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旭专利>正文

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59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包括安装内墙面的底板,与底板配合并覆盖底板的盖板,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形成气道,气道内设电热元件,电热元件与控制电热元件的温控器相连;所述气道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气口,所述气道内配设吹风器,所述吹风器可将气道内由电热元件产生的热气沿气道的长度方向流动,从气口处排出,使气道内热量快速循环散发到室内环境中,加速了室内环境的制热效果。

A heating type indoor skirting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
:本技术涉及采暖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
技术介绍
踢脚线板地暖又称为踢脚线隐形地暖,可以简称为踢脚暖,踢脚线地暖具有踢脚线外观和采暖功能的一种新型暖气设施,它既可以用作家庭冬日采暖,又可以代替室内的踢脚线,是比较实用的一种采暖方式。现有技术中踢脚线地暖一般通过踢脚线内部的发热装置加热,再通过制作踢脚线外壳的金属材料(多为铝合金)导热,从而加热室内环境温度;由于主要依赖金属导热性能和热辐射作用将其内部的发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释放至室内环境中,大部分热量仍积聚在踢脚线附近,不能快速和室内空气形成对流,将热量散发至室内环境中,从而导致室内环境温升较慢,且发热装置和环境温度要形成较大的温差才能有效提高升温效果,这样使得踢脚线内的发热装置必须产生较高温度,而一般像发热膜或者发热电缆等发热装置加热到表面温度越高,加热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也是导致室内环境温升过慢的原因。由于踢脚线都安装在墙角并贴近地板,电热元件直接安装在与环境接触的盖板处,通过加热盖板来散发热量,如果踢脚线盖板处产生较高的温度,致使周边地板局部受热而产生地板变形,同时也会影响地板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有一些踢脚线地暖为增加散热面积,加快散热效果,将踢脚线外形做的较大,从而影响了踢脚线的美观。因此,如何促进踢脚线板内的热量循环散发,促进室内空气加速升温,成为推广踢脚线地暖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包括安装内墙面的底板,与底板配合并覆盖底板的盖板,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形成气道,气道内设电热元件,电热元件与控制电热元件的温控器相连;所述气道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内配设吹风器,所述吹风器可将气道内由电热元件产生的热气沿气道的长度方向流动,从气口处排出,在室内形成热气流循环。优选的,所述吹风器为微型侧吹式吹风器,所述吹风器设置在气道内的两端,两端的吹风器出风口相对设置,通过吹风器顶部和底部设置的插装槽与盖板插装连接。优选的,所述气口设置在气道垂直方向的底端。优选的,所述电热元件为发热膜,所述发热膜通过粘贴层设置在底板的气道侧。优选的,所述电热元件为发热电缆,底板的气道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条平行的布线槽,所述发热电缆设置在布线槽内,发热电缆从进线侧布入第一个布线槽后折返布入第二布线槽,往返布入多条布线槽后于进线侧出线,发热电缆的进线端和出线端通过接线端子与温控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上侧壁和第一下侧壁,所述盖板上设有相互平行的的第二上侧壁和第二下侧壁,第一上侧壁、第一下侧壁、第二上侧壁及第二下侧壁的一端均设有凸起,底板和盖板通过凸起扣合。优选的,所述电热元件为发热电缆,所述盖板的第二上侧壁下方设有卡臂,卡臂端部设有与吹风器顶部插装槽相配合的第一凸部,盖板的第二下侧壁上设有与吹风器底部插装槽相配合的第二凸部。优选的,所述盖板的第二下侧壁为台阶状,台阶面通过斜面过渡,所述若干个气口沿气道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在斜面上。优选的,所述盖板的第二上侧壁与卡臂之间形成用于敷设导线走线槽。