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6174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气吹微缆技术领域,尤其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及其生产方法,包括若干个微型松套管,所述若干个微型松套管的中部设置有非金属中心加强件,所述若干个微型松套管的外部包覆有外护套,位于若干个微型松套管与外护套之间设置有撕裂绳,在生产时,非金属中心加强件从中心加强件放线装置中放出,经由防扭转皮带装置后进入SZ绞合台中心管内,一直延伸至绞合台出口处;同时,若干个微型松套管由松套管放线装置放出,经过导向轮后,按照预设颜色序列均匀的分布穿过SZ绞合台的若干分线盘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套管光单元和非金属中心加强件无需通过扎纱固定,避免了因扎纱回缩扎扁微型松套管造成的质量隐患,且节约了扎纱成本。

A kind of air blown micro cable without stranding layer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吹微缆
,尤其涉及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光通信容量需求的增加及管道资源的限制,光缆逐步朝大芯数、微型化方向发展;同时为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采用气吹式方法施工也在逐步推广,相应的对层绞式气吹式微缆的需求也出现爆发式增长。通常,层绞式气吹微缆中的松套管外径较小,壁厚很薄,目前成缆过程中通常使用扎纱以一定的张力固定缆芯的松套管及中心加强件,等整盘绞合完成后再进行护套生产。由于套管壁厚很小,约0.15mm左右,在扎纱过程中很容易将套管扎扁或者因为扎纱在护套时的热收缩效应造成套管变形,而影响套管中光纤的传输性能甚至会造成断纤隐患;另外扎纱的存在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剪断去除,给施工带来了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层绞式气吹微缆结构,该结构中套管光单元和中心加强件无需通过扎纱固定,避免了因扎纱带来的质量隐患,提升了后续的施工便捷性;同时本专利技术介绍了该结构光缆的生产方法,通过特殊的模具和工艺控制,实现无扎纱成缆、绞合-护套一次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所述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的中部设置有非金属中心加强件(3),所述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的外部包覆有外护套(7),位于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与外护套(7)之间设置有撕裂绳(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所述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的中部设置有非金属中心加强件(3),所述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的外部包覆有外护套(7),位于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与外护套(7)之间设置有撕裂绳(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松套管(1)中设有若干个光纤(5),所述微型松套管(1)与光纤(5)之间填充有填充纤膏(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松套管(1)的外径为1.0-2.0mm。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扎纱层绞式气吹微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在生产时,非金属中心加强件(3)从中心加强件放线装置(8)中放出,经由防扭转皮带装置(9)后进入SZ绞合台(11)的中心管(25)内,一直延伸至绞合台出口处;同时,若干个微型松套管(1)由松套管放线装置(10)放出,经过导向轮后,按照预设颜色序列均匀的分布穿过SZ绞合台的若干分线盘(26)孔,延伸至绞合台的出口处,与非金属中心加强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涛李起龙张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信藤仓光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