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09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其包括固定门体、华盖顶箱和旋转门体,其中,所述旋转门体包括中央转轴和固定在该中央转轴上、下端的主门扇架,所述主门扇架内侧安装有玻璃门扉,主门扇架外侧铰接有反拨门翼,所述反拨门翼包括框体、门翼玻璃,所述框体上、下端设有铰接轴,所述主门扇架上设有与铰接轴相匹配的铰接孔,并于铰接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铰接轴通过轴承安装在铰接孔内。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通过在门扇外缘设置反拨门翼的方式,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盲区防夹,其不存在感应盲区或感应失灵等电子控制方式的缺陷,进而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A 360 degree safety protection revolving door without blind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
本技术涉及一种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
技术介绍
旋转门在各门扇外缘旋转至固定门体附近时,门扇与固定门体边缘之间存在夹绞危险区,虽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在旋转门固定门体上安装红外感应开关,以感应急停的方式进行防夹。但这种防夹结构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方面即使旋转门体失去动力,仍有一段惯性行程,这段行程足以令人被夹伤;另一方面红外感应必须设置有限距离,否则会造成不必要关停。另外现有红外感应器大多按照成人整体感应的标准进行装配,这便存在较大的感应盲区,盲区内一来对矮小的儿童感应灵敏度不佳,二来如果单腿或单手伸入夹绞危险区,则无法触发感应,极容易造成手臂或腿部绞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的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包括一对固定门体、华盖顶箱和旋转门体;所述固定门体包括弧形转门框和平开门框,所述华盖顶箱固定在弧形转门框顶部,华盖顶箱与两侧的弧形转门框围成门腔,所述旋转门体设置门腔内;所述华盖顶箱内设有驱动旋转门体转动的驱动马达和控制驱动马达启停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旋转门体包括中央转轴和固定在该中央转轴上、下端的主门扇架,所述主门扇架内侧安装有玻璃门扉,主门扇架外侧铰接有反拨门翼,所述反拨门翼包括框体、门翼玻璃,所述框体上、下端设有铰接轴,所述主门扇架上设有与铰接轴相匹配的铰接孔,并于铰接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铰接轴通过轴承安装在铰接孔内。如此设计,通过在门扇外缘设置反拨门翼的方式,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盲区防夹,当初现被夹状况后,反拨门翼即发生与转动门转动方向反向的转动,随着转动,反拨门翼一侧放松被夹物,另一侧将被夹物推离。作为优化,所述中央转轴顶部设有联轴器。如此设计,联轴器用于将中央转轴与华盖顶箱上的驱动马达输出轴相连接。作为优化,所述中央转轴底部设有支撑轴座。如此设计,支撑轴承包括可旋转式套接的底座和底座套,底座用于固定地面,底座套用于固定中央转轴和下方的主门扇架。作为优化,所述主门扇架于玻璃门扉外侧设有限位架,该限位架上贴覆有磁性贴条,所述框体两侧贴覆有金属贴片。如此设计,通过磁性吸附,限定正常状态下反拨门翼的位置。所述平开门框内设有两扇对开门。作为优化,所述主门扇架于反拨门翼一侧斜设遮护沿。如此设计,用于遮挡并驱离反拨门翼可转动区域的门内人员,防止反拨门翼旋转时门内人员被击伤。本技术一种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通过在门扇外缘设置反拨门翼的方式,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盲区防夹,其不存在感应盲区或感应失灵等电子控制方式的缺陷,进而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实施方式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实施方式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实施方式2中旋转门体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实施方式2中旋转门体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门体;11-弧形转门框、12-平开门框、13