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509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当需要门锁处于防猫眼状态时,人们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旋动防猫眼旋钮,进而带动传动件绕转动轴往相反的方向转动,传动件通过扇形槽带动推板件往下移动,推板件的上端与制动柱的下端分离,制动柱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制动柱往下移动,制动柱上端从卡槽内伸出,使得转动件与离合件之间处于非传动连接的状态,人们拧动内把手时,转动件处于游离的状态,既是内把手打滑,从而无法使离合件带动方轴转动进而无法控制门锁的开启,并且在扭簧件的弹性恢复力下,使得内把手回位,所以门锁处于防猫眼状态时,内把手打滑可往两个转动方向打滑,进而满足门锁安装在门体的左侧或者右侧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门锁的防盗。

A door lock anti cat ey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
本技术涉及锁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
技术介绍
在防盗门上往往安装有一猫眼,住户们习惯了利用防盗门上的“猫眼”观看门外情况,从而起到防盗的作用。犯罪分子将“猫眼”撬下后,用一根细长的特制工具从圆孔中伸入,只需一分钟就能轻松的将防盗门打开。因此猫眼的设置为防盗留下了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很多门锁都具有防猫眼的功能,当门锁处于防猫眼的状态时,内把手固定死不能转动,有时人们往往会忘记或者不知道门锁处于非防猫眼状态还是防猫眼状态,人们都会用力拉一下把手才知道,一旦时间长会使得门锁内部的零部件容易松动,从而降低门锁的使用寿命,所以要求具有防猫眼功能的门锁具有打滑功能,当门锁处于防猫眼状态时内把手可摆动,但是控制不了锁的传动轴转动,既是内把手打滑,从而延长门锁的使用寿命,但是在门锁的安装时会根据不同的空间,门锁有时安装在门体的左侧或者右侧,门锁安装在门体的左侧与门锁安装在门体的右侧,内把手所要打滑的转动方向不同,现有防猫眼的门锁只能往一个转动的方向打滑,不能满足门锁安装在门体的左侧或者右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当门锁处于防猫眼状态时,内把手打滑可往两个转动方向打滑,进而满足门锁安装在门体的左侧或者右侧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包括面板、安装于面板上的转动机构、制动机构,所述面板从上往下设有转动孔、制动孔,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内把手、固定螺栓、方轴、扭簧件、转动件、离合件、固定件,所述内把手设置在面板的后侧,在转动孔前侧的边沿设有与面板固定连接的固定环,所述扭簧件套装在固定环的外侧,所述固定环的下方设有固定块,在扭簧件的两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固定块设置在间隙内,所述扭簧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抵接,所述转动件的后部从前往后穿过转动孔后通过固定螺栓与内把手连接,所述转动件的下部设有第一抵接块,所述第一抵接块伸进间隙内,所述离合件套装于转动件的后部,在转动件的下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卡槽,所述离合件的下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制动柱,所述制动柱贯穿安装于离合件的下部的侧壁,所述制动柱的外侧壁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离合件相抵,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制动柱相抵,所述制动柱的上端可自离合件内壁伸出后插入卡槽内,在离合件的中部设有与方轴匹配的方孔,所述方轴套装于方孔内,在离合件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抵接块,所述第二抵接块伸进间隙内,所述固定件设置在离合件的前侧,所述离合件的前侧壁与固定件相抵,所述固定件与面板的前侧壁连接,所述制动机构包括设置于面板前侧的推板件,所述推板件设置在转动机构的下方,所述推板件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导向槽,在导向槽的下方设有扇形槽,在制动孔内套装有呈前后延伸设置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穿过导向槽,在转动轴的前端连接有呈条状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的一端与转动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与扇形槽滑动连接,在转动轴的前端连接有防猫眼旋钮,可旋动防猫眼旋钮来带动传动件绕转动轴转动,使得传动件通过扇形槽带动推板件上下移动,令推板件的上端与制动柱的下端抵接,并可推动制动柱的上端伸进卡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转动件下部的前侧壁上设有两个制动块,两个制动块呈左右间隔排列,在两个制动块之间形成所述卡槽。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包括与离合件的前侧壁相抵的抵接环,所述抵接环的左侧和右侧均连接有耳片,所述耳片设有固定孔,在固定孔内设有连接螺丝,所述耳片通过连接螺丝与面板的前侧壁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离合件下部的壁体设有呈上下贯通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内径呈上小下大的结构,所述制动柱套装于台阶孔内,所述制动柱下部的侧壁设有轴肩,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台阶孔的台阶抵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轴肩抵接,在台阶孔的下端口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制动柱的下端穿过定位环,所述轴肩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轴肩与定位环抵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导向槽的上方设有呈竖向设置的活动槽,所述面板的前侧壁设有与活动槽匹配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伸进活动槽内,所述推板件可沿导向柱上下活动。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柱连接有锁紧弹簧,所述导向柱通过锁紧弹簧与传动件靠近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正常使用内把手打开门时,人们用手旋动防猫眼旋钮来带动传动件绕转动轴转动,传动件通过扇形槽带动推板件往上移动,推板件的上端与制动柱的下端抵接,并推动制动柱伸进卡槽内,使得转动件与离合件可传动连接,人们拧动内把手来带动转动件转动,同时转动件带动离合件转动,离合件带动方轴转动,使得方轴可控制门锁的开启,当内把手没有受到外力时,扭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力来带动转动件与离合件复位,进而使得内把手回复到原位;但需要门锁处于防猫眼状态时,人们用手往相反的方向旋动防猫眼旋钮,进而带动传动件绕转动轴往相反的方向转动,传动件通过扇形槽带动推板件往下移动,推板件的上端与制动柱的下端分离,制动柱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制动柱往下移动,制动柱上端从卡槽内伸出,使得转动件与离合件之间处于非传动连接的状态,人们拧动内把手时,转动件处于游离的状态,既是内把手打滑,从而无法使离合件带动方轴转动进而无法控制门锁的开启,并且在扭簧件的弹性恢复力下,使得内把手回位,所以门锁处于防猫眼状态时,内把手打滑可往两个转动方向打滑,进而满足门锁安装在门体的左侧或者右侧的需求。