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105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钢条,以及连接于钢条两端的两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包括截面均为L型的第一安装条及第二安装条,第一安装条及第二安装条的两边沿均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搭扣,且两边沿的搭扣朝向同一侧,第一安装条与第二安装条反向设置并可通过搭扣上下扣合形成方管状的固定支架;第二安装条的顶面开设有并列的通孔,钢条的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母卡设于通孔内,且钢条至少一端的螺母包括T头部和螺套部,螺套部从固定支架内穿出通孔。安装简便,无需高空吊装,亦无需复杂的安装工艺;拆卸时,亦只需拧动各钢条一端的螺母,即可将钢条连同第二安装条整体取下;不仅安装与拆卸方便,且通用性非常强。

A protective window easy to install and rem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
本技术涉及防护窗
,具体是指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
技术介绍
为安全起见,建筑往往需要加装防护窗。传统的防护窗大致有两种结构,一种是通过不锈钢材料焊接成型,再固定安装在窗框上,另一种则是由钢丝绳拉紧排列而成。这两种结构的防护窗均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安装困难,尤其是预先焊接成型的不锈钢防护窗,由于体积较大,只能高空吊装,难度大危险系数高,而钢丝绳则对安装工艺要求较高,质量不稳定。另一方面,传统结构的防护窗,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往往会成为逃生或救援的阻碍,市场需求一种即易于安装又易于拆卸的防护窗。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钢条,以及连接于所述钢条两端的两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截面均为L型的第一安装条及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及所述第二安装条的两边沿均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搭扣,且两边沿的搭扣朝向同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条与所述第二安装条反向设置并可通过所述搭扣上下扣合形成方管状的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条的顶面开设有并列的通孔,所述钢条的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母卡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钢条至少一端的所述螺母包括T头部和螺套部,所述螺套部从所述固定支架内穿出所述通孔。安装时,先将两组所述第一安装条分别锁固于窗框的两相对内侧边,然后将所述钢条两端分别穿过两组所述第二安装条的通孔,并旋上所述螺母,再将两组所述第二安装条通过所述搭扣分别挂设于两组所述第一安装条的所述搭扣上,最后从外部拧动所述螺母的螺套部将所述钢条拉紧即可。其有益效果在于:安装操作简便,无需高空吊装,亦无需复杂的安装工艺;拆卸时,亦只需拧动各所述钢条一端的所述螺母,即可将所述钢条连同所述第二安装条整体取下;另外,在各种不同尺寸防护窗定制时,只需要根据窗框尺寸裁切所述固定支架的长度即可,通用性非常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条的底面为与窗框固定的安装面。相比传统固定于外墙的结构,安装操作更简便和安全。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钢条两端的所述螺母均包括所述T头部和所述螺套部,所述钢条的端部与所述螺套部螺纹配合。两端均可调节,由于螺套部具有一定的长度,所述钢条可配合移动范围大,使得防护窗适用的高度范围更宽。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窗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上对应各并列的各所述钢条开设有穿孔,所述钢条垂直地插置于所述穿孔内,使得所述钢条与所述固定条形成网格状。所述固定条与所述钢条形成网状,可进一步加强防护网的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防护窗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防护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钢条;2、固定支架;21、第一安装条;211、搭扣;22、第二安装条;221、搭扣;222、通孔;3、螺母;31、T头部;32、螺套部;4、固定条;41、穿孔;5、窗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钢条1,以及连接于所述钢条1两端的两组固定支架2,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截面均为L型的第一安装条21及第二安装条22,所述第一安装条21及所述第二安装条22的两边沿均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搭扣(211,221),且两边沿的搭扣(211,221)均朝向同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条21与所述第二安装条22反向设置并可通过所述搭扣(211,221)上下扣合形成方管状的所述固定支架2;所述第二安装条22的顶面开设有并列的通孔222,所述钢条1的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母3卡设于所述通孔222内,且所述钢条1至少一端的所述螺母3包括T头部31和螺套部32,所述螺套部32从所述固定支架2内穿出所述通孔222。