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57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炉灶,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灶台,灶台顶部的中间开设有放置炒锅的空腔,灶台的一侧顶部固设有竖向设置的灶壁,灶壁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灶壁上转动有与水源连接的水管,水管与灶壁的连接处固设有球体,球体内开设有弧形的导水通道,转动水管至水管与灶壁垂直时,球体内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连通,转动水管至水管远离球体的端部与灶壁抵接时,水管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代替传统的人工向炒锅中加水、便于向炒锅中加水的效果。

A kitchen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炉灶
本技术涉及锅炉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炉灶。
技术介绍
固定炉灶,有土灶和砖灶两种,灶身由灶门、灶膛、灶台、灶眼及烟筒等组成,多以柴草为燃料,是古代烹饪的主要炉具。可移动灶个体较小,多以陶或金属制成。气体辐射炉灶,其包括:具有上侧敞开的内部空间的外箱体;陶瓷玻璃,它覆盖于外箱体的上端并与之结合;多个燃烧器壳体,它被结合成与陶瓷玻璃的下表面接触,与陶瓷玻璃的下表面形成排气通道,并与多个不同尺寸的火口结合为一体;辐射式燃烧器,它与各燃烧器壳体的侧表面结合,以便在燃烧混合气体时产生辐射波;共用排气单元,它位于所述燃烧器壳体之间,被结合成与形成在所述燃烧器壳体侧部分处的各排气通道相连。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678717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野炊专用炉灶,包括滑轨槽一、炉灶设备放置腔、滑轨槽二、炉灶放置架、炉灶设备主体、滑轮组件一以及滑轮组件二,炉灶放置架上安装炉灶设备放置腔,炉灶设备放置腔右端装配滑轨槽一,炉灶设备放置腔左端设有滑轨槽二,滑轨槽一安装在炉灶放置架上,滑轨槽二装配在炉灶放置架上,炉灶设备主体安装在炉灶设备放置腔内,炉灶设备主体右端安装滑轮组件一,炉灶设备主体左端装配滑轮组件二,滑轮组件一与滑轨槽一装配在一起,滑轮组件二与滑轨槽二装配在一起。通常,现有的灶台不设置有水管,在做菜的过程中,需要向炒锅中加入大量的水,传统方式均是通过人工向炒锅内加水,从而导致做菜的过程中不便向锅内加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灶,在灶壁上设置有能够转动至炒锅上方的水管,便于向炒锅中加水,代替传统的人工向炒锅中加水,便于向炒锅中加水。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炉灶,包括灶台,灶台顶部的中间开设有放置炒锅的空腔,灶台的一侧顶部固设有竖向设置的灶壁,灶壁与外部水源连接,所述灶壁上转动有与水源连接的水管,水管与灶壁的连接处固设有球体,球体内开设有弧形的导水通道,转动水管至水管与灶壁垂直时,球体内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连通,转动水管至水管远离球体的端部与灶壁抵接时,水管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错开。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水管至水管与灶壁垂直时,即水管远离球体的端部转动至空腔的上方,此时,球体内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连通,即将水管打开,水管可向空腔内通水;转动水管至水管远离球体的端部与灶壁抵接时,可将水管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错开,即可将水管关闭,便于水管的开启和关闭,只需将水管转动至炒锅的上方,即可将水管自动打开,向炒锅内加水,代替传统的人工向炒锅内加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远离球体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调节水流大小的调节阀。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调节阀能够调节水流的大小,便于根据用水的需要对水流的大小进行调节,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阀包括圆形的调节板,调节板的直径与水管内径相同,调节板上固设有一根传动轴,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水管上,传动轴的一端延伸出水管并固定连接有一个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转动把手,能够通过传动轴带动调节板转动,从而能够改变调节板与水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改变水管内水流的大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管远离球体的一端连接有软管,软管远离水管的端部固设有喷头。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软管能够便于跟随喷头在灶台的顶部移动,从而便于对灶台的顶部进行冲洗,对灶台清理更干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管与水管的端部之间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软管与水管之间螺纹连接,便于将软管从水管上拆卸下来,需要对灶台进行清洗时,再将软管装上,不影响水管向炒锅内加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灶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毛刷。