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617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结构,即通过将输入端容纳腔的轮廓体与所述输出端容纳腔的轮廓体设计为一体化轮廓结构,可使输入端容纳腔与输出端容纳腔连通并一体成型,杜绝出现因拼接而可能存在的轴心错位现象,进而可降低光学组件在两个容纳腔中被挤压的风险,同时保证光学组件在容纳腔中具有合适的浮动空间,保障光学组件的组装安全性,提升产品的成品率。此外,通过对准直保持件与端口结构支撑件进行一体成型设计,可保证IEC‑61754‑20中的J尺寸,使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本体输入端/输出端时,获得良好的对接效率,进而可在输入端和/或输出端插接时,避免产生应力,有效防止连接器损耗变大,提升产品的使用可靠性。

A fiber adapter and fiber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光纤适配器(例如LC型光纤适配器),由于光学组件(例如准直套筒)与适配器本体的各部分零件在功能、材质或者制作工艺的不同,不能被相同的工艺所制作,而光学组件又必须设置在适配器本体的内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光纤适配器设置成包含输入端与输出端两个零件,光学组件被安装到输入端与输出端的腔体内后,通过超音波熔接将适配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熔接在一起。但是上述的设计具有如下的问题:当适配器固定的时候,插入适配器的连接器在预紧力的作用下,对熔接点会施加一个脱开的应力,使得输入端与输出端两个部分工作一段时间后分开。有鉴于此,市场上提出以下几种类型的解决方案:(1)通过单独分离输入端光学组件保持件,回避了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熔接方式固定连接的技术问题(专利号:CN207281343U或CN201876570U);(2)通过输入端光学组件保持件与输出端光学组件保持件同时分体式设置,回避了输入端与输出端通过熔接方式固定连接的技术问题(专利号:CN109884750A、CN102289039A或CN102520488B)。但是以上几类解决方案又同时引入了两个方面的技术问题:(1)输入端光学组件保持件与输出端光学组件保持件通过后组装的方式拼接,由于制作误差与组装误差,使输入端光学组件保持件与输出端光学组件保持件相互之间容易造成轴心错位,使光学组件在输入端光学组件保持件与输出端光学组件保持件的腔体内浮动空间变小,或者使准直套筒承受来自输入端光学组件保持件与输出端光学组件保持件因轴心错位而产生的且比较大的应力,进而容易造成光学组件损坏;(2)输入端光学组件保持件与输入端结构支撑件的位置尺寸非常难于控制,在连接器对接时,容易产生应力,导致连接器损耗变大(此问题在IEC61754-20Figure5-simplexadaptorinterface章节中对J尺寸做了详细定义,与J尺寸相关的任何特征以不确定位置状态安装,都会增加J尺寸的不确定性)。有鉴于此,市场上需要提出一种光纤适配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光纤适配器在安装光学组件时易因轴心错位而产生较大应力,进而导致光学组件损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适配器,包括适配器本体和光学组件,其中,所述适配器本体包括有适配器输入端和适配器输出端,并在所述适配器输入端处设置有包含输入端容纳腔和输入端止挡件的输入端准直保持件,以及在所述适配器输出端处设置有包含输出端容纳腔和输出端止挡件的输出端准直保持件;所述输入端容纳腔的轮廓体朝输出侧方向直线延伸,所述输出端容纳腔的轮廓体朝输入侧方向直线延伸,使得两轮廓体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体化轮廓结构,并在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上设有用于装入所述光学组件的开口结构;所述输入端止挡件设置在所述输入端容纳腔的输入侧插口轮廓体上,所述输出端止挡件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容纳腔的输出侧插口轮廓体上,所述光学组件安装在由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所述输入端止挡件和所述输出端止挡件所包围的空间中。优化的,在所述适配器输入端处还设置有与所述输入端准直保持件一体成型的输入端口结构支撑件;和/或,在所述适配器输出端处还设置有与所述输出端准直保持件一体成型的输出端口结构支撑件。进一步优化的,所述输入端口结构支撑件与所述输出端口结构支撑件通过一体成型工艺一体成型。优化的,所述输入端容纳腔和所述输出端容纳腔均为具有顶部开口的U型容纳槽,所述开口结构位于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顶部且包括有与所述U型容纳槽相通的开口槽和用于打开/封闭所述开口槽的盖板;所述光学组件在打开所述开口槽时装入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内部,然后使所述盖板闭合所述开口槽。优化的,所述输入端容纳腔和所述输出端容纳腔均为O型容纳腔,所述开口结构位于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输入侧端部或输出侧端部且包括有对应端的端面开口和止挡件,其中,所述止挡件为所述输入端止挡件或所述输出端止挡件;所述光学组件在设置止挡件之前通过对应端的且处于无阻挡状态的端面开口装入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内部,然后将止挡件连接设置在对应侧的插口轮廓体上。具体的,所采用的连接方式包括机械卡扣方式、粘胶方式或激光焊接方式。优化的,所述输入端容纳腔和所述输出端容纳腔均为O型容纳腔,所述开口结构位于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输入侧端部或输出侧端部且包括有对应端的端面开口和止挡件,其中,所述止挡件为所述输入端止挡件或所述输出端止挡件;所述光学组件在成型止挡件之前通过对应端的且处于无阻挡状态的端面开口装入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内部,然后整形对应侧的插口轮廓体,得到在对应端成型的止挡件。