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射筒的
,具体的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筒体结构是地面武器系统的核心部件,早期的地面武器系统多为金属结构,导致其重量大,机动能力差。为了提升武器系统的机动性,筒体内部结构的恒温条件,地面武器筒体逐渐呈现复合材料化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强调了功能、结构复合材料一体化,因此,现有的复合材料筒体大都为全实心复合材料筒体,并且大都采用湿法缠绕成型工艺。但是,其重量仍然较大,且功能有限。为解决上述问题,筒体的材料逐渐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为主。使用时,在控制筒体内部温度方面主要采用外端布置通风管或整体风道的方式,在筒体内加工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用于进风,一个窗口用于出风,在筒体外部安装比较大的机器设备送风,以实现筒内的热交换。但是,使用时,进风口的风压需要大于出风口的风压,机器设备送风的风压比较大;由于内筒的长度尺寸比较长,导致内筒进风口处的温度与出风口处的温度温差大,温度传递缓慢的缺点;并且复合材料筒体的内筒均为结构强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00)、碳纤维通风管道(200)和保温结构层(300);/n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绕接在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n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的内周面与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便于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201);/n所述保温结构层(300)包覆在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的外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00)、碳纤维通风管道(200)和保温结构层(300);
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绕接在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
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的内周面与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便于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201);
所述保温结构层(300)包覆在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的外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包括环向筋条(202),
所述环向筋条(20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环向筋条(202)并列绕接在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每个所述环向筋条(202)的内周面与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之间均形成便于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2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还包括第一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3)、第二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4)和风机,所述第一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3)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机连接在所述保温结构层(300)上;所述第一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3)连接在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所述第一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3)与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进气气流通道(205),所述第二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4)连接在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4)与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出气气流通道(206);所述第一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3)与所述第二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4)之间具有隔断;
每个所述环向筋条(202)的进气端均与所述第一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3)连接,每个所述环向筋条(202)的出气端均与所述第二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4)连接,使所述气流通道(201)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气流通道(205)连通,所述气流通道(201)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气流通道(206)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通风管道(200)还包括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和风机;
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机连接在所述保温结构层(300)上,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连接在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与所述内筒(10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气流循环通道(208);
每个所述环向筋条(202)的进气端均连接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一侧的进气端,每个所述环向筋条(202)的出气端均连接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另一侧的出气端,使所述气流通道(201)与所述气流循环通道(208)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并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均连接所述风机;
每个所述环向筋条(202)分为多节弧形筋条,每节弧形筋条的进气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的进气端连接,每节弧形筋条的出气端与相邻所述第三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7)的出气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复合材料筒体的轻质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气体流通管道(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唐占文,杜彦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