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岑利明专利>正文

一种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092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火机,包括有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压电装置(2)、燃气室(6)及其气阀组件,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与压电装置(2)中压电帽(21)相对的揿手(3),所述气阀组件包括出气针(4)和一端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跷板(5),该跷板(5)大致呈L形,跷板(5)中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那一侧壁的中部(52)枢接于外壳(1)的内壁上,而该跷板(5)的弯折部抵在压电帽(21)之上,该跷板(5)的另一端(53)就正对在揿手(3)之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把现有跷板设计成一体的L形跷板,大大简化了装配程序,降低生产成本,操作起来非常灵便;同时采用这种跷板,也降低零部件的故障率,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
技术介绍
目前打火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必需品之一,而现有的压电式打火机,一般包括有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压电装置、燃气室及其气阀组件,在外壳上端设有与压电装置中压电帽相抵的揿手,如本申请人已公告的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03210414.6(公告号为CN2663830Y)的《安全打火机》,就公开了这么一种打火机。其中,气阀组件包括出气针和一端与出气针相连的跷板,该跷板由Z形导电跷板和Y形跷板支架组成,导电跷板的一端与出气针相连,另一端位于跷板支架之下并与其中部相邻,而跷板支架的叉开端通过枢轴与外壳内壁进行枢接,其中部搁于压电帽上,另一端位于压电帽之上、揿手之下。通过跷板支架来同时按压压电帽和导电跷板一端,使导电跷板一端翘起并顶起出气针而释放燃气,释放出的燃气遇到压电装置发出的电火花即实现打火。由于气阀组件中,跷板由Z形导电跷板和Y形跷板支架组成,这两个部件的配合两,需要一定的精确度,即必须精确地使压电帽被按压的同时,导电跷板一端也翘起以开启出气针,所以这两个部件的尺寸形状都需要一定的精确度,而且两个分开加工的部件又需装配一起,无疑增加了装配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更易于装配、生产成本较低的打火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打火机,包括有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压电装置、燃气室及其气阀组件,所述外壳上端设有与所述压电装置中压电帽相对的揿手,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出气针和一端与该出气针相连的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跷板大致呈L形,所述跷板中与该出气针相连的那一侧壁的中部枢接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该跷板的弯折部则抵在所述压电帽之上,而该跷板的另一端就正对在所述揿手之下。为使跷板动作时更加灵便,能准确无误的按压下压电帽,所述跷板的弯折部底部上可以设置有凸起,该凸起就抵在所述的压电帽之上。所述的跷板可以采用塑料中的导电ABS来制作,摒弃目前普遍采用的金属材料,能大大降低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把现有的Z形导电跷板和Y形跷板支架设计成L形跷板这种一体件,大大简化了装配程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操作起来非常灵便同时采用这种一体件的跷板,也降低了零部件的故障率,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跷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打火机,包括有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压电装置2、燃气室6及其气阀组件,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与所述压电装置2中压电帽21相对的揿手3;其中,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出气针4和一端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跷板5,该跷板5大致呈L形,跷板5中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那一侧壁的中部52枢接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而该跷板5的弯折部底部上设置有凸起51,该凸起51就抵在所述的压电帽21之上,而该跷板5的另一端53就正对在所述揿手3之下。当需要打火时,按压揿手3,跷板5的另一端53随之被按下,跷板5弯折部下的凸起51就立即按压压电帽21,使压电帽21和压电体下移,压电体随之放电,同时跷板5中与出气针4相连的那一侧壁绕其枢轴转动,使跷板5的一端翘起并顶起出气针4而使出气阀释放燃气,此时压电体二极放电产生的火星点燃从出气阀放出来的燃气,即可实现正常的点火。使用完松开揿手3后,跷板5的另一端53在压电帽21回弹力的作力下复位,揿手3也随之复位,而此时,跷板5与出气针4相连的那一侧壁绕则其枢轴向下转动,出气针4再次关闭。权利要求1.一种打火机,包括有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压电装置(2)、燃气室(6)及其气阀组件,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与所述压电装置(2)中压电帽(21)相对的揿手(3),所述气阀组件包括出气针(4)和一端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跷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5)大致呈L形,所述跷板(5)中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那一侧壁的中部(52)枢接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该跷板(5)的弯折部则抵在所述压电帽(21)之上,而该跷板(5)的另一端(53)就正对在所述揿手(3)之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5)的弯折部底部上设置有凸起(51),该凸起(51)就抵在所述的压电帽(21)之上。专利摘要一种打火机,包括有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压电装置(2)、燃气室(6)及其气阀组件,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与压电装置(2)中压电帽(21)相对的揿手(3),所述气阀组件包括出气针(4)和一端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跷板(5),该跷板(5)大致呈L形,跷板(5)中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那一侧壁的中部(52)枢接于外壳(1)的内壁上,而该跷板(5)的弯折部抵在压电帽(21)之上,该跷板(5)的另一端(53)就正对在揿手(3)之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把现有跷板设计成一体的L形跷板,大大简化了装配程序,降低生产成本,操作起来非常灵便;同时采用这种跷板,也降低零部件的故障率,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F23Q2/34GK2844707SQ200520116608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诸敏 申请人:岑利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火机,包括有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压电装置(2)、燃气室(6)及其气阀组件,所述外壳(1)上端设有与所述压电装置(2)中压电帽(21)相对的揿手(3),所述气阀组件包括出气针(4)和一端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跷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跷板(5)大致呈L形,所述跷板(5)中与该出气针(4)相连的那一侧壁的中部(52)枢接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该跷板(5)的弯折部则抵在所述压电帽(21)之上,而该跷板(5)的另一端(53)就正对在所述揿手(3)之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敏
申请(专利权)人:岑利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