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5891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属于建筑新材料领域。该方法是通过测定刚出釜的加气混凝土试块的体积、质量及试块达到饱和吸水时的质量,实现了对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快速预测,解决了标准测试方法耗时长、过程复杂的问题,为产品质量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Fast prediction of dry density, water content and water absorption of aerated concre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是加气混凝土的重要技术指标,直接影响到加气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碳化能力、收缩变形等性能。目前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测试主要是GB/T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给出的方法。具体是将试件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在(60±5)℃下保温24h,然后在(80±5)℃下保温24h,再在(105±5)℃下烘至恒质。待试件冷却至室温后,加入水温为(20±5)℃的恒温水槽中,然后加水至试件高度的1/3,保持24h,再加水至试件的2/3,经24h后,加水高出试件30mm以上,保持24h,取出试件,湿布抹去表层水分,立即称取试件质量。干密度为烘干试件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含水率为烘干过程中测试试件的质量变化与试件初始质量的比值;吸水率为吸水后质量与烘干后质量之差,再除以烘干后质量得到的比值。这种测试方法只要操作仔细、仪器精确,测试结果是很准确的。但是这种测试方法需要进行多次加热处理,每次处理时间都较长,而且加热温度较高,会对加气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不可逆转的损怀,这样测出来的干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也不准确。另外,在测试过程中试件结构受到破坏,测试后试件不能用于实际工程中,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该方法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也不会损害加气混凝土内部结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沿加气混凝土发气方向锯取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样3块;步骤2,逐个量取上述3块试样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精确至1mm,计算试样的体积V;步骤3,分别称量三块试样的出釜质量M,精确至1g;步骤4,将试样放入水温为25-30℃的恒温水浴槽内,然后加水至高出试件30mm以上,测量并记录恒温水浴槽内水和试块的总体积,此后每隔两小时测量1次,直至前后两次体积差折算成水的质量不超过3块试件出釜总质量的0.5%;步骤5,将试样从水槽中取出,用湿布抹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取每块试样的质量Mg精确至1g;步骤6,将上述步骤测试的得到的数据带入下面的(1)、(2)、(3)式中,即可计算出干密度r0、出釜含水率Ws和吸水率WR,WR=aWs(3),其中a是加气混凝土吸水率与出釜含水率的比值,取值为1.8-2.2,计算时每个试样取a等于1.8、2.0和2.2计算对应的r0、Ws和WR,结果按3块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干密度计算精确至1kg/m3,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计算结果精确至0.1%;以a等于2.0的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中间值,a等于1.8和a等于2.2的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中间值之差为计算误差。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依据吸水率与出釜含水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推导得到了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测方法中使用了出釜时试件质量和饱水时试件质量两个指标,试验过程中不需要对试件进行烘干处理,不会破坏试件的内部结构,测试过程简单、方便快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方法做详细说明,以验证本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一种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其试验步骤如下:步骤1:取加气混凝土沿发气方向锯取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样3块;步骤2:逐个量取上述3块试样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精确至1mm,计算试样的体积V;步骤3:分别称量三块试样的出釜质量M,精确至1g;步骤4:将试样放入水温为20±5℃的恒温水浴槽内,然后加水至高出试件30mm以上,测量并记录恒温水浴槽内水和试块的总体积,此后每隔两小时测量1次,直至前后两次体积差折算成水的质量不超过3块试件出釜总质量的0.5%;步骤5:将试样从水槽中取出,用湿布抹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取每块试样的质量Mg精确至1g;步骤6:将上述步骤测试的得到的数据带入下面的(1)、(2)、(3)式中,即可计算出干密度r0,出釜含水率Ws,吸水率WR。WR=aWs(3)其中a是加气混凝土吸水率与出釜含水率的比值,取值为2.0±0.2。计算时每个试样取a等于1.8、2.0和2.2计算对应的r0、Ws和WR,结果按3块试件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定,干密度计算精确至1kg/m3,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计算结果精确至0.1%;以a等于2.0的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中间值,a等于1.8和a等于2.2的计算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与中间值之差为计算误差。实施例1某一批加气混凝土,依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a=1.8时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a=2.0时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a=2.2时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述数据最终得出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按GB/T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对加气混凝土试件的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述数据最终得出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为:r0=500kg/m3,Ws=10.1%,WR=21.5%。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的试验结果与按照GB/T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试验得到的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测试结果具有足够的准确性。标准测定方法至少需要72h以上,而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进行测定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具有高的准确性,为提高加气混凝土的的生产效率,改进加气混凝土生产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例2依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对另一批加气混凝土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a=1.8时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a=2.0时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a=2.2时的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述数据最终得出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按GB/T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对加气混凝土试件的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上述数据最终得出加气混凝土的干密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沿加气混凝土发气方向锯取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样3块;/n步骤2,逐个量取上述3块试样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精确至1mm,计算试样的体积V;/n步骤3,分别称量三块试样的出釜质量M,精确至1g;/n步骤4,将试样放入水温为25-30℃的恒温水浴槽内,然后加水至高出试件30mm以上,测量并记录恒温水浴槽内水和试块的总体积,此后每隔两小时测量1次,直至前后两次体积差折算成水的质量不超过3块试件出釜总质量的0.5%;/n步骤5,将试样从水槽中取出,用湿布抹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取每块试样的质量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预测加气混凝土干密度、出釜含水率和吸水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沿加气混凝土发气方向锯取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样3块;
步骤2,逐个量取上述3块试样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轴线尺寸,精确至1mm,计算试样的体积V;
步骤3,分别称量三块试样的出釜质量M,精确至1g;
步骤4,将试样放入水温为25-30℃的恒温水浴槽内,然后加水至高出试件30mm以上,测量并记录恒温水浴槽内水和试块的总体积,此后每隔两小时测量1次,直至前后两次体积差折算成水的质量不超过3块试件出釜总质量的0.5%;
步骤5,将试样从水槽中取出,用湿布抹去表面水分,立即称取每块试样的质量Mg精确至1g;
步骤6,将上述步骤测试的得到的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清潘亭宏孟凡旭王玉黄鹤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