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22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钢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杆,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柱,控制柱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球,支撑杆的一侧壁中部位置开设有圆板腔,圆板腔的底面位置开设有半球体槽状的控制槽,支撑杆上开设有支管腔,若干支管腔均匀环设在圆板腔的周围,支管腔一端延伸到圆板腔中,支撑杆上环设有环状腔一,支管腔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多个钢构件之间的快速连接,且彼此间可以进行灵活的配合角度调节,确保钢构件可以满足层叠式建筑建造中对钢构件复杂形状设计的使用需求。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laminated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with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钢构件
,具体为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建造中,由于建筑内的楼层空间形状扭曲复杂,所以在这样的空间搭建出室内顶板和隔离墙体,就需要设计出可方便进行灵活形状调节的钢构件骨架,对室内建筑进行定位支撑。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钢构件,可以实现多个钢构件之间的灵活搭配,可以拼接出多种形状的钢构件骨架,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柱,所述控制柱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球,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壁中部位置开设有圆板腔,所述圆板腔的底面位置开设有半球体槽状的控制槽,支撑杆上开设有支管腔,若干支管腔均匀环设在圆板腔的周围,支管腔一端延伸到圆板腔中,支撑杆上环设有环状腔一,支管腔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连接,所述控制槽的一侧设置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直管腔,所述直管腔一侧的支撑杆上开设有球壳腔,直管腔连通控制槽和球壳腔,所述支撑杆上背对圆板腔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孔和聚流槽,所述注液孔的一端和球壳腔连通,注液孔的一侧设置有聚流槽,聚流槽一侧的支撑杆上开设有主管腔、进气管腔和排气管腔,所述主管腔的一端和聚流槽连通,主管腔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连通,主管腔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腔,所述支撑杆上开设有若干环状腔二,环状腔二一侧的支撑杆上开设有集散管腔,环状腔二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连通环状腔二和进气管腔,环状腔二另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连通环状腔二和排气管腔,进气管腔和排气管腔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散管腔,所述直管腔的内腔中套接有压力筒,所述圆板腔的内腔中套接有拦截筒,所述注液孔的内腔中套接有单向阀,所述支管腔的内腔中套接有拦截装置。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包括隔板、活动球和密封环,所述隔板和密封环之间设置有活动球,且隔板和密封环固定在注液孔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隔板形状为圆板且板体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所述密封环形状为圆筒且筒体一端底面中部开设有弧面凹槽,密封环的弧面凹槽和活动球契合。优选的,所述拦截装置包括定位筒、弹簧和卡位柱,所述卡位柱活动套接在支管腔的内腔中,所述卡位柱形状为圆柱且圆柱一端底面边缘为圆角结构,卡位柱侧壁上环设有筒状槽,卡位柱的筒状槽上套有弹簧和定位筒。优选的,所述弹簧和定位筒均活动套接在卡位柱上,弹簧的一端和定位筒底面接触,弹簧的另一端和卡位柱的筒状槽底面接触,定位筒固定在支管腔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拦截筒为旋转为圆板一侧底面上开设有圆台槽,拦截筒的圆板另一侧底面上开设有弧面凹槽,拦截筒上的两个槽底面端连通,拦截筒的外侧壁上环设有筒状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构造设计实现多个钢构件之间的快速连接,且彼此间可以进行灵活的配合角度调节,确保钢构件可以满足层叠式建筑建造中对钢构件复杂形状设计的使用需求;2.本专利技术通过气流中扩散出的温度对胶水的影响,短时间内对胶水进行有效控制,提高钢构件之间的对接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拦截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单向阀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杆、2控制柱、3铰接球、4圆板腔、5控制槽、6支管腔、7拦截筒、8环状腔一、9直管腔、10球壳腔、11注液孔、12聚流槽、13主管腔、14进气管腔、15排气管腔、16环状腔二、17集散管腔、18压力筒、19单向阀、20拦截装置、21隔板、22活动球、23密封环、24定位筒、25弹簧、26卡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杆1,支撑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柱2,控制柱2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球3,支撑杆1的一侧壁中部位置开设有圆板腔4,圆板腔4的底面位置开设有半球体槽状的控制槽5,支撑杆1上开设有支管腔6,若干支管腔6均匀环设在圆板腔4的周围,支管腔6一端延伸到圆板腔4中,支撑杆1上环设有环状腔一8,支管腔6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8连接,控制槽5的一侧设置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直管腔9,直管腔9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球壳腔10,直管腔9连通控制槽5和球壳腔10,支撑杆1上背对圆板腔4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孔11和聚流槽12,注液孔11的一端和球壳腔10连通,注液孔11的一侧设置有聚流槽12,聚流槽12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主管腔13、进气管腔14和排气管腔15,主管腔13的一端和聚流槽12连通,主管腔13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8连通,主管腔13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腔14,支撑杆1上开设有若干环状腔二16,环状腔二16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集散管腔17,环状腔二16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17连通环状腔二16和进气管腔14,环状腔二16另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17连通环状腔二16和排气管腔15,进气管腔14和排气管腔15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散管腔17,直管腔9的内腔中套接有压力筒18,圆板腔4的内腔中套接有拦截筒7,注液孔11的内腔中套接有单向阀19,支管腔6的内腔中套接有拦截装置20,参考图1,为两个钢构件,其中一个钢构件上的铰接球3插进另一个钢构件上的控制槽5中,通过拦截筒7卡位限制,实现两个钢构件的铰接。