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538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包括承重楼板、主控制器和多个与承重楼板底部连接的抗震支架组,抗震支架组包括节点构件和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支架臂,节点构件设于承重楼板底部,两个第一支架臂的一端均与节点构件固定连接,并且二者另一端朝下倾斜设置,第一支架臂内设有用于测量其受震动力变形所产生应变的第一应力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其受重力引起加速度后偏移的第一重力传感器,承重楼板内设有第二应力传感器和第二重力传感器,节点构件内安装有第三应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抗震支架组的状态反馈至主控制器,使人工随时知晓所有支架状态,以此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利于智能化管理。

A seismic support system with data aggreg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鉴于地震的巨大破坏性,抗震性能是建筑施工前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建筑内管道的铺设是影响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经抗震加固后的建筑给水、排水、消防、供暖、通风、空调、燃气、热力、电力、通讯等机电工程设施,如果地区设置抗震设施,当地震发生时,可以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或尽可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目的。由于机电工程铺设的管路长,并且经常迂回设置,所以会导致抗震支架的数量随之增多;现有的抗震支架大多是三用三角定位,即三个沿管道上方环绕分布的支架臂,三个支架臂的下端十分接近,并且他们的上端相互远离;这样的话,三个支架臂的下端覆盖管道的范围小,导致整段管道相邻的两个抗震支架之间的间距不能太大,这样就产生了整段管道的抗震支架数量安装较多;所以就加大了安装工时以及后续维护的任务量,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抗震支架数量多,如果该区域发生轻微地震,施工人员也要对震后的所有抗震支架进行检测,防止某一个支架由于地震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应用于圆形或方形管道(1)的安装,且包括与圆形或方形管道(1)外表面固定套接的圆形卡箍(1a)和方形管卡,其特征在于:抗震支架系统包括承重楼板(2)、主控制器以及多个与承重楼板(2)底部连接的抗震支架组,承重楼板(2)为长条形的混凝土预制件,抗震支架组包括节点构件以及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支架臂(3),节点构件设于承重楼板(2)底部,两个第一支架臂(3)的一端均与节点构件固定连接,并且二者另一端朝下倾斜设置,第一支架臂(3)内设有用于测量其受震动力变形所产生应变的第一应力传感器(3b)以及用于检测其受重力引起加速度后偏移的第一重力传感器(3c),承重楼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应用于圆形或方形管道(1)的安装,且包括与圆形或方形管道(1)外表面固定套接的圆形卡箍(1a)和方形管卡,其特征在于:抗震支架系统包括承重楼板(2)、主控制器以及多个与承重楼板(2)底部连接的抗震支架组,承重楼板(2)为长条形的混凝土预制件,抗震支架组包括节点构件以及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支架臂(3),节点构件设于承重楼板(2)底部,两个第一支架臂(3)的一端均与节点构件固定连接,并且二者另一端朝下倾斜设置,第一支架臂(3)内设有用于测量其受震动力变形所产生应变的第一应力传感器(3b)以及用于检测其受重力引起加速度后偏移的第一重力传感器(3c),承重楼板(2)内事先埋设有第二应力传感器(2a)和第二重力传感器(2b),节点构件内安装有第三应力传感器,第一应力传感器(3b)、第二应力传感器(2a)、第三应力传感器以及第一重力传感器(3c)和第二重力传感器(2b)均与主控制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控制器包括有一个数据分析模块以及多个信号接收模块,所有信号接收模块分别与所有抗震支架组一一对应,每个信号接收模块用以接收与之对应的抗震支架组中的所有传感器的传输数据,并将接收的数据转交至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计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应力传感器(3b)为丝式电阻应变片或箔式电阻应变片,第一应力传感器(3b)预埋在第一支架臂(3)的中段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重力传感器(3c)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架臂(3)的一端,两个第一重力传感器(3c)分别是正交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数据汇总功能的抗震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节点构件包括节点块(4)、第一固定板(5)和第二固定板(6),节点块(4)为三角形结构的块体,第一固定板(5)的一端通过螺栓(5a)与一个第一支架臂(3)连接,第一固定板(5)的另一端开设有U型凹槽,U型凹槽内设有中空结构的平衡杆(5c),节点块(4)的一个内角端与平衡杆(5c)固定连接,节点块(4)的另外两个内角端区域分别通过一个第一锚栓(4a)与承重楼板(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红波王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甬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