通常,所述第一安装条21及所述第二安装条22及所述搭扣(211,221)是通过挤出成型的金属型材,搭扣(211,221)的形状不限,只需能使所述第一安装条21及所述第二安装条22上下扣合拉住即可。所述第一安装条21或所述第二安装条22的所述搭扣(211,221)均朝向同一侧,在安装时较为方便,只需从对面一侧放入即可,比如将两组所述第一安装条21固定于窗框5内侧面的上下两边,其所述搭扣211朝向室内一侧,则安装时,只需使所述第二安装条22的所述搭扣221朝向室外一侧扣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安装条21及所述第二安装条22的截面并非限定为绝对的L型,而是指具有折弯,且两个边沿具有高度差即可。由于所述螺母3(包括带螺套部32的所述螺母3)具有贯穿的螺纹通孔222,因此所述钢条1可通过与螺母3的配合位置来实现长度调节。安装时,先将两组所述第一安装条21分别锁固于窗框5的两相对内侧边,然后将所述钢条1两端分别穿过两组所述第二安装条22的通孔222,并旋上所述螺母3,再将两组所述第二安装条22通过所述搭扣221分别挂设于两组所述第一安装条21的所述搭扣211上,最后从外部拧动所述螺母3的螺套部32将所述钢条1拉紧即可。其有益效果在于:安装操作简便,无需高空吊装,亦无需复杂的安装工艺;拆卸时,亦只需拧动各所述钢条1一端的所述螺母3,即可将所述钢条1连同所述第二安装条22整体取下;另外,在各种不同尺寸防护窗定制时,只需要根据窗框5尺寸裁切所述固定支架2的长度即可,通用性非常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安装条21的底面为与窗框5固定的安装面。相比传统固定于外墙的结构,安装操作更简便和安全。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钢条1两端的所述螺母3均包括所述T头部31和所述螺套部32,所述钢条1的端部与所述螺套部32螺纹配合。两端均可调节,由于螺套部32具有一定的长度,所述钢条1可配合移动范围大,使得防护窗适用的高度范围更宽。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窗还包括固定条4,所述固定条4上对应各并列的各所述钢条1开设有穿孔41,所述钢条1垂直地插置于所述穿孔41内,使得所述钢条1与所述固定条4形成网格状。所述固定条4与所述钢条1形成网状,可进一步加强防护网的强度。如果必要,所述固定条4的两端可加装侧固定架,侧固定架用于固定所述固定条4。由于各所述钢条1之间的间距具有公差,在所述固定条4的所述穿孔41较小的情况下,各所述钢条1插置于所述穿孔41内,其间距公差可将所述固定条4拉紧,此时无需加装所述侧固定架。以上所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钢条,以及连接于所述钢条两端的两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截面均为L型的第一安装条及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及所述第二安装条的两边沿均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搭扣,且两边沿的搭扣朝向同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条与所述第二安装条反向设置并可通过所述搭扣上下扣合形成方管状的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条的顶面开设有并列的通孔,所述钢条的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母卡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钢条至少一端的所述螺母包括T头部和螺套部,所述螺套部从所述固定支架内穿出所述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安装和拆卸的防护窗,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并列设置的钢条,以及连接于所述钢条两端的两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截面均为L型的第一安装条及第二安装条,所述第一安装条及所述第二安装条的两边沿均设有沿长度方向的搭扣,且两边沿的搭扣朝向同一侧,所述第一安装条与所述第二安装条反向设置并可通过所述搭扣上下扣合形成方管状的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条的顶面开设有并列的通孔,所述钢条的端部通过螺纹配合的螺母卡设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钢条至少一端的所述螺母包括T头部和螺套部,所述螺套部从所述固定支架内穿出所述通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印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水沥方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