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956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包埋盒和模具,所述包埋盒包括盒体和平面底座,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平面底座,且平面底座上设有透孔,所述透孔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平面底座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方形外围框架,且平面底座底部的后端紧邻所述方形外围框架设有实心圆点,所述盒体的前端设有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平面底座上增加一个方形外围框架和实心圆点,其中方形外围框架高于平面底座,实心圆点起到支撑点的作用,保证包埋盒在模具内的位置固定,使方形外围框架能与槽台四面周边契合,保证石蜡不外流,同时,由于方形外围框架的外围均小于平面底座的边缘处,石蜡没有与平面底座四边接触,四边不会有余蜡的产生。

A kind of embedding box for pathological tissue to avoid wax gr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
本技术涉及包埋盒
,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
技术介绍
目前,医院病理科组织包埋使用的包埋盒底面是平的,平面底座与包埋模具的槽台相契合,在病理组织滴加石蜡进行包埋的时候,包埋盒四边会有余蜡的产生,因为石蜡不够坚硬,后续切片之前如果不去掉四边多余的石蜡,石蜡崩裂会影响蜡块平面与切片刀口的齐整,对切片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医院病理科在组织包埋、脱模后会使用专门的磨蜡仪器或者铲刀等器具除掉四边多余的石蜡,既能保证蜡块组织的美观整洁,也保证了后续切片的质量稳定,但是,在包埋后进行磨蜡,不仅需要专人逐个蜡块进行磨蜡,耗时耗力,还影响了后续蜡块的排序工作,因为蜡块包埋、磨蜡、粗修等流水过程的不同步,蜡块最终进入切片环节的时间不同,导致不能按时对蜡块进行排序,这是各个医院病理科亟需解决的问题,对包埋盒进行改进,减少余蜡的产生,最好能跳过磨蜡环节,直接从石蜡包埋—粗修---排序---切片,磨蜡环节的减少,既节省了人力成本,还节省了时间,利于后续工作的快速推进,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在平面底座上增加一个方形外围框架和实心圆点,其中方形外围框架高于平面底座,实心圆点起到支撑点的作用,保证包埋盒在模具内的位置固定,使方形外围框架能与槽台四面周边契合,保证石蜡不外流,同时,由于方形外围框架的外围均小于平面底座的边缘处,石蜡没有与平面底座四边接触的可能,这样,四边就不会有余蜡的产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包埋盒和模具,所述包埋盒包括盒体和平面底座,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平面底座,且平面底座上设有透孔,所述透孔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平面底座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方形外围框架,且平面底座底部的后端紧邻所述方形外围框架设有实心圆点,所述盒体的前端设有支座;所述模具的内部设有槽台,且槽台的内部设有蜡块槽。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方形外围框架的底部平面高于所述平面底座的底部平面,且方形外围框架与所述槽台的四面周边相契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座的上端设有标号区,且支座下端与所述平面底座前边设有镂空区。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实心圆点底部高于所述平面底座的底部,且实心圆点与所述槽台内的后端微隆起边缘接触起到支撑点的作用。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方形外围框架的四边缘均小于所述平面底座底部的边缘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平面底座上增加一个方形外围框架和实心圆点,其中方形外围框架高于平面底座,实心圆点起到支撑点的作用,保证包埋盒在模具内的位置固定,使方形外围框架能与槽台四面周边契合,保证石蜡不外流,同时,由于方形外围框架的外围均小于平面底座的边缘处,石蜡没有与平面底座四边接触的可能,这样,四边就不会有余蜡的产生,节约医疗耗材,包埋出来的蜡块可以免去磨蜡环节,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方形外围框架包埋在石蜡中,增加了石蜡与包埋盒的粘附力,即使长久存放,也不至于造成石蜡和包埋盒的剥离;再者,组织包埋盒集中进行脱水处理时,因为包埋盒有方形外围框架结构,增大包埋盒与包埋盒之间的空隙,可以避免包埋盒之间过于紧密接触,利于固定液进行渗透而充分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盒体底部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盒体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具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剖视示意图。