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箱及其烘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烘箱及其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烘箱是一种常用的干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传统烘箱为一种底部或两侧通过电加热或热风加热,使箱内物体水分快速蒸发的长方体式厢体设备,一般具有温度调节和鼓风的功能。随着各领域对烘箱的不断改进升级,烘箱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如增加托盘旋转、智能控制系统等。但传统厢式烘箱的干燥效率较低、温度控制精度低、不能根据所烘干矿物进行温度自动调节、智能化程度较低等,因此还需要对烘箱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烘箱中控温精度低、干燥效率低且智能化程度较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烘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烘箱的烘干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箱,包括外壳、受驱动在所述外壳内轴心旋转的旋转主轴、固定于所述旋转主轴上的至少两个扇形干燥区,所述外壳侧面上设置有门,所述旋转主轴的底端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底部,顶端穿出所述外壳形成手动旋转区;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受驱动在所述外壳(1)内轴心旋转的旋转主轴(2)、固定于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至少两个扇形干燥区(3),所述外壳(1)侧面上设置有门(11),所述旋转主轴(2)的底端位于所述外壳(1)内的底部,顶端穿出所述外壳(1)形成手动旋转区;/n每一所述扇形干燥区(3)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扇形顶板(16)和扇形底板(17)以及固定于所述扇形顶板(16)和扇形底板(17)之间的两个长方形的散热板(5)和一个弧面侧板,两个所述散热板(5)之间固定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待烘干物料的扇形托盘(4),所述扇形顶板(16)、扇形底板(1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受驱动在所述外壳(1)内轴心旋转的旋转主轴(2)、固定于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至少两个扇形干燥区(3),所述外壳(1)侧面上设置有门(11),所述旋转主轴(2)的底端位于所述外壳(1)内的底部,顶端穿出所述外壳(1)形成手动旋转区;
每一所述扇形干燥区(3)包括分别固定于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扇形顶板(16)和扇形底板(17)以及固定于所述扇形顶板(16)和扇形底板(17)之间的两个长方形的散热板(5)和一个弧面侧板,两个所述散热板(5)之间固定有一个或多个用于放置待烘干物料的扇形托盘(4),所述扇形顶板(16)、扇形底板(17)、弧面侧板和两个散热板(5)均包括基板和保温层(7),所述扇形顶板(16)、扇形底板(17)、弧面侧板和两散热板(5)围合形成一个用于干燥物料的空腔,所述散热板(5)上排布有散热小孔,每一所述散热板(5)的基板和保温层(7)之间固定有加热管(8),所述加热管(8)由外围控制电路控制加热温度,所述弧面侧板上开设有干燥区门;
所述外壳(1)的顶部形成多组进风口(9)和出风口(10),所述进风口(9)和出风口(10)的组数与所述扇形干燥区(3)的个数相同,每一所述扇形干燥区(3)还包括可通过所述进风口(9)和出风口(10)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外循环装置和用于内部空气循环的内循环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散热板(5)的基板与保温层(7)之间的进风管(12)、出风管(13)和第一风机(14),所述扇形干燥区(3)旋转至指定位置时,所述进风管(12)的顶端与所述进风口(9)连通,所述出风管(13)的顶端与所述出风口(10)连通,所述出风管(13)的底端与第一风机(14)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内循环装置为固定在加热管(8)与保温层(7)之间的第二风机(15)。
3.如权利要去2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2)上开设有多个气孔。
4.如权利要去2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13)盘绕在所述进风管(12)的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轴(2)上设置有与所述扇形托盘(4)一一对应设置的搅动装置,每一所述搅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主轴(2)上的收纳筒(26)和受驱动从所述收纳筒(26)内伸出或缩回的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轶苗,夏淼,刘淑贤,王玲,刘攀攀,苏严,徐平安,贾蓝波,熊雨婷,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