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调光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49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度调光射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射灯技术领域,深度调光射灯包括:灯杆,灯杆上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灯板,且灯板顶部设有与其直径一致的灯盖,灯板与灯盖之间贯穿有两根使两者连接的连接杆,且灯盖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槽,且灯盖上方中间嵌入有玻璃盖,圆槽内插接有灯罩,且灯罩内壁四周固定有一圈呈环形分布的聚光板;灯架,灯架包括横板、侧板、圆杆、底盘、转轴以及微型马达,且侧板焊接于横板左右两侧,圆杆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块侧板外壁上方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射灯灯光散漫,提高灯光的聚光效果/实现实时转动调整角度,有效扩大照射范围。

A kind of deep dimming spot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度调光射灯
本技术涉及射灯
,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度调光射灯。
技术介绍
射灯是典型的无主灯、无定规模的现代流派照明,能营造室内照明气氛,若将一排小射灯组合起来,光线能变幻奇妙的图案。由于小射灯可自由变换角度,组合照明的效果也千变万化,现有的射灯,照射出来的灯光比较散漫,进而导致射灯的聚光效果变差,并且,射灯的照射角度存在局限性,难以实现实时转动调整和扩大照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射灯灯光散漫不聚光和照射角度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度调光射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度调光射灯,所述深度调光射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上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灯板,且所述灯板顶部设有与其直径一致的灯盖,所述灯板与灯盖之间贯穿有两根使两者连接的连接杆,且所述灯盖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槽,且所述灯盖上方中间嵌入有玻璃盖,所述圆槽内插接有灯罩,且所述灯罩内壁四周固定有一圈呈环形分布的聚光板;灯架,所述灯架包括横板、侧板、圆杆、底盘、转轴以及微型马达,且所述侧板焊接于横板左右两侧,所述圆杆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块所述侧板外壁上方中间位置,且所述底盘设于横板下方,所述转轴设有两根并垂直固定于底盘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且两根所述转轴顶部均穿过横板上方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底盘通过两根所述转轴与横板相连,且所述微型马达垂直安装于底盘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微型马达上方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杆,且所述螺杆与横板转动连接,所述横板通过螺杆与微型马达转动连接。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灯板上表面开设有五个均匀分布的灯槽,且五个所述灯槽内均嵌入有三颗灯珠,所述玻璃盖平行于五个所述灯槽上方。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横板平行于灯杆下方,且两块所述侧板分别平行于灯杆左右两侧下方中间,两根所述圆杆末端分别活动插入于灯杆左右两侧外壁,且所述灯杆通过圆杆与整个灯架转动连接。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微型马达外侧环绕设置有底部与底盘上表面焊接固定的保护罩,且所述底盘上方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安装孔。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灯杆外侧开设有至少三圈垂直等距排布并与其内部相通的散热槽,且每圈所述散热槽内均设有散热网、内板以及连杆,所述散热网垂直固定于散热槽内部最外圈,且所述内板平行于散热网内壁,所述连杆水平固定于内板与散热网之间中间位置。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板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散热网孔,且所述散热网孔内嵌入有直径为0.3cm的网格,所述散热网的网孔直径为0.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灯珠产生光源,玻璃盖可以将灯珠产生的光源折射出去,进而实现照明的效果,而利用灯罩可以将玻璃盖反射出来的灯光聚拢集中在一起,并且通过灯罩内的聚光板可以有效增强灯罩的聚光效果,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射灯的灯光散漫不集中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射光的聚光性能;通过圆杆将灯杆沿着灯架进行前后转动调节其照射角度,通过微型马达带动整个灯架进行转动,而灯架转动的同时也将带动灯杆旋转,所以灯杆不停的旋转便可以有效提高灯杆的照射面积和范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灵活性,使得灯杆可以通过实时不停的转动来扩大照射范围,利用保护罩能够起到保护微型马达的作用。