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庆忠专利>正文

打火机改良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711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置放雪茄架、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其主要是为消除常用打火机并无设计置放香烟、雪茄烟的位置,且是单向点火,无法完全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的问题;大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之道,乃是在打火机机壳正反面上各设置出一凹槽,用以置放香烟与雪茄烟,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出火口设置出一正向火源与一斜向火源,使雪茄烟头在点火时可被火源包裹,并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置放香烟、雪茄架、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通常,以往一般抽雪茄时,因为雪茄最外层是以烟叶直接包裹而成,其上并不似一般香烟制设有滤嘴可供直接使用,因此抽雪茄前必须先在雪茄一端开设一吸烟口,所以必需使用雪茄刀,将雪茄一端切设一圆形的吸烟口,而通常雪茄的管径较香烟粗很多,故一般打火机只能将雪茄的吸烟口下侧缘点燃,造成雪茄头端燃烧不平均,不但会影响到雪茄的风味,更会造成雪茄烟的燃烧不完全;另外,若配合雪茄实际使用情形时,一般使用者都会取用一支雪茄在身旁,且因雪茄燃烧吸食的时间很长,故置放点燃的雪茄的位置十分重要,若是没有适当的置烟器具,不但可能会烧毁物件,尚且会让雪茄使用者无法空出双手,进行其他的工作,故常用打火机在仔细的再探讨后,不难发现其中仍存在着有极大待改进的缺陷。常用的打火机构造,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此种常用的打火机构造在点火时,首先旋转滑轮(10),使打火石点燃出火口(11),再以单火源(12)由下向上燃灼香烟、雪茄,此种常用的打火机构造虽已在市面上流通许久,但在实施运用时,仍具有下列问题其一,因此种常用的打火机构造并没有适当的置烟设计,故香烟、雪茄无处置放,不但可能会因使用者随意置放而烧毁物件,尚且会让雪茄使用者无法空出双手,进行其他的工作;其二,此种常用的打火机构造是以出火口(11)上的单火源(12)由下向上烧灼香烟、雪茄,故无法完全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造成雪茄烟的燃烧不完全的问题;所以,针对以上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各种打火机具与相关雪茄附属用具的贩售、研究、开发的经验,终而得以开发出一种具有置放香烟、雪茄架、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置放香烟、雪茄架的结构的打火机改良构造,本技术在打火机机壳正反面上各设置出一凹槽,用以置放香烟与雪茄烟,使用者不会再因随意置放烟头而烧毁物件,且可让雪茄使用者空出双手,进行其他的工作。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本技术的出火口设置有一正向火源与一斜向火源,使雪茄烟头在点火时可被火源包裹,并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故本技术确实是一种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打火机改良构造,是由一打火石组、一出火口、一盖体与一打火机壳体所组合而成,该打火机壳体内具燃烧原料,并位于最下方,而凸出的打火石组位于打火机壳体上方,该出火口则设置在 打火石组旁,并且该盖体外形是对应打火机壳体,可将打火石组与出火口封闭在其内;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与打火机壳体在相配合的其中一面上,设置出一可容置雪茄烟杆的圆滑曲线凹槽,且在该出火口的上方出口旁,再穿设一位于侧壁的通孔,并使火源由上方出口与侧壁的通孔一同出火。该盖体与打火机壳体可在相配合的正反面都设置出可容置雪茄烟杆的圆滑曲线凹槽。该出火口也可在上方出口外套设一具有二不同向通孔的封闭管体,并使火源由上方出口至封闭管体内,且会由封闭管体上不同向之二通孔向外冒出。综上所述,本技术是在打火机机壳正反面上各设置出一凹槽,用以置放香烟与雪茄烟,并且在本技术出火口设置出一正向火源与一斜向火源,使雪茄烟头在点火时可被火源包裹,并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故本技术确实是一种具有置放雪茄架、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有关本技术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功效,兹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其他优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图1是现有技术打火机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打火机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出火口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出火口剖视图。