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赐勋专利>正文

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95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在矩形壳体内外壁面上分别贴设有内衬和外护套、而护框则插设在壳体两侧和底部以形成一凵形护壳,壳体后部铆接有背扣带,而壳体中的框座呈凵形,与凵形框座相对应的前片的左右边侧开设有与凵形框座前凸对应侧板相扣嵌的凹槽部,磁铁敷设在前片及与其扣合的扣盖片的大部分并呈整体平面状,在框座上设有铆钉嵌入的鱼眼坑,扣盖片与壳体的前框片、外护套和护框与壳体相包覆弯折部之对应部位均为凸凹相互嵌贴,以使各包覆弯折处形成平滑的平面状。(*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特别是一种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现有的打火机盒的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它的壳体10是由三对大小相对应的框片11及扣盖片12构成的,各框片11的内外侧分别包复有内衬20和外护套30和护框40,在壳体10的上下部有一开口13和一容置室14,开口13上方的框片11与扣盖片12的一端相衔接,使扣盖片12平行盖扣在壳体10前方的框片11外侧,在扣盖片12与前方的框片11之间设有磁性扣合机构60,磁性扣合机构60是由公、母扣件61、62构成,以形成一可自由掀起的以启闭开口13的作用,包复在壳体10内、外侧的内衬20及外护套30以及护框40可由皮革或塑料或绒布等制成,外护套30周边延伸折有折边31。其组合过程是首先将外护套30与壳体10的各框片11的外表面彼此贴合,然后使外护套30的各折边31内折并包合住壳体10的周边敞口处,然后再将内衬20包复在壳体10内侧,最后由长条形的U形护框40套设在壳体10的两侧、底部以及两上敞口的部位的内折处,在内折处形成有L形的内折边41。在壳体10的背面铆固有一背扣带50,以便于将打火机壳系套在皮带上,以便于使用和携带。这类打火机盒虽具有容装、携带打火机的作用以及美观装饰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缺陷。第1由于壳体10、扣盖12与磁性扣合机构60的扣件61、62组装时,是将两零件相对嵌入的,然后再通过内外层进行包复,由于磁性扣合件具有一定的吸合面积,因此,当包复后仍存在着凸出部,在放置打火机或取拿打火机时,不是很顺畅,而且,其凸起部位也易刮伤打火机的表面。第2相互吸附磁性扣件61和62为圆状凸起部、其吸合面很有限,故在扣合时必须事先对正后才能确保扣合,在使用上不方便和随意。第3由于外护套30、护框40均有弯折边折贴在壳体10内壁处,即在弯折处形成有凸出部和利边,当打火机取放时,很易受此些部位的摩擦或刮伤。第4背扣带50是通过铆接在壳体内部的,因而,铆钉内凸部位也会将置插于壳体内的打火机刮伤。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壳体内表面光滑平整,无外凸起的易刮伤部位的具有大的磁性扣合面的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在矩形壳体内外壁面上分别贴设有内衬和外护套、而护框则插设在壳体两侧和底部以形成一凵形护壳,壳体后部铆接有背扣带,而壳体中的框座呈凵形,与凵形框座相对应的前片的左右边侧开设有与凵形框座前凸对应侧板相扣嵌的凹槽部,磁铁敷设在前片及与其扣合的扣盖片的大部分并呈整体平面状,在框座上设有铆钉嵌入的鱼眼坑,扣盖片与壳体的前框片、外护套和护框与壳体相包复弯折部之对应部位均为凸凹相互嵌贴、以使各包复弯折处形成平滑的平面状。由上可见本技术的显著效果是第1由于各相互包复弯折处均为相互嵌补的光滑平面部、而铆钉内侧又嵌埋在框座的凹坑内,因此,整个壳体内表面无任何凸起部,既可避免对打火机表面的刮伤和摩擦损伤,又便于打火机的方便取拿和插入。第2因磁性扣合件为具有较大吸合面的平面形式,故扣合时无须事先对正,在便用上十分快捷和便利。本技术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在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图1是现有打火机盒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外形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组合后的结构剖面图。图6是图5的B-B剖面图。图7是图6的C-C剖面的局部剖面图。