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灯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网A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灯杆;101-灯板;102-灯槽;103-灯珠;104-散热槽;105-连接杆;106-散热网;107-内板;108-散热网孔;109-连杆;2-灯盖;201-圆槽;202-玻璃盖;203-灯罩;204-聚光板;3-灯架;301-横板;302-侧板;303-圆杆;304-底盘;305-转轴;306-微型马达;307-螺杆;308-保护罩;309-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以及“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深度调光射灯,深度调光射灯包括:灯杆1,灯杆1上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灯板101,且灯板101顶部设有与其直径一致的灯盖2,灯板101与灯盖2之间贯穿有两根使两者连接的连接杆105,且灯盖2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槽201,且灯盖2上方中间嵌入有玻璃盖202,圆槽201内插接有灯罩203,且灯罩203内壁四周固定有一圈呈环形分布的聚光板204,灯板101上表面开设有五个均匀分布的灯槽102,且五个灯槽102内均嵌入有三颗灯珠103,玻璃盖202平行于五个灯槽102上方,通过灯板101中五个圆槽201内的灯珠103,将灯珠103全部进行串联,并通过导线与电源接通,通过灯珠103产生光源,由于玻璃盖202平行在五个灯槽102上方,所以通过玻璃盖202可以将灯珠103产生的光源折射出去,进而实现照明的效果,使用者将灯罩203插接在灯盖2中的圆槽201内,利用灯罩203可以将玻璃盖202反射出来的灯光聚拢集中在一起,并且通过灯罩203内的聚光板204可以有效增强灯罩203的聚光效果,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射灯的灯光散漫不集中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射光的聚光性能;本技术实施例中灯架3,灯架3包括横板301、侧板302、圆杆303、底盘304、转轴305以及微型马达306,且侧板302焊接于横板301左右两侧,圆杆303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块侧板302外壁上方中间位置,且底盘304设于横板301下方,转轴305设有两根并垂直固定于底盘304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且两根转轴305顶部均穿过横板301上方并与其活动连接,底盘304通过两根转轴305与横板301相连,且微型马达306垂直安装于底盘304上表面中心位置,微型马达306上方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杆307,且螺杆307与横板301转动连接,横板301通过螺杆307与微型马达306转动连接,横板301平行于灯杆1下方,且两块侧板302分别平行于灯杆1左右两侧下方中间,两根圆杆303末端分别活动插入于灯杆1左右两侧外壁,且灯杆1通过圆杆303与整个灯架3转动连接,使用者将灯架3放置在灯杆1的下方,并位于两块侧板302之间,通过侧板302外壁上方贯穿的圆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度调光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光射灯包括:/n灯杆(1),所述灯杆(1)上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灯板(101),且所述灯板(101)顶部设有与其直径一致的灯盖(2),所述灯板(101)与灯盖(2)之间贯穿有两根使两者连接的连接杆(105),且所述灯盖(2)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槽(201),且所述灯盖(2)上方中间嵌入有玻璃盖(202),所述圆槽(201)内插接有灯罩(203),且所述灯罩(203)内壁四周固定有一圈呈环形分布的聚光板(204);/n灯架(3),所述灯架(3)包括横板(301)、侧板(302)、圆杆(303)、底盘(304)、转轴(305)以及微型马达(306),且所述侧板(302)焊接于横板(301)左右两侧,所述圆杆(303)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块所述侧板(302)外壁上方中间位置,且所述底盘(304)设于横板(301)下方,所述转轴(305)设有两根并垂直固定于底盘(304)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且两根所述转轴(305)顶部均穿过横板(301)上方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底盘(304)通过两根所述转轴(305)与横板(301)相连,且所述微型马达(306)垂直安装于底盘(304)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微型马达(306)上方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杆(307),且所述螺杆(307)与横板(301)转动连接,所述横板(301)通过螺杆(307)与微型马达(306)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度调光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光射灯包括:
灯杆(1),所述灯杆(1)上端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灯板(101),且所述灯板(101)顶部设有与其直径一致的灯盖(2),所述灯板(101)与灯盖(2)之间贯穿有两根使两者连接的连接杆(105),且所述灯盖(2)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槽(201),且所述灯盖(2)上方中间嵌入有玻璃盖(202),所述圆槽(201)内插接有灯罩(203),且所述灯罩(203)内壁四周固定有一圈呈环形分布的聚光板(204);
灯架(3),所述灯架(3)包括横板(301)、侧板(302)、圆杆(303)、底盘(304)、转轴(305)以及微型马达(306),且所述侧板(302)焊接于横板(301)左右两侧,所述圆杆(303)设有两根并分别贯穿于两块所述侧板(302)外壁上方中间位置,且所述底盘(304)设于横板(301)下方,所述转轴(305)设有两根并垂直固定于底盘(304)上表面中部左右两侧,且两根所述转轴(305)顶部均穿过横板(301)上方并与其活动连接,所述底盘(304)通过两根所述转轴(305)与横板(301)相连,且所述微型马达(306)垂直安装于底盘(304)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微型马达(306)上方中心转动连接有螺杆(307),且所述螺杆(307)与横板(301)转动连接,所述横板(301)通过螺杆(307)与微型马达(306)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度调光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101)上表面开设有五个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为龙吴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百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