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导航设备用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第一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一电感L1、第一处理器U1和第二处理器U2,第一处理器U1设置有与第一电感L1连接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的第五引脚和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六引脚,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对应连接第六引脚的第七引脚、接地的第八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后接地的第九引脚以及对应连接继电器J1第二引脚的第十引脚,内置两级放大和ESD静电保护电路,实现了极高的增益和静电防护措施。有效的对北斗、GPS、GLONASS等定位信号进行两级放大,给负载提供了足够的驱动功率,起到快速准确的定位功能。
Signal receiving and amplifying low noise circuit for nav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
本技术涉及导航设备用电路
,尤其是指一种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
技术介绍
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到达地面时的最小信号功率分别为-160分贝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以上信号的最大信号电平分别不超出-153分贝瓦、-155分贝瓦和-158分贝瓦。北斗卫星发射B1频点的信号到达地面时的最小信号功率分别为-163dBW,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信号电平还可能进一步减弱。这个是极其微弱的卫星信号,该信号是“淹没”在白噪声以下。只有通过非常复杂的处理才能将有用的信号提取出来。还有日常中的静电危害相当严重,对电子产品的危害不容忽视,其造成电子产品和设备的功能紊乱甚至部件损坏。现代半导体器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工作电压越来越低,导致了半导体器件对外界电磁骚扰敏感程度也大大提高。对于电路引起的干扰、对元器件、CMOS电路及接口电路造成的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电压持续保持恒压状态、信号增益效果和静电防护效果佳的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包括继电器J1、设置于继电器J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一电感L1、第一处理器U1和第二处理器U2,该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一处理器U1设置有与第一电感L1连接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的第五引脚和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六引脚,所述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对应连接第六引脚的第七引脚、接地的第八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后接地的第九引脚。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感L1对应第三引脚的一端分别串联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该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优选的,所述第六引脚分别串联有第三电感L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七引脚,该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优选的,所述继电器J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第三处理器U3,该第三处理器U3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串联有第八电容C8的第十三引脚、串联有第九电容C9的第十四引脚和分别串联有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一电容C11的第十五引脚,所述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七引脚,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脚,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引脚和串联有第十二电容C12,该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脚。优选的,所述继电器J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接收器ANT,该接收器ANT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六引脚、串联有第二二极管D2后接地的第十七引脚和接地的第十八引脚。优选的,所述第九引脚串联有第四电感L4,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优选的,所述继电器J1的第二引脚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GPS、BD、GLONASS等卫星导航设备接收信号的低噪声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增加ESD静电防护电路设计,静电防护可以减少元器件的损坏,有效的防止由于静电而给电子产品造成伤害,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实用性。电压输入端配合第一处理器U1形成稳压电路,第一处理器U1为LDO稳压器,有效的控制了工作电压范围,使其输出电压保持恒定状态,从而保证了负载电路不会因为电压输入过高引起的损坏,导致整个接收设备无法使用,另外它还可以对输入的电源电压的噪声进行抑制作用,由于直流电源可看作是直流信号,带有一些寄生的变换信号,而经过第一处理器U1即LDO稳压器电路后,无用的变换信号会被滤掉绝大部分,通过的,基本就是我们需要的直流信号。第二处理器U2是采用内置两级集成放大的MJ_007IC,该IC是采用低噪声放大的MMIC设计,使用与全球导航系统,兼容北斗、GPS、GLONASS等,该低噪声放大器具有良好的低噪声抑制系数,高灵敏度和低功耗电路,内置两级放大处理器配合ESD静电保护电路,实现了极高的增益和静电防护措施。有效的对北斗、GPS、GLONASS等定位信号进行两级放大,给负载提供了足够的驱动功率,能够加速对追踪器、车载防盗器、便携式终端、车载移动终端等导航应用产品的定位和捕捉,起到快速准确的定位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包括继电器J1、设置于继电器J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一电感L1、第一处理器U1和第二处理器U2,该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一处理器U1设置有与第一电感L1连接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的第五引脚和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六引脚,所述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对应连接第六引脚的第七引脚、接地的第八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后接地的第九引脚;所述第一电感L1对应第三引脚的一端分别串联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该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引脚分别串联有第三电感L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七引脚,该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继电器J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第三处理器U3,该第三处理器U3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串联有第八电容C8的第十三引脚、串联有第九电容C9的第十四引脚和分别串联有第十电容C10与第十一电容C11的第十五引脚,所述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均连接第七引脚,所述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脚,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引脚和串联有第十二电容C12,该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脚;所述继电器J1的第二引脚连接有接收器ANT,该接收器ANT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六引脚、串联有第二二极管D2后接地的第十七引脚和接地的第十八引脚;所述第九引脚串联有第四电感L4,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继电器J1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由稳压电路1和低噪增益电路2组成。本实施例的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基于GPS、BD、GLONASS等卫星导航设备接收信号的低噪声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端增加ESD静电防护电路设计,静电防护可以减少元器件的损坏,有效的防止由于静电而给电子产品造成伤害,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可靠性和实用性。电压输入端配合第一处理器U1形成稳压电路,第一处理器U1为LDO稳压器,有效的控制了工作电压范围,使其输出电压保持恒定状态,从而保证了负载电路不会因为电压输入过高引起的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包括继电器J1、设置于继电器J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一电感L1、第一处理器U1和第二处理器U2,该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一处理器U1设置有与第一电感L1连接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的第五引脚和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六引脚,所述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对应连接第六引脚的第七引脚、接地的第八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后接地的第九引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包括继电器J1、设置于继电器J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一电感L1、第一处理器U1和第二处理器U2,该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连接第二引脚的第十引脚,所述第一处理器U1设置有与第一电感L1连接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接地的第五引脚和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六引脚,所述第二处理器U2设置有对应连接第六引脚的第七引脚、接地的第八引脚、依序串联有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1后接地的第九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L1对应第三引脚的一端分别串联有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该第一二极管D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航用信号接收放大低噪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引脚分别串联有第三电感L3、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其中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处理器U2的第七引脚,该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均接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发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