图中(10)滑轮(11)出火口(12)单火源 (20)打火机壳体(21)打火石组(22)出火口(23)盖体(24)上方出口(25)凹槽(26)通孔(30)封闭管体(31)通孔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2图所示,本技术的打火机改良构造主要是由一打火石组21、一出火口22、一盖体23与一打火机壳体20所组合而成,该打火机壳体20内具燃烧原料,并位于最下方,而凸出的的打火石组21位于打火机壳体20上方,该出火口22则设置在打火石组旁,并且该盖体23外形是对应打火机壳体20,可将打火石组21与出火口22封闭在其内;其特征在于该盖体23与打火机壳体20在相配合的正反面上,设置出一可容置雪茄烟杆的圆滑曲线凹槽25,且在该出火口22的上方出口24旁,再穿设一位于侧壁的通孔26,并使火源由上方出口24与侧壁的通孔26一同出火;以上所述,即是为本技术的各组件相关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其次,再将本技术的动作原理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以便对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其他优点能有更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请参阅图4所示,本技术使用者若要将雪茄烟烟头点燃,则可旋动打火石组21,使出火口22内的燃烧原料被引燃,并向上方出口24与穿设在出火口22侧壁的通孔26外出火,并且因二火源的方向有近90度的差距,且火源具有向上升的特性,故雪茄置于二火源间时,该雪茄烟烟头可被环绕式点火,使雪茄烟头在点火时可被上方出口24与通孔26所喷出的火源包裹,并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所以,本技术确实是一种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其次,请能阅图3所示,本技术在盖体23与打火机壳体20在相配合的正反面上,设置出一可容置雪茄烟杆的圆滑曲线凹槽25,不查可置放雪茄烟等物件,尚且可让雪茄使用者空出双手,进行其他的工作。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5所示,该出火口22也可不穿设通孔26,而直接在上方出口24外套设一具二不同向通孔31的封闭管体30,并使火源由上方出口24至封闭管体30内,且会由封闭管体30上不同向的二通孔31向外冒出,成为正向火源与一斜向火源,使雪茄烟头在点火时可被火源包裹,并且能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权利要求1.一种打火机改良构造,是由一打火石组、一出火口、一盖体与一打火机壳体所组合而成,该打火机壳体内具燃烧原料,并位于最下方,而凸出的打火石组位于打火机壳体上方,该出火口则设置在打火石组旁,并且该盖体外形是对应打火机壳体,可将打火石组与出火口封闭在其内;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与打火机壳体在相配合的其中一面上,设置出一可容置雪茄烟杆的圆滑曲线凹槽,且在该出火口的上方出口旁,再穿设一位于侧壁的通孔,并使火源由上方出口与侧壁的通孔一同出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与打火机壳体可在相配合的正反面都设置出可容置雪茄烟杆的圆滑曲线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改良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出火口也可在上方出口外套设一具有二不同向通孔的封闭管体,并使火源由上方出口至封闭管体内,且会由封闭管体上不同向的二通孔向外冒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置放雪茄架、可环绕点火的打火机改良构造,其主要是为消除常用打火机并无设计置放香烟、雪茄烟的位置,且是单向点火,无法完全将雪茄烟烟头平均的点燃的问题;大体上本技术解决之道,乃是在打火机机壳正反面上各设置出一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火机改良构造,是由一打火石组、一出火口、一盖体与一打火机壳体所组合而成,该打火机壳体内具燃烧原料,并位于最下方,而凸出的打火石组位于打火机壳体上方,该出火口则设置在打火石组旁,并且该盖体外形是对应打火机壳体,可将打火石组与出火口封闭在其内;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与打火机壳体在相配合的其中一面上,设置出一可容置雪茄烟杆的圆滑曲线凹槽,且在该出火口的上方出口旁,再穿设一位于侧壁的通孔,并使火源由上方出口与侧壁的通孔一同出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庆忠
申请(专利权)人:庄庆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