上百个车载单元装箱,但是要对成箱成箱的车载单元读取信息,例如,读取车载单元的物理地址或者产品序列号,又或者需要对整箱车载单元进行版本升级或读写操作时,就需要拆箱进行,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车载单元OBU通信的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与车载单元OBU通信的设备,包括:悬挂部1、柔性覆盖件2和主板组合件3;其中:所述悬挂部1,设置于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其中,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为所述柔性覆盖件2垂直悬挂时距离地面最远的边沿;所述柔性覆盖件2至少包括:第一容置部22和第二容置部23,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车载单元OBU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部(1)、柔性覆盖件(2)和主板组合件(3);其中:/n所述悬挂部(1),设置于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其中,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为所述柔性覆盖件(2)垂直悬挂时距离地面最远的边沿;/n所述柔性覆盖件(2)至少包括:/n第一容置部(22)和第二容置部(23),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覆盖件(2)内部,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从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起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之间间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车载单元OBU通信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部(1)、柔性覆盖件(2)和主板组合件(3);其中:
所述悬挂部(1),设置于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其中,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为所述柔性覆盖件(2)垂直悬挂时距离地面最远的边沿;
所述柔性覆盖件(2)至少包括:
第一容置部(22)和第二容置部(23),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分别设置于所述柔性覆盖件(2)内部,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从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上边沿(21)起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与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配合使用的连通部(24),设置于所述柔性覆盖件(2)内部,且所述连通部(24)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22)和所述第二容置部(23)之间;
第一承载件,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置部(22)内,所述第一承载件上设有第一OBU通信天线;
第二承载件,容纳于所述第二容置部(23)内,所述第二承载件上设有第二OBU通信天线;
柔性导线,容纳于所述连通部(24)内,其中,所述第一OBU通信天线和所述第二OBU通信天线通过所述柔性导线连接;
所述主板组合件(3),设置于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一侧上,且与所述第一容置部(22)或所述第二容置部(23)的位置对应;或者,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一侧上在所述第一容置部(22)容纳的所述第一承载件的位置处开有第一窗口,所述主板组合件(3)通过所述第一窗口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部(22)容纳的所述第一承载件上,或者,所述柔性覆盖件(2)的一侧上在所述第二容置部(23)容纳的所述第二承载件的位置处开有第二窗口,所述主板组合件(3)通过所述第二窗口固定在所述第二容置部(23)容纳的所述第二承载件上;
所述主板组合件(3)包括主板,其中,在所述主板组合件(3)与所述第一容置部(22)对应,或者通过所述第一窗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声,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