其中:1、模具;2、盒体;3、平面底座;4、透孔;5、方形外围框架;6、实心圆点;7、支座;8、槽台;9、蜡块槽;10、标号区;11、镂空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包埋盒和模具1,所述包埋盒包括盒体2和平面底座3,所述盒体2的底部设有平面底座3,且平面底座3上设有透孔4,所述透孔4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平面底座3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方形外围框架5,且平面底座3底部的后端紧邻所述方形外围框架5设有实心圆点6,所述盒体2的前端设有支座7;所述模具1的内部设有槽台8,且槽台8的内部设有蜡块槽9。使用工作中,将少许石蜡倒入蜡块槽中,置模具于冻台上待石蜡凝固泛白,再将病理组织放入蜡块槽中,盖上盒体,使平面底座契合蜡块槽,再倒入石蜡,待石蜡凝固后,脱模,得到一个方形的固体石蜡块,石蜡块中包埋着所需要的病理组织。所述方形外围框架5的底部平面高于所述平面底座3的底部平面0.3cm,且方形外围框架5与所述槽台8的四面周边相契合,保证石蜡不外流。所述支座7的上端设有标号区10,便于给包埋的病理组织编号,且支座7下端与所述平面底座3前边设有镂空区11。所述实心圆点6底部与方形外围框架等高,高于所述平面底座3的底部0.3cm,且实心圆点6与所述槽台8内的后端微隆起边缘接触起到支撑点的作用,保证包埋盒在模具1内的位置固定,所述方形外围框架5的四边缘均小于所述平面底座3底部的边缘处,与平面底座3左右两边的距离0.1cm,与后面距离0.5cm,与前边距离0.8cm,石蜡没有与平面底座3四边接触的可能,这样,四边就不会有余蜡的产生,包埋出来的蜡块可以免去磨蜡环节。该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在平面底座3上增加一个方形外围框架5和实心圆点6,其中方形外围框架5高于平面底座3,实心圆点6起到支撑点的作用,保证包埋盒在模具1内的位置固定,使方形外围框架5能与槽台8四面周边契合,保证石蜡不外溢,同时,由于方形外围框架5的外围均小于平面底座3的边缘处,石蜡没有与平面底座3四边接触的可能,这样,四边就不会有余蜡的产生,节约医疗耗材,包埋出来的蜡块可以免去磨蜡环节,节约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方形外围框架5包埋在石蜡中,增加了石蜡与包埋盒的粘附力,即使长久存放,也不至于造成石蜡和包埋盒的剥离;再次,由于增加了方形外围框架5结构,在进行组织脱水处理时,包埋盒与包埋盒的间距增大,利于固定液在组织之间的渗透,便于充分固定。以上显示和描述展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包埋盒和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盒包括盒体(2)和平面底座(3),所述盒体(2)的底部设有平面底座(3),且平面底座(3)上设有透孔(4),所述透孔(4)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平面底座(3)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方形外围框架(5),且平面底座(3)底部的后端紧邻所述方形外围框架(5)设有实心圆点(6),所述盒体(2)的前端设有支座(7);/n所述模具(1)的内部设有槽台(8),且槽台(8)的内部设有蜡块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包括包埋盒和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埋盒包括盒体(2)和平面底座(3),所述盒体(2)的底部设有平面底座(3),且平面底座(3)上设有透孔(4),所述透孔(4)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平面底座(3)底部的边缘处设有方形外围框架(5),且平面底座(3)底部的后端紧邻所述方形外围框架(5)设有实心圆点(6),所述盒体(2)的前端设有支座(7);
所述模具(1)的内部设有槽台(8),且槽台(8)的内部设有蜡块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磨蜡的病理组织包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外围框架(5)的底部平面高于所述平面底座(3)的底部平面,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柯顾霞郭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