优选的,所述气道内还设有与温控器连接的用于监测气道内电热元件表面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底板和盖板内设气道内设置吹风器,吹风器可将气道内由电热元件加热空气后形成的热气沿气道的长度方向移动,从气口处加速排除,使气道内热量快速循环散发到室内环境中,加速了室内环境的制热效果;同时电热元件设置在底板处,通过吹风器快速将气道内由电热元件产生的热气排出,避免了盖板处温度过高对周边地板(尤其是实木地板)产生的变形和使用寿命降低问题,也可以避免盖板处产生过高的温度而导致人员烫伤或引发火灾;再者不依赖金属导热性能来传递热量,因此在踢脚线制作时,无需因需要增加散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而将踢脚线加宽,从而使踢脚线的外观可以制作的更加小巧,美观,更体现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作为隐形地暖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及局部放大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用于安装发热膜的底板和盖板的截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用于安装发热电缆的底板和盖板截面图;图6为本技术的安装了发热电缆的底板左侧部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采用的材料是铝合金,通过合金挤压、拉伸工艺来做成实木地脚线的形状,然后使用热转印技术就可以在踢脚线板材的表面印上各色风格花纹。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包括安装内墙面的底板1,与所述底板1配合并覆盖底板1的盖板2,底板1和盖板2之间形成气道,气道内设电热元件3,电热元件3与控制电热元件3的温控器5相连;气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若干气口6,气道内配设吹风器7,吹风器7可将气道内由电热元件3加热后形成的热气沿气道的长度方向移动,从气口处排出,在室内形成热气流循环;热气循环流动使热量快速散发到室内环境中,加速了室内环境的制热效果。如图1、图2所示,踢脚线一般为扁平状,厚度较小,宽度尺寸相对较大,因此设置微型侧吹式吹风器7,侧吹式吹风器7便于配置尺寸较大的吹风器7,从而可以在较低转速下提供相对较大风量,提高散热效果,转速下降也利于静音,不会产生环境噪声;同时侧吹式吹风器7方便风道设计,优化后的风道设计可更快速将气道内的热气排除气口6。吹风器7设置在气道内的两端,通过吹风器顶部和底部设置的插装槽与盖板插装连接,两端的吹风器7出风口相对设置,使两侧吹风器7形成的气流集中向中间挤压,从而促使气道中的被电热元件3加热后的热空气由气口6加速排除,有效提高散热效果。如图3所示,气口6设置在气道垂直方向的底端,热空气从底部吹出,使热空气从地面开始加热室内环境,从而让室内环境受热均匀,气道内靠近吹风器下方的气口为吹风器提供进气气流,设置在两端吹风器中间的电热元件的下方为排出热量的出气口,将气口设置于底端可防止灰尘,意外杂物或泼水进入气道,避免灰尘或杂物堵塞气道,泼水影响发热元件和吹风器的运作。如图1所示,电热元件3为发热膜,是由电绝缘材料(柔性薄片)与封装其内的发热电阻材料32组成的平面型电热元件,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发热膜具有导热快、使用寿命长(约30~50年),电能转换效率高达90%、热能损失小的特点,且发热膜厚度薄,柔性好,占用空间小,非常适合安装在踢脚线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包括安装内墙面的底板,与底板配合并覆盖底板的盖板,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形成气道,气道内设电热元件,电热元件与控制电热元件的温控器相连;所述气道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内配设吹风器,所述吹风器可将气道内由电热元件产生的热气沿气道的长度方向流动,从气口处排出,在室内形成热气流循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包括安装内墙面的底板,与底板配合并覆盖底板的盖板,所述底板和盖板之间形成气道,气道内设电热元件,电热元件与控制电热元件的温控器相连;所述气道沿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内配设吹风器,所述吹风器可将气道内由电热元件产生的热气沿气道的长度方向流动,从气口处排出,在室内形成热气流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器为微型侧吹式吹风器,吹风器设置在气道内的两端,两端的吹风器出风口相对设置,通过吹风器顶部和底部设置的插装槽与盖板插装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口设置在气道垂直方向的底端。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为发热膜,发热膜通过粘贴层设置在底板的气道侧。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暖式室内踢脚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为发热电缆,底板的气道侧沿长度方向设有多条平行的布线槽,所述发热电缆设置在布线槽内,发热电缆从布线槽一端布入第一个布线槽后折返布入第二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王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