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侵限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71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限界检测数据后,根据所述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所述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预先获取的限界框数据及当前的限界检测数据,确定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提高了轨道侵限检测的效率及检测精度,降低了人力成本。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of track transgression lim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侵限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安全
,尤其是涉及轨道侵限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在运营期间的轨道侵限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模拟的限界框的接触式测量,或者采用人工拉皮尺的方式按一定间隔距离测量的方式实现,上述方式存在安全性低、作业效率低下以及测量精度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提高轨道侵限检测的效率及检测精度,降低人力成本。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限界检测数据;根据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结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限界检测数据包括当前里程数据及限界测量数据;轨道的限界框数据包括子限界框及对应的轨道里程;根据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的步骤,包括:根据当前里程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当前轨道里程;在限界框数据中查找当前轨道里程对应的子限界框;根据子限界框及限界测量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限界测量数据包括激光点云测量数据;上述激光点云测量数据包括多个激光点的位置信息;根据子限界框及限界测量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的步骤包括:根据位置信息,判断激光点云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位于子限界框之内的激光点;如果存在,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存在侵限状况;将位于子限界框之内的激光点云测量数据确定为侵限数据;根据侵限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侵限状况包括最大侵限距离、侵限位置数目及侵限位置最小高度;根据侵限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的步骤,包括:基于侵限数据,计算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最大侵限距离、侵限位置数目及侵限位置最小高度。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影像数据;如果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存在侵限状况,将激光点云测量数据与影像数据进行叠加,确定侵限设施的相关信息。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侵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限界检测数据;侵限状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结合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限界检测数据包括当前里程数据及限界测量数据;上述轨道的限界框数据包括子限界框及对应的轨道里程;上述侵限状况确定模块还包括:当前轨道里程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当前里程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当前轨道里程;子限界框查找单元,用于在限界框数据中查找当前轨道里程对应的子限界框;侵限状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子限界框及限界测量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限界测量数据包括激光点云测量数据;上述激光点云测量数据包括多个激光点的位置信息;上述侵限状况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位置信息,判断激光点云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位于子限界框之内的激光点;如果存在,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存在侵限状况;将位于子限界框之内的激光点云测量数据确定为侵限数据;根据侵限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限界检测数据后,根据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该方式中,通过预先获取的限界框数据及当前的限界检测数据,确定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提高了轨道侵限检测的效率及检测精度,降低了人力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精度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地铁限界方法中,移动测量系统设备标定后正视效果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精度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地铁限界方法中,移动测量系统设备标定后扫描的隧道断面与轨面垂直的俯视效果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高精度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地铁限界方法中的地铁轨道限界框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高精度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地铁限界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高精度车载激光移动测量系统地铁限界方法流程中,地铁隧道断面点云与限界框配准效果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侵限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标:30-载体车架;31-激光扫描仪;32-里程编码器;33-电池;34-控制系统;35-GPS天线;800-检测数据获取模块;802-侵限状况确定模块;1201-处理器;1202-存储器;1203-总线;1204-转发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随着大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线路行车密度大、养护维修标准高、检修作业高、检修作业时间短等因素对地铁侵限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营期间的传统轨道限界检测方法主要采用模拟的限界框的接触式测量或者采用人工拉皮尺的方式按一定间隔距离测量,存在安全性低、作业效率低下以及测量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等问题,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限界检测数据;/n根据所述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所述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侵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限界检测数据;
根据所述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所述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界检测数据包括当前里程数据及限界测量数据;所述轨道的限界框数据包括子限界框及对应的轨道里程;
根据所述限界检测数据和预先获取的所述轨道的限界框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里程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当前轨道里程;
在所述限界框数据中查找所述当前轨道里程对应的子限界框;
根据所述子限界框及所述限界测量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界测量数据包括激光点云测量数据;所述激光点云测量数据包括多个激光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子限界框及所述限界测量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所述激光点云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位于所述子限界框之内的激光点;
如果存在,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存在侵限状况;
将位于所述子限界框之内的激光点云测量数据确定为侵限数据;
根据所述侵限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侵限状况包括最大侵限距离、侵限位置数目及侵限位置最小高度;
根据所述侵限数据,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侵限状况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侵限数据,计算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的最大侵限距离、侵限位置数目及侵限位置最小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轨道的当前位置的影像数据;
如果确定所述轨道的当前位置存在侵限状况,将所述激光点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泉毛庆洲熊勇钢李夏亮朱旭波李杨余建伟来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汉宁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