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地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88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稳定性地基,包括X横梁、Y横梁和地桩,所述X横梁和Y横梁交叉连接,所述X横梁与Y横梁连接处安装有地桩,所述X横梁、Y横梁均进一步包括面板、分别位于面板两侧并与面板连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两端分别具有一翻边安装条,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下方分别具有第一翻边部和第二翻边部,所述相对的两个X横梁之间或者相对的两个Y横梁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固板,所述主板上部的第一折弯条和主板下部的第一折弯条上均具有一第二折弯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框架结构,横梁与地桩之间直接连接,组装方便快捷,并且通过地桩固定在地面上,便于拆卸或移动,经济合理。

High stability foun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性地基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高稳定性地基。
技术介绍
传统房屋基础一般是用砖砌或水泥混凝土浇灌,砖砌的房屋基础操作繁琐,且结构不坚固;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灌,需要先用木板或钢模板把地基浇灌槽制作出来,然后放入铁笼架再浇灌,混凝土凝固后再把木板或钢模板拆除掉才能砌砖垒墙,工期长又浪费木材、钢材等,而且水泥混凝土浇筑基础受气候、地理、地质、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影响比较大,不良环境会使房屋基础下沉、变形,进而影响房屋的承载能力及安全使用。装配式地基由于其施工方便,普及率得到很大提高,地基结构作为最基础构建之一,其结构强度会影响到整个装配式住宅的承载能力。因此,亟需一种承载能力高,不易引起扭转、局部屈曲和畸变屈曲的用于装配式住宅的地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地基,该高稳定性地基采用全框架结构,横梁与地桩之间直接连接,组装方便快捷,并且通过地桩固定在地面上,便于拆卸或移动,经济合理。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稳定性地基,包括X横梁、Y横梁和地桩,所述X横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X横梁(21)、Y横梁(22)和地桩(25),所述X横梁(21)和Y横梁(22)交叉连接,所述X横梁(21)与Y横梁(22)连接处安装有地桩(25),所述X横梁(21)、Y横梁(22)均进一步包括面板(1)、分别位于面板(1)两侧并与面板(1)连接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n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两端分别具有一翻边安装条(6),位于第一侧板(2)两端的翻边安装条(6)向相背于第二侧板(3)的方向延伸,位于第二侧板(3)两端的翻边安装条(6)向相背于第一侧板(2)的方向延伸,所述翻边安装条(6)上均设置有若干安装通孔(7);/n所述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地基,其特征在于:包括X横梁(21)、Y横梁(22)和地桩(25),所述X横梁(21)和Y横梁(22)交叉连接,所述X横梁(21)与Y横梁(22)连接处安装有地桩(25),所述X横梁(21)、Y横梁(22)均进一步包括面板(1)、分别位于面板(1)两侧并与面板(1)连接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
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两端分别具有一翻边安装条(6),位于第一侧板(2)两端的翻边安装条(6)向相背于第二侧板(3)的方向延伸,位于第二侧板(3)两端的翻边安装条(6)向相背于第一侧板(2)的方向延伸,所述翻边安装条(6)上均设置有若干安装通孔(7);
所述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的下方分别具有第一翻边部(4)和第二翻边部(5),所述第一翻边部(4)向相背于第二侧板(3)的一侧延伸,所述第二翻边部(5)向相背于第一侧板(2)的一侧延伸;
所述第一翻边部(4)和第二翻边部(5)与地桩(25)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9),所述Y横梁(22)的第一翻边部(4)和第二翻边部(5)与X横梁(21)连接处具有一向上错位的搭接部(10),所述地桩(25)与X横梁(21)、Y横梁(2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一安装盘(23),此安装盘(23)上开有若干条形安装孔(24);
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X横梁(21)之间或者相对设置的两个Y横梁(22)之间连接有若干加固板(26),所述加固板(26)包括主板(11)和分别位于主板(11)上部、下部的第一折弯条(12),所述主板(11)上部的第一折弯条(12)与主板(11)下部的第一折弯条(12)向主板(11)的同一侧折弯;
所述主板(11)上部的第一折弯条(12)和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求耀薛东辉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和瑞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