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丽均专利>正文

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608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检测爪,所述固定块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下检测爪,所述主杆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端铰链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主杆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滑块、传动杆等构件,按下旋钮并转动旋钮,使螺杆转动,从而控制滑块的滑动,滑块通过传动杆使固定块带动上检测爪和下检测爪转动,实现对装置检测角度的调节,增加装置的实用性。

A leakage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气检测
,具体为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漏电是电器外壳和市电火线间由于某种原因连通后和地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产生的,漏电检测仪能检测电流型触电保安器的动作电流及检测小于电流型触电保安器动作的不平衡泄漏电流,还能区分对人体有害的泄漏电压及对人体无害的感应电压,能有效的检测用电器的漏电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漏电检测仪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漏电检测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现有的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检测人员手持检测时,距离漏电处较近,存在安全隐患,在对一些复杂环境中的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影响检测效率,且有些电力设备或电缆直径较大,检测爪无法对其进行夹持检测,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检测爪,所述固定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主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6)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检测爪(1),所述固定块(4)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下检测爪(2),所述下检测爪(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8),所述主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9),且拉绳与滚轮(9)滑动连接,所述主杆(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左端铰链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与固定块(4)转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且第一锥齿轮(14)与主杆(6)转动连接,所述主杆(6)的顶端内侧滑动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主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6)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上检测爪(1),所述固定块(4)的左端转动连接有下检测爪(2),所述下检测爪(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绳(8),所述主杆(6)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滚轮(9),且拉绳与滚轮(9)滑动连接,所述主杆(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左端铰链连接有传动杆(5),所述传动杆(5)与固定块(4)转动连接,所述滑块(7)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螺杆(13),所述螺杆(1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且第一锥齿轮(14)与主杆(6)转动连接,所述主杆(6)的顶端内侧滑动连接有旋钮(10),所述旋钮(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6),所述第二锥齿轮(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7),所述转动杆(1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5),所述主杆(6)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块(20),所述转动块(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收线轮(21),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丽均
申请(专利权)人:高丽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