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公交车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交通
,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公交车站。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中的公交车站功能过于单一,乘客在公交车到达时需要走路上下车,过于费时费力,在雨天时,公交车站无法及时为上下车的乘客提供遮雨服务,使得乘客上下车时需要撑开雨伞遮雨,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公交车站,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向左延伸的遮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左端设置有支块,所述支块设置有开口朝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下端壁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上端设置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上端与支块上端滑动配合,所述L型连杆右端向右延伸到内腔,所述支块上方设置有压动开关,所述支块右端设置有启动滑块装置,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内腔右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部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向左延伸的遮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左端设置有支块,所述支块设置有开口朝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下端壁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上端设置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上端与支块上端滑动配合,所述L型连杆右端向右延伸到内腔,所述支块上方设置有压动开关,所述支块右端设置有启动滑块装置,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内腔右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部转动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公交车站,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右端设置有向上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向左延伸的遮板,所述底座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左端设置有支块,所述支块设置有开口朝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下端壁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上端设置有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上端与支块上端滑动配合,所述L型连杆右端向右延伸到内腔,所述支块上方设置有压动开关,所述支块右端设置有启动滑块装置,所述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内腔右端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上端转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外部转动设置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转轴外部转动设置有转动连杆,所述转动连杆左端设置有短转动槽,所述短转动槽内部设置有左转轴,所述内腔与第二空腔之间连通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与第二空腔的左滑槽和右滑槽,所述左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与左转轴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转动连杆右端设置有长转动槽,所述长转动槽内部设置有右转轴,所述右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与右转轴连接的第一连杆,所述滑块右端设置有复位滑块系统,所述第二空腔内部设置有控制折叠板装置,所述遮板上端设置有折叠板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压动开关包括滑动安装在内腔上端壁中的U型盖板,所述U型盖板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圆柱,所述支撑圆柱上部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支撑圆柱内部设置有滑动空腔,所述滑动腔内部滑动设置有短齿条,所述短齿条下端固定设置有短圆柱,所述滑动空腔左端壁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右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部设置有小齿轮,所述旋转轴右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动空腔右端壁中,U型盖板和支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公交车站,其特征在于:启动滑块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内腔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部转动安装有第二齿轮以及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的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固定安装有前进绳索,所述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支架,所述第一电机支架上部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端固定设置有左端开关,所述第二电机右端固定设置有右端开关,所述第二电机后端动力连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一输出齿轮,所述内腔内部固定安装第三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冰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