单向阀19包括隔板21、活动球22和密封环23,隔板21和密封环23之间设置有活动球22,且隔板21和密封环23固定在注液孔11的内壁上。隔板21形状为圆板且板体上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密封环23形状为圆筒且筒体一端底面中部开设有弧面凹槽,密封环23的弧面凹槽和活动球22契合。拦截装置20包括定位筒24、弹簧25和卡位柱26,卡位柱26活动套接在支管腔6的内腔中,卡位柱26形状为圆柱且圆柱一端底面边缘为圆角结构,卡位柱26侧壁上环设有筒状槽,卡位柱26的筒状槽上套有弹簧25和定位筒24。弹簧25和定位筒24均活动套接在卡位柱26上,弹簧25的一端和定位筒24底面接触,弹簧25的另一端和卡位柱26的筒状槽底面接触,定位筒24固定在支管腔6的内壁上。拦截筒7为旋转为圆板一侧底面上开设有圆台槽,拦截筒7的圆板另一侧底面上开设有弧面凹槽,拦截筒7上的两个槽底面端连通,拦截筒7的外侧壁上环设有筒状槽。工作原理:在注液孔11处注入胶水,胶水通过单向阀19,即胶水顶起活动球22,活动球22和密封环23分开,胶水通过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柱(2),所述控制柱(2)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球(3),所述支撑杆(1)的一侧壁中部位置开设有圆板腔(4),所述圆板腔(4)的底面位置开设有半球体槽状的控制槽(5),支撑杆(1)上开设有支管腔(6),若干支管腔(6)均匀环设在圆板腔(4)的周围,支管腔(6)一端延伸到圆板腔(4)中,支撑杆(1)上环设有环状腔一(8),支管腔(6)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8)连接,所述控制槽(5)的一侧设置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直管腔(9),所述直管腔(9)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球壳腔(10),直管腔(9)连通控制槽(5)和球壳腔(10),所述支撑杆(1)上背对圆板腔(4)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孔(11)和聚流槽(12),所述注液孔(11)的一端和球壳腔(10)连通,注液孔(11)的一侧设置有聚流槽(12),聚流槽(12)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主管腔(13)、进气管腔(14)和排气管腔(15),所述主管腔(13)的一端和聚流槽(12)连通,主管腔(13)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8)连通,主管腔(13)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腔(14),所述支撑杆(1)上开设有若干环状腔二(16),环状腔二(16)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集散管腔(17),环状腔二(16)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17)连通环状腔二(16)和进气管腔(14),环状腔二(16)另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17)连通环状腔二(16)和排气管腔(15),进气管腔(14)和排气管腔(15)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散管腔(17),所述直管腔(9)的内腔中套接有压力筒(18),所述圆板腔(4)的内腔中套接有拦截筒(7),所述注液孔(11)的内腔中套接有单向阀(19),所述支管腔(6)的内腔中套接有拦截装置(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的多功能层叠式建筑钢构件,包括长方体状的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柱(2),所述控制柱(2)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球(3),所述支撑杆(1)的一侧壁中部位置开设有圆板腔(4),所述圆板腔(4)的底面位置开设有半球体槽状的控制槽(5),支撑杆(1)上开设有支管腔(6),若干支管腔(6)均匀环设在圆板腔(4)的周围,支管腔(6)一端延伸到圆板腔(4)中,支撑杆(1)上环设有环状腔一(8),支管腔(6)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8)连接,所述控制槽(5)的一侧设置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直管腔(9),所述直管腔(9)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球壳腔(10),直管腔(9)连通控制槽(5)和球壳腔(10),所述支撑杆(1)上背对圆板腔(4)的侧壁上开设有注液孔(11)和聚流槽(12),所述注液孔(11)的一端和球壳腔(10)连通,注液孔(11)的一侧设置有聚流槽(12),聚流槽(12)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主管腔(13)、进气管腔(14)和排气管腔(15),所述主管腔(13)的一端和聚流槽(12)连通,主管腔(13)的另一端和环状腔一(8)连通,主管腔(13)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腔(14),所述支撑杆(1)上开设有若干环状腔二(16),环状腔二(16)一侧的支撑杆(1)上开设有集散管腔(17),环状腔二(16)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17)连通环状腔二(16)和进气管腔(14),环状腔二(16)另一端设置的集散管腔(17)连通环状腔二(16)和排气管腔(15),进气管腔(14)和排气管腔(15)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集散管腔(17),所述直管腔(9)的内腔中套接有压力筒(18),所述圆板腔(4)的内腔中套接有拦截筒(7),所述注液孔(11)的内腔中套接有单向阀(1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锋竺赛飞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观东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