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治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841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治霾车,包括:车体、洒水泵和水箱;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尾部条形喷水组件,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水平旋转折叠的侧部条形喷水组件;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车体上部,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导水管连接洒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洒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分别连接至车体尾部的尾部条形喷水组件和车体两侧的侧部条形喷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除尘治霾车,通过在车体的尾部设置尾部条形喷水组件,在车体两侧设置可旋转折叠的侧部条形喷水组件,利用普通的低噪音洒水泵即可使喷洒宽度远大于车体宽度,具有制造成本低、噪音小、条形喷水组件收放自如的特点。

A dust removal and haze control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治霾车
本技术涉及环保清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尘治霾车。
技术介绍
除尘治霾,是每个城市环境治理中的重点任务。一方面,通过洒水车对地面灰尘进行湿润,避免随风起飞。另一方面,通过喷雾车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已经扬起的浮沉吸附、沉降。现有的洒水车通常只在车头或者车尾设置喷水嘴,通常情况下会加大发动机的功率,利用洒水泵增压使水喷射,以扩大除尘治霾车的喷洒面积。通过加大发动机功率增大喷洒面积的洒水车,第一,不适宜用在安静环境的场所,比如校园、医院、办公机关等地。第二,增大了洒水车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治霾车,可以不需要通过特别加大发动机的功率而扩大喷洒面积,喷洒过程中低噪音,喷洒面积灵活可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除尘治霾车,包括:车体、洒水泵和水箱;所述车体的尾部设置有尾部条形喷水组件,所述车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水平旋转折叠的侧部条形喷水组件;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车体上部,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导水管连接洒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洒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治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洒水泵(2)和水箱;/n所述车体(1)的尾部水平设置有尾部条形喷水组件(3),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水平旋转折叠的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n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车体(1)上部,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导水管连接洒水泵(2)的进水口,所述洒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分别连接至尾部条形喷水组件(3)和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治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洒水泵(2)和水箱;
所述车体(1)的尾部水平设置有尾部条形喷水组件(3),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水平旋转折叠的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
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车体(1)上部,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导水管连接洒水泵(2)的进水口,所述洒水泵(2)的出水口通过导水管分别连接至尾部条形喷水组件(3)和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治霾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
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铰接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
所述车体(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伺服电机(7),每侧的所述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杆(5)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铰接第二连杆(6)的一端,第二连杆(6)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的中部;
所述车体(1)、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伺服电机(7)驱动所述第一连杆(5)转动,所述第一连杆(5)作为所述铰链四杆机构的主动杆,所述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作为所述铰链四杆机构的从动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治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条形喷水组件(4)包含喷水管(401),所述喷水管(401)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6)铰接,所述喷水管(401)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喷水嘴(40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东李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