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kW光伏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6642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5kW光伏储能系统,包括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和轮子。该5kW光伏储能系统,一方面当只有光伏提供电量时,首先光伏设备发电接入逆变器,逆变器进行整流升压,分成两路,一路经过输出开关,供给负载电量,另一路输出到热插拔插座到达电池包,电池包进行储能,另一方面在晚上或者光伏发电不足的时候,由电池包通过逆变器升压逆变后,经过输出开关,供给负载电能,当有电网接入时,电能通过输入开关,到达逆变器,一路变成48V直流电,再输出到热插拔插座,达到电池包充电储能,另一路通过输出开关提供给负载电能。

5kW photovoltaic energy stor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5kW光伏储能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伏储能
,具体为5kW光伏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也迅速发展太阳能以其资源量最丰富分布广泛清洁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市场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在后续能源的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开发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是我国实行资源节约型社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改善生存环境等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全球能源资源日益减少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课题,光伏逆变电源并网运行时本质上为电流源,如何有效控制输出电流以及在尽量减少对电网谐波污染的前提下,如何满足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是光伏电源并网运行的2大难点和关键点而逆变器是并网系统的核心装置,逆变器控制和调制技术成为并网技术的关键,国内外纷纷开展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并网可看作与电网的并联,通过对可控逆变器的控制实现无冲击并网。作为一种清洁而又来源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技术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青睐,同时,光伏发电本身波动性的特点,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将储能与光伏发电结合是平抑光伏波动性,解决其并网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光伏发电与储能结合形式在效率和成本上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5kW光伏储能系统,通过5kW逆变器和48V100Ah电池包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5kW光伏储能系统,包括所述柜体的一侧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和轮子;所述柜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仓,所述电池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包,所述电池包远离柜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把手,所述电池放置仓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放置仓,所述变压器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所述电池放置仓和变压器放置仓之间设置有隔板架;所述变压器放置仓靠近柜门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柜门的一侧设置有电网输入开关和输出开关,所述挡板的内部开设有风扇槽,所述风扇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柜体远离柜门的一侧设置有热插拔插座。可选的,所述电网输入开关与输出开关均与变压器电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连接电源,且所述热插拔插座与变压器电连接,所述热插拔插座与电池包电连接。可选的,所述电池包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池包的型号均为48V100Ah,所述逆变器的型号为5kW。可选的,所述观察窗设置于柜门靠上的位置,且所述观察窗的材质为透明钢化玻璃,且所述钢化玻璃的厚度为五毫米。可选的,所述支撑脚包括螺纹柱、支撑柱和橡胶垫,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开设有与螺纹柱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支撑柱通过其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螺纹柱螺纹连接,且所述橡胶垫套接于支撑柱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柱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柜体的底部。可选的,所述支撑脚和轮子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脚分别固定连接于柜体底部的四角处,且四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连接于柜体的底部且分别靠近支撑脚。可选的,所述柜门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若干个散热孔于柜门靠近观察窗的两端均匀分布。可选的,所述柜体外表面的锐角和锐边分别经过圆角和圆边处理,且所述柜体的外表面经过抛光处理。(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5kW光伏储能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5kW光伏储能系统,一方面当只有光伏提供电量时,首先光伏设备发电接入逆变器,逆变器进行整流升压,分成两路,一路经过输出开关,供给负载电量,另一路输出到热插拔插座到达电池包,电池包进行储能,另一方面在晚上或者光伏发电不足的时候,由电池包通过逆变器升压逆变后,经过输出开关,供给负载电能,当有电网接入时,电能通过输入开关,到达逆变器,一路变成48V直流电,再输出到热插拔插座,达到电池包充电储能,另一路通过输出开关提供给负载电能,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储能效果,因此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2)、该5kW光伏储能系统,一方面通过支撑柱通过其内部开设的螺纹孔与螺纹柱螺纹连接,使支撑柱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使支撑脚可以进行调高,在该装置需要进行移动时,将支撑脚进行调节,使其远离地面,从而使该装置可以通过轮子进行移动,在移动过后,使用者将支撑脚进行调节,使其接触地面,致使支撑脚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并且使该装置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可调节的支撑脚,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散热风扇,可以使该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有效的减少了该装置运行时其内部元件所产生的热量对其本身造成的危害,从而有效的延长了该装置及其内部元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脚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系统接线图;图6为本技术的内部接线图。图中:1-柜体,2-柜门,3-观察窗,4-支撑脚,5-轮子,6-电池包,7-绝缘把手,8-逆变器,9-挡板,10-电网输入开关,11-输出开关,12-风扇槽,13-散热风扇,14-热插拔插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5kW光伏储能系统,包括柜体1,柜体1的一侧设置有柜门2,柜门2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3,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4和轮子5;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仓,电池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包6,电池包6远离柜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把手7,电池放置仓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放置仓,变压器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8,电池放置仓和变压器放置仓之间设置有隔板架;变压器放置仓靠近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9,挡板9靠近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电网输入开关10和输出开关11,挡板9的内部开设有风扇槽12,风扇槽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3,柜体1远离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热插拔插座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电网输入开关10与输出开关11均与变压器电连接,散热风扇13连接电源,且热插拔插座14与变压器电连接,热插拔插座14与电池包6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电池包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池包6的型号均为48V100Ah,逆变器8的型号为5kW。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观察窗3设置于柜门2靠上的位置,且观察窗3的材质为透明钢化玻璃,且钢化玻璃的厚度为五毫米,通过设置观察窗3,让工作人员可以透过观察窗3对该装置内部的状况进行观察和了解,从而有效的增强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保护点】
1.5kW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一侧设置有柜门(2),所述柜门(2)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3),所述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4)和轮子(5);/n所述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仓,所述电池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包(6),所述电池包(6)远离柜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把手(7),所述电池放置仓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放置仓,所述变压器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8),所述电池放置仓和变压器放置仓之间设置有隔板架;/n所述变压器放置仓靠近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靠近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电网输入开关(10)和输出开关(11),所述挡板(9)的内部开设有风扇槽(12),所述风扇槽(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3),所述柜体(1)远离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热插拔插座(14)。/n

【技术特征摘要】
1.5kW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所述柜体(1)的一侧设置有柜门(2),所述柜门(2)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3),所述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4)和轮子(5);
所述柜体(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放置仓,所述电池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包(6),所述电池包(6)远离柜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绝缘把手(7),所述电池放置仓的底部设置有变压器放置仓,所述变压器放置仓的内部设置有逆变器(8),所述电池放置仓和变压器放置仓之间设置有隔板架;
所述变压器放置仓靠近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9),所述挡板(9)靠近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电网输入开关(10)和输出开关(11),所述挡板(9)的内部开设有风扇槽(12),所述风扇槽(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13),所述柜体(1)远离柜门(2)的一侧设置有热插拔插座(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kW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网输入开关(10)与输出开关(11)均与变压器电连接,所述散热风扇(13)连接电源,且所述热插拔插座(14)与变压器电连接,所述热插拔插座(14)与电池包(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kW光伏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电池包(6)的型号均为48V100Ah,所述逆变器(8)的型号为5kW。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梁光正李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智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