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流分布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公共场所,例如公共旅游景区、会议场所和娱乐活动场所等,会存在人流过多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常根据进出人员总数实施限流措施以解决公共场所内人流过多的问题。但是人流分布不合理的情况,会使公共场所内存在一些子区域人数较少的情况,区内人员流动不够合理,从而无法合理实行人流引导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准确预测公共场所中人流分布情况,以通过控制闸机的开关状态合理调控公共场所的人流分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流分布确定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介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包括:采集公共场所内的图像信息、人流网络连接信息和出入人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采集公共场所内的图像信息、人流网络连接信息和出入人数信息,得到公共场所内不同区域的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n根据所述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得到公共场所内人流分布特征向量;/n将所述人流分布特征向量输入预设的预测模型中得到人流分布预测结果,根据所述人流分布预测结果控制公共场所内不同区域出入口闸机的开关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公共场所内的图像信息、人流网络连接信息和出入人数信息,得到公共场所内不同区域的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
根据所述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得到公共场所内人流分布特征向量;
将所述人流分布特征向量输入预设的预测模型中得到人流分布预测结果,根据所述人流分布预测结果控制公共场所内不同区域出入口闸机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场所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其中每个子区域的出口和入口分别设置有闸机,所述采集公共场所内的图像信息、人流网络连接信息和出入人数信息具体包括:
通过设置于各子区域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公共场所内的图像信息;
采集设置于各子区域的AP点客户端的人流网络连接信息;
采集各子区域出口和入口的闸机的出入人数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得到公共场所内人流分布特征向量具体包括: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所述图像信息中的所有人员和对应的位置信息得到人流信息;
根据人流网络连接信息中每个用户的连接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确定人流网络连接时长;
根据出口闸机和入口闸机的出入人数信息确定预设时间内的人流变化人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得到公共场所内人流分布特征向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得到当前时间点的相对人流密度、当前及之前时间点的相对平均人流密度、相对停留概率、相对人流密度增幅和闸机相对人流密度的特性信息;
根据所述特性信息和当前时间点形成人流分布特征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人流信息、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人流变化人数得到当前时间点的相对人流密度、当前及之前时间点的相对平均人流密度、相对停留概率、相对人流密度增幅、闸机相对人流密度和闸机相对平均人流密度的特性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当前时间点的人流信息和最大人流人数的比值得到当前时间点的相对人流密度;
对当前时间点的相对人流密度和之前所有时间点的相对人流密度求平均得到相对平均人流密度;
根据当前时间点的人流网络连接时长和连接时间间隔得到相对停留概率;
根据当前时间点的人流变化人数和平均停留时间的乘积与最大人流人数的比值得到相对人流密度增幅;
根据当前时间点的人流变化人数和前一时间点的人流总人数得到当前时间点的人流总人数,根据当前时间点的人流总人数和最大人流人数的比值得到闸机相对人流密度;
对当前时间点的闸机相对人流密度和之前所有时间点的闸机相对人流密度求平均得到闸机相对平均人流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流分布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采集公共场所内的图像信息、人流网络连接信息和出入人数信息,之前:
采集历史时间点公共场所内的图像信息、人流网络连接信息和出入人数信息,并进一步得到所述特征向量;
对所述特征向量进行标记,根据特征向量和对应的标记形成训练样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啸,胡畔,黄坤,程力,雷颖,林威,王栈,潘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