具体的,所采用的整形方式包括局部热熔整形工艺、局部超声波整形工艺或局部激光切削整形工艺。优化的,所述输入端容纳腔和所述输出端容纳腔均为O型容纳腔,所述开口结构位于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输入侧端部或输出侧端部且包括有对应端的端面开口和采用弹性挡块的止挡件,其中,所述止挡件为所述输入端止挡件或所述输出端止挡件;所述光学组件在止挡件形变复位之前通过对应端的且处于张开无阻挡状态的端面开口装入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内部,然后使止挡件自行地恢复形变,得到在对应端正常的止挡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头、第二光纤连接头和如前所述的光纤适配器,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头插入所述光纤适配器中的适配器输入端,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头插入所述光纤适配器中的适配器输出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组装时避免造成光学组件损坏的新型光纤适配器及光纤连接结构,即通过将输入端容纳腔的轮廓体与所述输出端容纳腔的轮廓体设计为一体化轮廓结构,可使输入端容纳腔与输出端容纳腔连通并一体成型,杜绝出现因拼接而可能存在的轴心错位现象,进而可降低光学组件在两个容纳腔中被挤压的风险,同时保证光学组件在容纳腔中具有合适的浮动空间,保障光学组件的组装安全性,提升产品的成品率;(2)通过对输入端/输出端的准直保持件与对应端口的结构支撑件进行一体成型设计,可保证IEC-61754-20中的J尺寸以及类似于此尺寸要求的其他类似标准要求,使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本体输入端/输出端时,获得良好的对接效率,进而可在输入端和/或输出端插接时,避免产生应力,有效防止连接器损耗变大,提升产品的使用可靠性;(3)所述光纤适配器还具有组装方便、实用性强和结构简单等优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器本体和光学组件(400),其中,所述适配器本体包括有适配器输入端(10)和适配器输出端(20),并在所述适配器输入端(10)处设置有包含输入端容纳腔(111)和输入端止挡件(112)的输入端准直保持件(11),以及在所述适配器输出端(20)处设置有包含输出端容纳腔(211)和输出端止挡件(212)的输出端准直保持件(21);/n所述输入端容纳腔(111)的轮廓体朝输出侧方向直线延伸,所述输出端容纳腔(211)的轮廓体朝输入侧方向直线延伸,使得两轮廓体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学组件(400)的一体化轮廓结构,并在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上设有用于装入所述光学组件(400)的开口结构;/n所述输入端止挡件(112)设置在所述输入端容纳腔(111)的输入侧插口轮廓体上,所述输出端止挡件(212)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容纳腔(211)的输出侧插口轮廓体上,所述光学组件(400)安装在由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所述输入端止挡件(112)和所述输出端止挡件(212)所包围的空间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器本体和光学组件(400),其中,所述适配器本体包括有适配器输入端(10)和适配器输出端(20),并在所述适配器输入端(10)处设置有包含输入端容纳腔(111)和输入端止挡件(112)的输入端准直保持件(11),以及在所述适配器输出端(20)处设置有包含输出端容纳腔(211)和输出端止挡件(212)的输出端准直保持件(21);
所述输入端容纳腔(111)的轮廓体朝输出侧方向直线延伸,所述输出端容纳腔(211)的轮廓体朝输入侧方向直线延伸,使得两轮廓体重合形成用于容纳所述光学组件(400)的一体化轮廓结构,并在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上设有用于装入所述光学组件(400)的开口结构;
所述输入端止挡件(112)设置在所述输入端容纳腔(111)的输入侧插口轮廓体上,所述输出端止挡件(212)设置在所述输出端容纳腔(211)的输出侧插口轮廓体上,所述光学组件(400)安装在由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所述输入端止挡件(112)和所述输出端止挡件(212)所包围的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适配器输入端(10)处还设置有与所述输入端准直保持件(11)一体成型的输入端口结构支撑件(12);
和/或,在所述适配器输出端(20)处还设置有与所述输出端准直保持件(21)一体成型的输出端口结构支撑件(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口结构支撑件(12)与所述输出端口结构支撑件(22)通过一体成型工艺一体成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容纳腔(111)和所述输出端容纳腔(211)均为具有顶部开口的U型容纳槽,所述开口结构位于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顶部且包括有与所述U型容纳槽相通的开口槽(31)和用于打开/封闭所述开口槽(31)的盖板(32);
所述光学组件(400)在打开所述开口槽(31)时装入所述一体化轮廓结构的内部,然后使所述盖板(32)闭合所述开口槽(3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容纳腔(111)和所述输出端容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邮埃服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