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16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包括缓流进气管和DOC处理单元,缓流进气管垂直固定设置在DOC处理单元的筒体下部,其包括进气筒以及焊接在其末端的安装法兰;筒体上设有直径与进气筒直径相同的安装孔,进气筒远离安装法兰的一端为第一出气口,其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第一出气口部位的进气筒仅有上侧部分与筒体的内壁接触,进气筒与安装孔焊接;DOC处理单元的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安装部,筒体内进气筒的上方设置有DOC载体,筒体的底部固定有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废气中的颗粒物尽量沉积到DOC处理单元的筒体底部,颗粒物堆积后易于清理。

A vertical doc processing unit with slow flow intak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
本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
,特别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空气质量越来越差,因此国家也高度重视。除了高度管控烧煤、提高道路车辆的排放标准以外,对非道路移动机械和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的排放标准也有了大幅提高,柴油发电机组参照《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进行排放管理,近年来已经逐渐对其排放要求提高到了国IV、国V的标准,甚至有进一步提高到国VI的趋势。排放标准的提高对废气排放净化装置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废气排放净化装置大多采用先经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OxidationCatalyst,简称DOC),再由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ieselParticulateFilter,简称DPF)处理的方式来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但是DPF捕捉到的颗粒物逐渐增多以后对柴油发动机的性能影响较大,必须定期或者在必要时对DPF进行再生处理。一般情况下,进气管采用常规的筒形多气孔管,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一种汽车排气管净化消声器(公开号:CN106351721A),但是这种进气管主要起降噪作用,而且不太适用于柴油机,颗粒物很容易堵塞进气分流孔;也有采用如中国技术专利:一种柴油车抽出式尾气净化器(公告号:CN207229202U)使用的进气管结构,进气管的气流经分流管网后直接喷到DOC处理单元上,经DOC处理后进入DPF单元,但是采用这种结构的进气口,废气中的颗粒基本都需要DPF单元捕捉,DPF单元再生频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能够使废气中的颗粒物尽量沉积在DOC处理单元内,减少进入到DPF单元的废气中颗粒物的含量,延长DPF单元的单次再生时间和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包括缓流进气管和DOC处理单元,所述DOC处理单元即为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处理单元,所述缓流进气管即为能够使急速喷出的废气经过其缓流之后速度显著降低的进气管,所述缓流进气管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DOC处理单元的筒体下部,所述缓流进气管包括进气筒以及焊接在其末端的安装法兰;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一个直径与所述进气筒直径相同的安装孔,所述进气筒远离所述安装法兰的一端为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出气口部位的进气筒仅有上侧部分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进气筒焊接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DOC处理单元的筒体上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筒体内在进气筒的上方设置有DOC载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有端盖。优选的,所述进气筒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筒体直径的1/2,不小于所述筒体直径的1/3,这样从进气筒喷进来的废气有足够的空间在筒体内沉淀缓流,并且可以在筒体内部进气筒两侧形成气流上升通道。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下侧为不规则形状,所述进气筒的底部还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的截面积之和不小于所述进气筒的截面积。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下侧设置成圆形或者椭圆形截面,其截面积不小于所述进气筒的截面积。优选的,所述进气筒的中部外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更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焊接在所述筒体内壁上。优选的,所述端盖是可拆卸的。更优选的,所述端盖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所述筒体底部。更优选的,所述端盖通过铰链方式固定在所述筒体底部。优选的,所述端盖上设有密封垫片。本技术使用时,废气进入后受到进气筒的阻挡,不是直接与DOC处理单元的载体接触,而是从进气筒的下方逸出,首先聚集在进气筒与DOC处理单元筒体底部的空间内,废气中的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会有一部分沉积下来,然后废气沿进气筒两侧上升到DOC载体中进一步处理;在气流沿进气筒两侧上升的过程中还可能有部分颗粒物相互碰撞聚集下沉,最终沉积在DOC处理单元筒体底部。本技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废气进入DOC处理单元后,其中的部分颗粒物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到DOC处理单元筒体底部,能够有效减少废气中的颗粒物携带量,后续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量和排放到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都能够有效减少;(2)结构简单,端盖拆卸方便,堆积的颗粒物易于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沿A-A向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沿B-B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沿C-C向剖视图;图中,1:缓流进气管,2:DOC处理单元,11:第一出气口,12:进气筒,13:第二出气口,14:安装法兰,15:支撑板,21:载体,22:端盖,23:筒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包括缓流进气管1和DOC处理单元2(即: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处理单元),缓流进气管1即为能够使急速喷出的废气经过其缓流之后速度显著降低的进气管,其垂直固定设置在DOC处理单元2的筒体23下部,缓流进气管1包括进气筒12以及焊接在其末端的安装法兰14,进气筒12的直径不大于筒体23直径的1/2,不小于筒体23直径的1/3,这样从进气筒12喷进来的废气有足够的空间在筒体23内沉淀缓流,并且可以在筒体23内部进气筒12两侧形成气流上升通道;筒体23上开设有一个直径与进气筒12直径相同的安装孔,进气筒12远离安装法兰14的一端为第一出气口11,第一出气口11固定在筒体23的内壁上,第一出气口11处的进气筒仅有上侧部分与筒体23的内壁接触,一般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进气筒12与安装孔紧密结合,一般也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进气筒12的中部外侧还设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一般是矩形,焊接或通过其他方式固定在筒体23的内壁上。DOC处理单元2的筒体23的上端设置有安装部,一般是法兰,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筒体23内进气筒12的上方设置有DOC载体21,筒体23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端盖22,一般通过螺丝螺母固定在筒体上,其他可拆卸的方式如铰接方式、法兰连接等也可以使用,当筒体23底部与进气筒12之间的空腔内颗粒物聚集过多时,可将端盖22拆下,把颗粒物清理出来。图5为本技术缓流进气管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出气口11的上侧与筒体23接触,下侧为不规则形状,进气筒12的底部还开设有第二出气口13,第一出气口11和第二出气口13的截面积之和不小于进气筒12的截面积,以保证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缓流进气管和DOC处理单元,所述缓流进气管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DOC处理单元的筒体下部,所述缓流进气管包括进气筒以及焊接在其末端的安装法兰;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一个直径与所述进气筒直径相同的安装孔,所述进气筒远离所述安装法兰的一端为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出气口部位的进气筒仅有上侧部分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进气筒焊接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DOC处理单元的筒体上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筒体内在进气筒的上方设置有DOC载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有端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缓流进气管和DOC处理单元,所述缓流进气管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DOC处理单元的筒体下部,所述缓流进气管包括进气筒以及焊接在其末端的安装法兰;所述筒体上开设有一个直径与所述进气筒直径相同的安装孔,所述进气筒远离所述安装法兰的一端为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固定在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出气口部位的进气筒仅有上侧部分与所述筒体的内壁接触,所述进气筒焊接在所述安装孔上;所述DOC处理单元的筒体上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筒体内在进气筒的上方设置有DOC载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有端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筒的直径不大于所述筒体直径的1/2,不小于所述筒体直径的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含缓流进气管的立式DOC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下侧为不规则形状,所述进气筒的底部还开设有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国金缪伟胡军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华音陶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