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5882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包括通过多个安装钉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和变电箱体,所述变电箱体与底座上端相抵,所述变电箱体的周向侧壁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抵,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抵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关于变电箱体对称且均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变电箱体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本装置中,通过安装块与底座直接的结合使得变电箱体得到初步的安装固定,并且将安装螺栓设置在限位槽内部使得螺栓得到保护,能够提高螺栓使用寿命增强安装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在限位板的限位卡位作用下使得安装块的安装更加稳定。

A prefabricated substatio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电配电
,尤其涉及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预装式变电站是通过电缆或母线来实现电气连接,所有高低压配电装置及变压器均为常规的定型产品;预装式变电站具有体积小,占地少,重量轻,造价低,可靠,又叫“箱式变”或“预装式变电所”。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由于自身体积小重量轻,对抗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使得现有的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稳定性较差,容易因安装不牢固出现倾倒现象,需要频繁维修,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安装不稳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包括通过多个安装钉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和变电箱体,所述变电箱体与底座上端相抵,所述变电箱体的周向侧壁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抵,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壁相抵有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关于变电箱体对称且均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变电箱体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连接槽,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均焊接有多个加强肋板,多个所述加强肋板与多个连接槽一一对应并与对应连接槽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底座的上端焊接有用于防雨的顶盖,所述顶盖呈圆锥状,所述顶盖的上端为斜面。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换气槽,所述变电箱体的内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换气槽连通的通气孔。优选地,所述变电箱体为圆柱形箱体,所述变电箱体的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门板。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为环形槽,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安装块通过多个贯穿限位槽内底部的螺栓与底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装置中,通过安装块与底座直接的结合使得变电箱体得到初步的安装固定,并且将安装螺栓设置在限位槽内部使得螺栓得到保护,能够提高螺栓使用寿命增强安装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并在限位板的限位卡位作用下使得安装块的安装更加稳定,进而使得变电箱体安装稳定且持续有效。2、本装置中,在变电箱体上端安装顶盖,在雨雪天气能够避免雨雪堆积,使得变电箱体的上端不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进而保证变电箱体不会出现顶部塌陷的情况,并且通过换气槽和通气孔的连通,使得变电箱体内部与外部环境能够实现快速的热量交换,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底座、2变电箱体、3安装钉、4安装块、5限位槽、6限位板、7加强肋板、8连接槽、9顶盖、10换气槽、11通气孔、12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包括通过多个安装钉3固定于地面的底座1和变电箱体2,变电箱体2与底座1上端相抵,变电箱体2的周向侧壁焊接有安装块4,安装块4的下端与底座1的上端相抵,安装块4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5,限位槽5的内壁相抵有两个限位板6,两个限位板6关于变电箱体2对称且均通过螺栓与底座1固定连接。变电箱体2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连接槽8,两个限位板6的上端均焊接有多个加强肋板7,多个加强肋板7与多个连接槽8一一对应并与对应连接槽8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加强肋板7的设计使得变电箱体2在由倾倒趋势时,能够在加强肋板7的支撑下保持有效的工作状态,不会轻易的倾倒,提高整体的安装稳定性。底座1的上端焊接有用于防雨的顶盖9,顶盖9呈圆锥状,顶盖9的上端为斜面,能够在雨雪天气将掉落在顶盖9上的雨水及雪花导向地面,避免其在顶盖9上端堆积,进而保护变电箱体2使其不会因顶部受力过大而损伤塌陷;顶盖9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换气槽10,变电箱体2的内顶部贯穿开设有多个与换气槽10连通的通气孔11,在通气孔11和换气槽10的作用下使得变电箱体2内部与外界环境实现空气流通,进而能够实现变电箱体2内部与外部的快速热量交换,进而实现变电箱体2内部的快速散热。变电箱体2为圆柱形箱体,外部的圆柱形结构能够一定程度的分解受到冲击时所承受的冲击力,进而对变电箱体2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变电箱体2的侧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门板12,便于对内部元器件进行维护,同时起到良好的保护隔离作用。限位槽5为环形槽,限位槽5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限位板6整体呈类“Z”字形结构,限位板6位于限位槽5内部的一端,其横截面呈与限位槽5相匹配的梯形,能够保证限位板6与安装块4的有效且稳固的结合,保证限位板6能够对安装块4起到良好的卡位和限位作用,进而保证变电箱体2与底座1的稳定结合,安装块4通过多个贯穿限位槽5内底部的螺栓与底座1固定连接,将安装用的螺栓设置在限位槽5内部能够将螺栓保护起来,避免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导致螺栓锈蚀进而使用寿命降低。在进行变电站的安装时,首先在需要的位置平放底座1,然后将安装钉3贯穿底座1设置,完成底座1与地面的稳定结合,保证装个装置底部的稳定,然后将变电箱体2放置在底座上端,再通过螺栓将安装块4与底座1固定,完成变电箱体2的初步固定安装,然后将限位板6插入到限位槽5中,并且将限位板6用螺栓与底座1固定,在安装限位板6时,需要将多个加强肋板7与同步插入到对应的连接槽8内部,通过加强肋板7对变电箱体2的倾斜支撑,提高变电箱体2抗倾倒能力,同时在限位板6的限制下,使得安装块4被限位板6限制,安装块4不会轻易地松动脱离底座1,进而使得变电箱体2能够稳定的与底座1结合,进而保证良好的安装稳定性。通过在变电箱体2的上端安装顶盖9,能够在雨雪天气避免雨雪堆积,能够起到良好的排泄作用,避免变电箱体2上端因重物堆积而受损,同时在换气槽10的作用下,使得变电箱体2内部能够通过换气槽10与外部实现快速的热量交换,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避免变电箱体2内部过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包括通过多个安装钉(3)固定于地面的底座(1)和变电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箱体(2)与底座(1)上端相抵,所述变电箱体(2)的周向侧壁焊接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下端与底座(1)的上端相抵,所述安装块(4)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的内壁相抵有两个限位板(6),两个所述限位板(6)关于变电箱体(2)对称且均通过螺栓与底座(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包括通过多个安装钉(3)固定于地面的底座(1)和变电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箱体(2)与底座(1)上端相抵,所述变电箱体(2)的周向侧壁焊接有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的下端与底座(1)的上端相抵,所述安装块(4)的上端开设有限位槽(5),所述限位槽(5)的内壁相抵有两个限位板(6),两个所述限位板(6)关于变电箱体(2)对称且均通过螺栓与底座(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箱体(2)的周向侧壁开设有多个连接槽(8),两个所述限位板(6)的上端均焊接有多个加强肋板(7),多个所述加强肋板(7)与多个连接槽(8)一一对应并与对应连接槽(8)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装式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霞刘洋王新明陈萌毕锦秋邱龙庆王怡心蒋瑶程远昊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修武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