下面将结合附图3至7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本技术有一矩形的壳体10,在矩形的壳体10的内外表上贴设有内衬20和外护套30,在壳体10的上部框片11一端衔接一扣盖片12,扣盖片12和与其相对应的壳体10对应框片11之间设置有磁性扣合机构60,在壳体10宽度方向两侧及底部套合有一凵形护框40,在壳体10的后部框片17上铆接有与皮带相插套的背扣带50、在凵形护框40、外护套30与壳体10相包复的拐角边缘处均内弯折有折边31和41,其特征在于矩形的壳体10有一凵形框座16,凵形框座16是由开设有与铆钉19相嵌埋的鱼眼凹坑172的后框片17和沿后框片对称前凸的侧框片18构成的,与后框片17相对应面的前框片11和与之相扣揭的扣盖片12的内部嵌埋有矩片状磁性扣合件61和62,在壳体10与凵形护框40和外护套30相围包的敞口边缘处的均设有凹入部171和182,凵形护框40和外护套30的内折弯边部41和31均贴设折合在凹入部111、171和182处并与壳体10的内壳壁平整衔接。参见图3至图6本技术的结构特征还在于在凵形框座16的侧框片18的前缘外凸有与前框片11宽度方向两外缘处凵形凹槽113相扣卡嵌入的凸出部181,在侧框片18的上部内侧设有与凵形护框40的内折弯边部41相贴嵌的凹入部182。参见图4、图5和图6在扣盖片12的周边及上部框片11的长度方向两侧设有沿板厚方向凹入的凹边部121和114,在凵形框座16的后框片17的上凸部宽度方向设有内凹部171。参见图4和图7在扣盖片12的下边缘处扣嵌有一凵形截面的长条弧状的装饰框条115。参见图4在前框片11的上部拐角处各开设有一L形的凹槽112,内衬20的两对称的侧翼21贴设在框座16的两前凸的侧框片18的内侧。参见图1图6和图7。在扣盖片12的上边缘、上框片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后框片17的上沿均设有向内侧倾斜的拼衔斜面122、115和173。参见图权利要求1.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有一矩形的壳体(10),在矩形的壳体(10)的内外表上贴设有内衬(20)和外护套(30),在壳体(10)的上部框片(11)一端衔接一扣盖片(12),扣盖片(12)和与其相对应的壳体(10)对应框片(11)之间设置有磁性扣合机构(60),在壳体(10)宽度方向两侧及底部套合有一U形护框(40),在壳体(10)的后部框片(17)上铆接有与皮带相插套的背扣带(50)、在U形护框(40)、外护套(30)与壳体(10)相包复的拐角边缘处均内弯折有折边(31)和(41),其特征在于矩形的壳体(10)有一U形框座(16),U形框座(16)是由开设有与铆钉(19)相嵌埋的鱼眼凹坑(172)的后框片(17)和沿后框片对称前凸的侧框片(18)构成的,与后框片(17)相对应面的前框片(11)和与之相扣揭的扣盖片(12)的内部嵌埋有矩片状的磁性扣合件(61)和(62),在壳体(10)与U形护框(40)和外护套(30)相围包的敞口边缘处的均设有凹入部(171)和(182),U形护框(40)和外护套(30)的内折弯边部(41)和(31)均贴设折合在凹入部(111)、(171)和(182)处并与壳体(10)的内壳壁平整衔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其特征在于在凵形框座(16)的侧框片(18)的前缘外凸有与前框片(11)宽度方向两外缘处∪形凹槽(113)相扣卡嵌入的凸出部(181),在侧框片(18)的上部内侧设有与凵形护框(40)的内折弯边部(41)相贴嵌的凹入部(182)。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其特征在于在扣盖片(12)的周边及上部框片(11)的长度方向两侧设有沿板厚方向凹入的凹边部(121)和(114),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带有内藏式扣合部的打火机盒,有一矩形的壳体(10),在矩形的壳体(10)的内外表上贴设有内衬(20)和外护套(30),在壳体(10)的上部框片(11)一端衔接一扣盖片(12),扣盖片(12)和与其相对应的壳体(10)对应框片(11)之间设置有磁性扣合机构(60),在壳体(10)宽度方向两侧及底部套合有一U形护框(40),在壳体(10)的后部框片(17)上铆接有与皮带相插套的背扣带(50)、在U形护框(40)、外护套(30)与壳体(10)相包复的拐角边缘处均内弯折有折边(31)和(41),其特征在于:矩形的壳体(10)有一U形框座(16),U形框座(16)是由开设有与铆钉(19)相嵌埋的鱼眼凹坑(172)的后框片(17)和沿后框片对称前凸的侧框片(18)构成的,与后框片(17)相对应面的前框片(11)和与之相扣揭的扣盖片(12)的内部嵌埋有矩片状的磁性扣合件(61)和(62),在壳体(10)与U形护框(40)和外护套(30)相围包的敞口边缘处的均设有凹入部(171)和(182),U形护框(40)和外护套(30)的内折弯边部(41)和(31)均贴设折合在凹入部(111)、(171)和(182)处并与壳体(10)的内壳壁平整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赐勋
申请(专利权)人:周赐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