本技术用于门锁的防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合件主视局部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离合件左视剖面图;图5是图3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动件主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动件左视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扭簧件与面板连接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8,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包括面板100、安装于面板100上的转动机构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00)、安装于面板(100)上的转动机构(200)、制动机构(300),所述面板(100)从上往下设有转动孔(110)、制动孔,所述转动机构(200)包括内把手(210)、固定螺栓(220)、方轴(230)、扭簧件(240)、转动件(250)、离合件(260)、固定件(270),所述内把手(210)设置在面板(100)的后侧,在转动孔(110)前侧的边沿设有与面板(100)固定连接的固定环(120),所述扭簧件(240)套装在固定环(120)的外侧,所述固定环(120)的下方设有固定块(121),在扭簧件(240)的两端之间设有间隙(241),所述固定块(121)设置在间隙(241)内,所述扭簧件(24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12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抵接,所述转动件(250)的后部从前往后穿过转动孔(110)后通过固定螺栓(220)与内把手(210)连接,所述转动件(250)的下部设有第一抵接块(251),所述第一抵接块(251)伸进间隙(241)内,所述离合件(260)套装于转动件(250)的后部,在转动件(250)的下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卡槽(252),所述离合件(260)的下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制动柱(261),所述制动柱(261)贯穿安装于离合件(260)的下部的侧壁,所述制动柱(261)的外侧壁套有弹簧(262),所述弹簧(262)上端与离合件(260)相抵,所述弹簧(262)的下端与制动柱(261)相抵,所述制动柱(261)的上端可自离合件(260)内壁伸出后插入卡槽(252)内,在离合件(260)的中部设有与方轴(230)匹配的方孔(263),所述方轴(230)套装于方孔(263)内,在离合件(260)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抵接块(264),所述第二抵接块(264)伸进间隙(241)内,所述固定件(270)设置在离合件(260)的前侧,所述离合件(260)的前侧壁与固定件(270)相抵,所述固定件(270)与面板(100)的前侧壁连接,所述制动机构(300)包括设置于面板(100)前侧的推板件(310),所述推板件(310)设置在转动机构(200)的下方,所述推板件(310)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导向槽(311),在导向槽(311)的下方设有扇形槽(312),在制动孔内套装有呈前后延伸设置的转动轴(320),所述转动轴(320)的前端穿过导向槽(311),在转动轴(320)的前端连接有呈条状的传动件(321),所述传动件(321)的一端与转动轴(320)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件(321)的另一端与扇形槽(312)滑动连接,在转动轴(320)的前端连接有防猫眼旋钮,可旋动防猫眼旋钮来带动传动件(321)绕转动轴(320)转动,使得传动件(321)通过扇形槽(312)带动推板件(310)上下移动,令推板件(310)的上端与制动柱(261)的下端抵接,并可推动制动柱(261)的上端伸进卡槽(25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锁防猫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100)、安装于面板(100)上的转动机构(200)、制动机构(300),所述面板(100)从上往下设有转动孔(110)、制动孔,所述转动机构(200)包括内把手(210)、固定螺栓(220)、方轴(230)、扭簧件(240)、转动件(250)、离合件(260)、固定件(270),所述内把手(210)设置在面板(100)的后侧,在转动孔(110)前侧的边沿设有与面板(100)固定连接的固定环(120),所述扭簧件(240)套装在固定环(120)的外侧,所述固定环(120)的下方设有固定块(121),在扭簧件(240)的两端之间设有间隙(241),所述固定块(121)设置在间隙(241)内,所述扭簧件(24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12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抵接,所述转动件(250)的后部从前往后穿过转动孔(110)后通过固定螺栓(220)与内把手(210)连接,所述转动件(250)的下部设有第一抵接块(251),所述第一抵接块(251)伸进间隙(241)内,所述离合件(260)套装于转动件(250)的后部,在转动件(250)的下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卡槽(252),所述离合件(260)的下部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制动柱(261),所述制动柱(261)贯穿安装于离合件(260)的下部的侧壁,所述制动柱(261)的外侧壁套有弹簧(262),所述弹簧(262)上端与离合件(260)相抵,所述弹簧(262)的下端与制动柱(261)相抵,所述制动柱(261)的上端可自离合件(260)内壁伸出后插入卡槽(252)内,在离合件(260)的中部设有与方轴(230)匹配的方孔(263),所述方轴(230)套装于方孔(263)内,在离合件(260)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抵接块(264),所述第二抵接块(264)伸进间隙(241)内,所述固定件(270)设置在离合件(260)的前侧,所述离合件(260)的前侧壁与固定件(270)相抵,所述固定件(270)与面板(100)的前侧壁连接,所述制动机构(300)包括设置于面板(100)前侧的推板件(310),所述推板件(310)设置在转动机构(200)的下方,所述推板件(310)设有呈竖向设置的导向槽(311),在导向槽(311)的下方设有扇形槽(312),在制动孔内套装有呈前后延伸设置的转动轴(320),所述转动轴(320)的前端穿过导向槽(311),在转动轴(320)的前端连接有呈条状的传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冠华杨嘉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狮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