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4771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将纳米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加入至水中,超声处理,加热,冷却至室温,洗涤,烘干,得到抗菌载体;(2)将抗菌载体加入至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悬浮液后,向其中缓慢的加入氯化锌、氯化铒、酒石酸钾钠,离心得到沉淀,烧结处理,得到纳米抗菌剂;(3)将纳米抗菌剂进行有机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纳米抗菌剂;(4)将聚乙烯原料、纳米抗菌剂、分散剂、抗氧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处理,依次进行塑化挤出、真空定径、冷却成型、打码、牵引、定长切割后,制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抗菌PE给水管在正常使用1年后,依然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延长了抗菌PE给水管的使用寿命。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tibacterial PE water supply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给水管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水源水在自来水厂经过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多道工序后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再经复杂而冗长的给水管网分配至千家万户。达标的出厂水流经供水管网后,水质往往会明显下降,即发生“二次污染”。致病菌引起的微生物风险是主要因素之一。在不改变常规塑料管加工工艺的前提下,通过特殊分散技术,将微纳米尺寸的载银/锌沸石、载银磷酸锆和氧化锌等或它们的混合物,添加混合制成抗菌塑料,再通过管材生产设备和工艺,制得具有抗菌功能的塑料管。由于维持了原有工艺,制造成本增加有限,适合大批量产业化推广应用。抗菌成分在制品中的分散性是保证抗菌性能的前提,与基质的相容性直接影响加工工艺的可行性,抗菌母粒技术可以同时满足分散性与相容性。将高效抗菌剂和特定树脂先制成高浓缩抗菌母粒,再和普通塑料共混熔融挤出成型,制得抗菌塑料管材。但是水管网中微生物因有生物膜保护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和稳定性,这就要求杀菌技术不仅对浮游细菌有效,还要对生物膜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n(1)将纳米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均匀后,超声处理,然后将混合物加入至密封釜中,在145-150℃的环境中加热处理80-9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烘干,得到抗菌载体;/n(2)将抗菌载体加入至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悬浮液后,向其中缓慢的加入氯化锌、氯化铒、酒石酸钾钠,40-50℃水浴并持续搅拌反应2-3小时后,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进行烧结处理后,得到纳米抗菌剂,其中氯化锌、氯化铒、酒石酸钾钠的摩尔比为0.6-0.8:0.2-0.4:1;/n(3)将纳米抗菌剂进行有机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将纳米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加入至水中,混合搅拌均匀后,超声处理,然后将混合物加入至密封釜中,在145-150℃的环境中加热处理80-9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将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烘干,得到抗菌载体;
(2)将抗菌载体加入至去离子水中,配置成悬浮液后,向其中缓慢的加入氯化锌、氯化铒、酒石酸钾钠,40-50℃水浴并持续搅拌反应2-3小时后,离心得到沉淀,将沉淀进行烧结处理后,得到纳米抗菌剂,其中氯化锌、氯化铒、酒石酸钾钠的摩尔比为0.6-0.8:0.2-0.4:1;
(3)将纳米抗菌剂进行有机改性处理,得到改性纳米抗菌剂;
(4)按重量份计,将120-150份聚乙烯原料、1-4份纳米抗菌剂、3-6份分散剂、0.2-0.5份抗氧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后干燥处理,然后加入至挤出机中,依次进行塑化挤出、真空定径、冷却成型、打码、牵引、定长切割后,制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纳米二氧化硅和四丙基氢氧化铵的摩尔比为1-3:1,纳米二氧化硅与水的质量比为1: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PE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超声处理的频率为28-35kHz,超声处理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利李俊杰王跃薛诚陈家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国登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