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浩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956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48
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材料热物性测量技术领域,它包括电加热模块、测温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电加热模块通过导线与测温模块连接,测温模块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导线与显示模块连接。本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基于瞬态平板热源法原理,检测时间短,精度高,且适用于现场材料导热系数的测量;采用镀镍碳纤维加热丝,比传统的金属镍电加热,发热更快、热均匀性更好;适用于不同形状材料表面导热系数的测量,适用范围更广;系统简单,装置轻巧,无需连接计算机,可快速获得材料的导热系数,更适合推广。

A portable device for measuring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热物性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导热系数作为保温材料重要热物性参数之一,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导热量,是表征保温材料绝热性能的关键热物性参数。科学准确的计算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对于降低生产耗能,减少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稳态法和瞬态法两大类。在稳态法中,先利用热源对样品加热,使加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状态,在样品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温度场,根据此时的温度梯度和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速率,再结合傅里叶定律,就可以算出被测材料的导热系数。稳态法一般测试时间长、对样品尺寸要求较为苛刻、且受环境、气候等影响较大。瞬态法根据测量实验过程中试样温度分布情况随时间的变化,即根据瞬态热传导微分方程结合测量的温度变化率值,间接计算样品的热物性参数。该测试方法实验时间短,对外界环境要求低,测试技术也较为成熟。虽然,相比稳态法,瞬态法测试时间虽短,但其设备成本较高,体积较大,且不能进行现场测量。因此,迫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模块(1)、测温模块(2)、数据采集模块(3)、数据处理模块(4)和显示模块(5),电加热模块(1)通过导线与测温模块(2)连接,测温模块(2)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模块(3)连接,数据采集模块(3)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4)连接,数据处理模块(4)通过导线与显示模块(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加热模块(1)、测温模块(2)、数据采集模块(3)、数据处理模块(4)和显示模块(5),电加热模块(1)通过导线与测温模块(2)连接,测温模块(2)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模块(3)连接,数据采集模块(3)通过导线与数据处理模块(4)连接,数据处理模块(4)通过导线与显示模块(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加热模块(1)由探头(10)组成,探头(10)包括绝缘膜(1-1)、加热丝(1-2)和绝热层(1-3),绝缘膜(1-1)、加热丝(1-2)和绝热层(1-3)由左至右依次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头(10)长4~6cm,宽2~4cm,厚5~9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膜(1-1)采用聚酰亚胺绝缘薄膜,其厚度为0.05~0.15mm;所述的加热丝(1-2)采用镀镍碳纤维电热丝,其厚度为1~3mm;所述的绝热层(1-3)采用玻璃纤维绝热层,其厚度为4~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材料热物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浩
申请(专利权)人:葛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