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管控配电台区中一般都设置有现场环境检测装置,该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实时对户外配电箱、配电站和箱变的温、湿度信息进行监测,如果一旦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损坏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但是现有的温、湿度传感器在进行安装和拆卸上很不方便,维修时间较长,导致户外配电箱、配电站和箱变的温、湿度信息无法进行检测,容易出现事故,为了节省传感器的安装时间,避免因安装时间较长影响户外配电箱、配电站和箱变的温、湿度信息进行监测,为此特出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外侧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第一套管(3)的对立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5),所述滑块(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6),所述第二套管(6)的外侧壁开设有开口(7),所述第二套管(6)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螺杆(8),所述第一套管(3)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螺杆(8)相匹配的螺纹,所述螺杆(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3)相匹配的限位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套管(3),所述第一套管(3)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与第一套管(3)的对立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组件(5),所述滑块(4)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管(6),所述第二套管(6)的外侧壁开设有开口(7),所述第二套管(6)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螺杆(8),所述第一套管(3)的内侧壁开设有与螺杆(8)相匹配的螺纹,所述螺杆(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管(3)相匹配的限位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的配变台区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强磁(11),所述底座(2)的外侧壁通过螺栓与柜体(1)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负荷智能集群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立彬,陈淑波,李东明,娄国娇,常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兴安供电公司,北京中科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