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669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液箱、顶盖、箱体、培养瓶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三组培养室,所述培养室内部的底部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的两侧固定安装有IPO发热管,所述IPO发热管的下方放置有补光灯,所述顶盖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防护门,所述顶盖的内部设置有分接管,所述分接管的底部安装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盖板连接,所述顶盖的顶部放置有培养液箱。本实用通过安装有的培养瓶可用于培养小球藻,减少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采用的养液箱可为小球藻的生长提供生长营养液,同时通过采用的IPO发热管可使装置保持在恒温的状态。

An experimental culture device for Chlo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球藻培养
,具体为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小球藻是弱碱性食品,含有丰富均衡的各种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脂质、多糖、膳食纤维、维生素A、B、C、D、E、微量元素、矿物质、叶酸、叶绿素及珍贵的生物活性素,此外,小球藻中还含有一种最重要的成分,小球藻富含的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作用;维生素A能保护呼吸道黏膜;维生素E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早在1962年,小球藻就被列入了中国药典,日前获准列入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金桥重点工程计划,而目前小球藻试验培养都是采用的人工培养的方式,在培养之前需要先在实验室当中培养,实现小球藻的高产量方法,而现在的培养装置较为简单,无法完成多组对照实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液箱、顶盖、箱体、培养瓶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三组培养室,所述培养室内部的底部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液箱(1)、顶盖(2)、箱体(3)、培养瓶(4)和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安装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三组培养室(301),所述培养室(301)内部的底部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方的两侧固定安装有IPO发热管(302),所述IPO发热管(302)的下方放置有补光灯(303),所述顶盖(2)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防护门(304),所述固定座(8)的上方放置有培养瓶(4),所述培养瓶(4)的顶部放置有盖板(7),所述箱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内部设置有分接管(6),所述分接管(6)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液箱(1)、顶盖(2)、箱体(3)、培养瓶(4)和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顶部安装有箱体(3),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三组培养室(301),所述培养室(301)内部的底部放置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方的两侧固定安装有IPO发热管(302),所述IPO发热管(302)的下方放置有补光灯(303),所述顶盖(2)的正面通过铰链安装有防护门(304),所述固定座(8)的上方放置有培养瓶(4),所述培养瓶(4)的顶部放置有盖板(7),所述箱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的内部设置有分接管(6),所述分接管(6)的底部安装有横管(601),所述横管(601)的底部通过连接管(602)与盖板(7)连接,所述顶盖(2)的顶部放置有培养液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球藻试验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702),固定板(702)的底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行李林声杨祎
申请(专利权)人:福清市新大泽螺旋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