-门腔;、121-对开门;2-华盖顶箱;3-旋转门体;31-中央转轴、32-主门扇架、33-玻璃门扉、34-反拨门翼、35-限位架;311-联轴器、312-支撑轴座、321-铰接孔、322-轴承、323-遮护沿、341-框体、342-铰接轴、343-金属贴片、351-磁性贴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如图1至3所示,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包括一对固定门体1、华盖顶箱2和旋转门体3;所述固定门体1包括弧形转门框11和平开门框12,所述华盖顶箱2固定在弧形转门框11顶部,华盖顶箱2与两侧的弧形转门框11围成门腔13,所述旋转门体3设置门腔13内;所述华盖顶箱2内设有驱动旋转门体3转动的驱动马达和控制驱动马达启停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旋转门体3包括中央转轴31和固定在该中央转轴31上、下端的主门扇架32,所述主门扇架32内侧安装有玻璃门扉33,主门扇架32外侧铰接有反拨门翼34,所述反拨门翼34包括框体341、门翼玻璃,所述框体341上、下端设有铰接轴342,所述主门扇架32上设有与铰接轴342相匹配的铰接孔321,并于铰接孔内安装有轴承322,所述铰接轴342通过轴承322安装在铰接孔321内。通过在门扇外缘设置反拨门翼的方式,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盲区防夹,当初现被夹状况后,反拨门翼即发生与转动门转动方向反向的转动,随着转动,反拨门翼一侧放松被夹物,另一侧将被夹物推离。所述中央转轴31顶部设有联轴器311。联轴器用于将中央转轴与华盖顶箱上的驱动马达输出轴相连接。所述中央转轴31底部设有支撑轴座312。支撑轴承包括可旋转式套接的底座和底座套,底座用于固定地面,底座套用于固定中央转轴和下方的主门扇架。所述主门扇架32于玻璃门扉33外侧设有限位架35,该限位架上贴覆有磁性贴条351,所述框体341两侧贴覆有金属贴片343。通过磁性吸附,限定正常状态下反拨门翼的位置。所述平开门框12内设有两扇对开门121。实施方式2:如图4、5所示,所述主门扇架32于反拨门翼34一侧斜设遮护沿323。用于遮挡并驱离反拨门翼可转动区域的门内人员,防止反拨门翼旋转时门内人员被击伤。其余部件和结构如实施方式1所示,略。本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通过在门扇外缘设置反拨门翼的方式,利用纯机械结构实现盲区防夹,其不存在感应盲区或感应失灵等电子控制方式的缺陷,进而降低了故障率和维护成本。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技术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故本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创造性特点的方法、工艺、产品,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其特征是:包括一对固定门体(1)、华盖顶箱(2)和旋转门体(3);所述固定门体(1)包括弧形转门框(11)和平开门框(12),所述华盖顶箱(2)固定在弧形转门框(11)顶部,华盖顶箱(2)与两侧的弧形转门框(11)围成门腔(13),所述旋转门体(3)设置门腔(13)内;所述华盖顶箱(2)内设有驱动旋转门体(3)转动的驱动马达和控制驱动马达启停的控制器,其中,/n所述旋转门体(3)包括中央转轴(31)和固定在该中央转轴(31)上、下端的主门扇架(32),所述主门扇架(32)内侧安装有玻璃门扉(33),主门扇架(32)外侧铰接有反拨门翼(34),所述反拨门翼(34)包括框体(341)、门翼玻璃,所述框体(341)上、下端设有铰接轴(342),所述主门扇架(32)上设有与铰接轴(342)相匹配的铰接孔(321),并于铰接孔内安装有轴承(322),所述铰接轴(342)通过轴承(322)安装在铰接孔(3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60度无盲区安全防护旋转门,其特征是:包括一对固定门体(1)、华盖顶箱(2)和旋转门体(3);所述固定门体(1)包括弧形转门框(11)和平开门框(12),所述华盖顶箱(2)固定在弧形转门框(11)顶部,华盖顶箱(2)与两侧的弧形转门框(11)围成门腔(13),所述旋转门体(3)设置门腔(13)内;所述华盖顶箱(2)内设有驱动旋转门体(3)转动的驱动马达和控制驱动马达启停的控制器,其中,
所述旋转门体(3)包括中央转轴(31)和固定在该中央转轴(31)上、下端的主门扇架(32),所述主门扇架(32)内侧安装有玻璃门扉(33),主门扇架(32)外侧铰接有反拨门翼(34),所述反拨门翼(34)包括框体(341)、门翼玻璃,所述框体(341)上、下端设有铰接轴(342),所述主门扇架(32)上设有与铰接轴(342)相匹配的铰接孔(321),并于铰接孔内安装有轴承(322),所述铰接轴(342)通过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旋宝盾门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