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注射器的活塞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活塞密封
,具体说是一种应用于注射器的活塞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注射器和注射泵的操作方式是借助活塞或柱塞的往复运动来实现将液体吸入或排出注射器。为了能够实现上述功能,需要相对于注射器针筒密封的活塞。现有技术中活塞密封常采用弹性密封的方式,一种是弹性较大的材料,例如O型圈;另外一种是弹性较小的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等高分子材料。采用O型圈密封时,需将其设置在活塞外侧周围,并与注射器针筒形成紧密的密封。这种方式对活塞的尺寸精度要求较小,但是O型圈采用的橡胶材料与注射器针筒内流体有接触,由于橡胶的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受流体的影响而变性或污染流体,因此使用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另一种是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或高分子聚乙烯等弹性较小的材料制作活塞,这样就要求活塞的密封面外径与注射器针筒内径有着较高的配合精度,通常内外径误差要求在10μm~20μm范围内。这种材料的活塞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耐磨性、耐热性以及优良的密封和润滑性能,是制作注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注射器的活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针筒(1)、注射器端帽(2)、死体积排出椎体(3)、上碗状密封部(4)、柱状密封部(5)、下碗状密封部(6)和活塞推杆(7);/n所述注射器针筒(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注射器端帽(2),所述注射器端帽(2)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作为外壳,内衬为PTFE材料制成,内部加工成漏斗形,以减少注射器针筒内腔死体积;/n所述活塞推杆(7)采用PEEK材料制成,主体形状为圆柱形,活塞推杆(7)的前部外径小于上碗状密封部(4)和下碗状密封部(6)的碗底尺寸,活塞推杆(7)的后部外径大于前部外径、小于注射器针筒(1)的内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注射器的活塞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针筒(1)、注射器端帽(2)、死体积排出椎体(3)、上碗状密封部(4)、柱状密封部(5)、下碗状密封部(6)和活塞推杆(7);
所述注射器针筒(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注射器端帽(2),所述注射器端帽(2)采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作为外壳,内衬为PTFE材料制成,内部加工成漏斗形,以减少注射器针筒内腔死体积;
所述活塞推杆(7)采用PEEK材料制成,主体形状为圆柱形,活塞推杆(7)的前部外径小于上碗状密封部(4)和下碗状密封部(6)的碗底尺寸,活塞推杆(7)的后部外径大于前部外径、小于注射器针筒(1)的内径;
所述活塞推杆(7)的前部依次贯穿下碗状密封部(6)、柱状密封部(5)和上碗状密封部(4),活塞推杆(7)的顶端和死体积排出椎体(3)固定连接,用于固定下碗状密封部(6)、柱状密封部(5)、上碗状密封部(4)和死体积排出椎体(3),并带动下碗状密封部(6)、柱状密封部(5)、上碗状密封部(4)和死体积排出椎体(3)在注射器针筒(1)内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活塞推杆(7)顶端的死体积排出椎体(3)采用PEEK材料或PTFE材料制成;所述死体积排出椎体(3)的上部形状与注射器端帽(2)内部的漏斗形空间相匹配,下部形状采用与上碗状密封部(4)配套的形状;所述死体积排出椎体(3)用于在活塞推杆(7)的顶端运行到注射器端帽(2)时排出注射器针筒(1)中的液体,减少注射器死体积;
所述上碗状密封部(4)设置于死体积排出椎体(3)的下方,采用PEEK材料制成,形状为碗形,碗口朝向死体积排出椎体(3);所述上碗状密封部(4)用于在活塞推杆(7)向注射器端帽(2)方向运动时使活塞推杆(7)和注射器针筒(1)形成有效密封,并清除注射器针筒(1)内壁的晶体;
所述柱状密封部(5)设置于上碗状密封部(4)的下方、下碗状密封部(6)的上方,采用PTFE材料制成,其外径与注射器针筒(1)的内径的尺寸误差为10μm~20μm;
所述柱状密封部(5)用于为保证活塞推杆(7)与注射器针筒(1)的同轴状态提供机械支撑,同时起到活塞推杆(7)双向运动时的辅助密封,及对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璐,邓家祥,田融冰,李赛男,刘金荣,舒宏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迈拓维精密仪器制造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