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58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出口和空调出风口,新风出口和空调出风口间隔设置;第一导风结构,设置在新风出口处,以通过第一导风结构引导由新风出口吹出的新风的方向;第二导风结构,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处,以通过第二导风结构引导由空调出风口吹出的空调风的方向;其中,第一导风结构和第二导风结构均可活动地设置,以通过调整第一导风结构和第二导风结构的导风方向,使由第一导风结构导出的至少部分新风与由第二导风结构导出的空调风混合后吹向至室内。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送风距离较短的技术问题。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改善室内空气的品质,一般在室内安装有新风机以向室内引入新风,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一般包括落地式新风机、吊顶式新风机、壁挂式新风机和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然而,落地式新风机的、吊顶式新风机和壁挂式新风机由于均为独立的新风装置结构,这样会使得新风的送风距离受到较大的限制,且壁挂式新风机还易造成气流短路的情况。同时,现有的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的新风一般为单独排风,这样也会使得新风的送风距离受限,且不利于使室内污风在新风的正压作用下向室外排出,导致换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新风送风距离较短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室内机壳体上设置有新风出口和空调出风口,新风出口和空调出风口间隔设置;第一导风结构,设置在新风出口处,以通过第一导风结构引导由新风出口吹出的新风的方向;第二导风结构,设置在空调出风口处,以通过第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室内机壳体(10),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设置有新风出口(20)和空调出风口(30),所述新风出口(20)和所述空调出风口(30)间隔设置;/n第一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新风出口(20)处,以通过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引导由所述新风出口(20)吹出的新风的方向;/n第二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调出风口(30)处,以通过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引导由所述空调出风口(30)吹出的空调风的方向;/n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均可活动地设置,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导风结构的导风方向,使由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导出的至少部分新风与由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导出的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壳体(10),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设置有新风出口(20)和空调出风口(30),所述新风出口(20)和所述空调出风口(30)间隔设置;
第一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新风出口(20)处,以通过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引导由所述新风出口(20)吹出的新风的方向;
第二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空调出风口(30)处,以通过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引导由所述空调出风口(30)吹出的空调风的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均可活动地设置,以通过调整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和所述第二导风结构的导风方向,使由所述第一导风结构导出的至少部分新风与由所述第二导风结构导出的空调风混合后吹向至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20)和所述空调出风口(30)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出口(20)设置在所述空调出风口(30)的下方,所述第二导风结构的导风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向上地设置,以引导空调风倾斜向上地吹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结构的导风方向与水平面的角度为θ,其中,10°≤θ≤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壳体(10)上还设置有排风口(40),所述排风口(40)用于与室外连通;所述排风口(40)设置在所述新风出口(20)和所述空调出风口(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谭建明夏光辉梁博林金煌曾庆和金海元王朝新李德清林裕亮王美梁义庚曾俊杰杨乐王子伍衍亮赵树男闫艳符龙丘晓宏周伟陈旭峰刘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