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灶壁上可拆卸连接有毛刷,可将毛刷从灶壁上拆卸下来,对灶台进行清扫,对灶台清理更干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灶壁上固设有一卡勾,毛刷上开设有一个套设于卡勾上的圆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卡勾穿过毛刷上的圆孔,便于将毛刷固定于灶壁上,同时便于将毛刷从灶壁上取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灶台的顶部除灶壁外的三侧均固设有竖向的挡板。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挡板能够防止水对灶台冲洗的过程中,使污水流下灶台,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灶壁上转动有与水源连接的水管,水管与灶壁的连接处固设有球体,球体内开设有弧形的导水通道,转动水管至水管与灶壁垂直时,球体内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连通,转动水管至水管远离球体的端部与灶壁抵接时,水管的导水通道与灶壁内的水源错开,便于水管的开启和关闭,只需将水管转动至炒锅的上方,即可将水管自动打开,向炒锅内加水,代替传统的人工向炒锅内加水;2.通过在水管远离球体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调节水流大小的调节阀,调节阀能够调节水流的大小,便于根据用水的需要对水流的大小进行调节,减少水资源的浪费;3.通过在水管远离球体的一端连接有软管,软管远离水管的端部固设有喷头,软管能够便于跟随喷头在灶台的顶部移动,从而便于对灶台的顶部进行冲洗,对灶台清理更干净。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轴测图;图2是灶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水管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A部放大图;图6是收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调平组件的剖视图;图8是为凸显吸水机构而作的爆炸图;图9是为凸显吸水机构而作的剖视图。图中,1、灶台;10、调平组件;101、固定套筒;102、螺杆;103、垫脚;11、空腔;12、灶壁;121、水管;122、球体;123、导水通道;124、调节阀;1241、调节板;1242、传动轴;1243、把手;125、软管;126、喷头;127、卡板;128、卡勾;129、毛刷;1291、圆孔;13、挡板;2、过滤装置;21、导流槽;22、滤网一;23、滤网二;231、卡槽;24、排水管;25、收集机构;251、柜体;252、柜门;253、支撑板;2531、夹槽一;2532、夹槽二;254、水桶一;255、水桶二;3、排气管道;31、滤板;32、除湿机构;321、除湿盒;3211、网孔;322、除湿剂;323、滑槽;324、滑轨;325、固定门。具体实施方式一种便于清理的炉灶,参见图1和图2,包括灶台1,灶台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用于放置炒锅的空腔11,灶台1的一侧固设有竖向设置的灶壁12,灶台1的顶部除灶台1外的三侧均固设有挡板13,灶台1远离灶壁12的一侧设置有过滤装置2。灶壁1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水管121,水管121内的水能够对灶台1的顶部进行清理,清理后的水经过滤装置2将残渣等过滤,再将水排出。参见图2和图3,灶壁12内与外部水源连接,水管121与灶壁12的连接处固设有球体122,球体122内开设有弧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灶,包括灶台(1),灶台(1)顶部的中间开设有放置炒锅的空腔(11),灶台(1)的一侧顶部固设有竖向设置的灶壁(12),灶壁(12)与外部水源连接,其特征在于:/n所述灶壁(12)上转动有与水源连接的水管(121),水管(121)与灶壁(12)的连接处固设有球体(122),球体(122)内开设有弧形的导水通道(123),转动水管(121)至水管(121)与灶壁(12)垂直时,球体(122)内的导水通道(123)与灶壁(12)内的水源连通,转动水管(121)至水管(121)远离球体(122)的端部与灶壁(12)抵接时,水管(121)的导水通道(123)与灶壁(12)内的水源错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灶,包括灶台(1),灶台(1)顶部的中间开设有放置炒锅的空腔(11),灶台(1)的一侧顶部固设有竖向设置的灶壁(12),灶壁(12)与外部水源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灶壁(12)上转动有与水源连接的水管(121),水管(121)与灶壁(12)的连接处固设有球体(122),球体(122)内开设有弧形的导水通道(123),转动水管(121)至水管(121)与灶壁(12)垂直时,球体(122)内的导水通道(123)与灶壁(12)内的水源连通,转动水管(121)至水管(121)远离球体(122)的端部与灶壁(12)抵接时,水管(121)的导水通道(123)与灶壁(12)内的水源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121)远离球体(122)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调节水流大小的调节阀(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124)包括圆形的调节板(1241),调节板(1241)的直径与水管(121)内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雪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宝恒伟业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