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脱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4508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其包括:烟气增湿箱上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烟气进口通过烟气支路与烟道连通;烟气增湿箱内设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中的喷头的喷口方向均朝向上方,且喷头用于将液体雾化后喷出,烟气增湿箱的底部为液体收集腔;固体收集装置的进烟口与烟气出口相连,固体收集装置的出烟口与烟道相连,固体收集装置内具有收集粉尘的收集部;喷淋机构与输送脱硫浆液池中脱硫废液的废液输送机构相连,脱硫废液经喷淋机构雾化喷淋,与进入烟气增湿箱中的烟气接触换热,部分蒸发进入固体收集装置中经除尘后进入烟道,部分落至液体收集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系统其可实现脱硫废液循环零排放,另外可节省脱硫塔的用水量。

FG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烟气脱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硫
,特别是涉及一种脱硫废水零排放或者减少外排的烟气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等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其不仅能对生态环境直接造成危害,而且是酸雨、灰霾等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在众多烟气脱硫方法中,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硫技术,该技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脱硫废水的处理。脱硫废水的产生,是为了维持脱硫装置中浆液循环系统内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水主要来自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脱硫废水中主要含有固体悬浮物、过饱和亚硫酸盐、硫酸盐、氯化物以及微量重金属,很多物质为国家环保标准中要求严格控制的第一类污染物,因此,需要对脱硫废水进行处理,以免对环境产生污染。目前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沉淀、生物处理及零排放技术等。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化学沉淀,该技术工艺成熟,能使脱硫废水达标排放,但存在对氯离子盐及硒、汞等去除效率不高等问题。零排放技术可实现厂内废水闭式循环使用,对生态环境友好。目前国内采用的零排放技术主要有:一、脱硫废水多效蒸发浓缩结晶工艺,一种是通过外部热源蒸发浓缩,使废水中的盐类结晶;此部分耗能高,前期投资及后期运行费用都很高,热交换部分容易结垢,运行维护诸多不便;另一种使用蒸发塘蒸发结晶技术,占地面积大,处理量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同时也受场地的限制;二、脱硫废水烟道/炉渣系统喷雾蒸发技术,此技术是将脱硫废水通过喷嘴喷入电除尘前的高温烟气当中,脱硫废水吸收烟气余热之后,水分蒸发,蒸发后的固体物质如杂质、盐类、灰分等一起,被电除尘除去,随着灰渣系统进入灰库;此技术考验除尘器前的烟道材料,同时若脱硫废水蒸发不完全,可能对除尘器或其他系统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一种易实施、无二次污染的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硫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处理脱硫浆液池中脱硫废液易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烟气经烟道进入脱硫塔脱硫后、从烟囱流出,所述脱硫塔底部设有脱硫浆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系统还包括:烟气增湿箱,烟气增湿箱上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通过烟气支路与所述烟道连通;所述烟气增湿箱内设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中的喷头的喷口方向均朝向正上方或者斜上方,且喷头用于将液体雾化后喷出,所述烟气增湿箱的底部为液体收集腔;固体收集装置,固体收集装置的进烟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所述固体收集装置的出烟口与所述烟道相连,所述固体收集装置内具有收集粉尘的收集部;所述喷淋机构与输送脱硫浆液池中脱硫废液的废液输送机构相连,所述脱硫废液经所述喷淋机构雾化喷淋,与进入烟气增湿箱中的烟气接触换热,部分蒸发进入固体收集装置中经固体颗粒物收集后进入所述烟道,部分落至所述液体收集腔中。优选的,所述废液输送机构包括与所述脱硫浆液池相连的输液管、以及设于所述输液管上的输送泵,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喷淋机构相连。优选的,所述烟气脱硫系统还包括脱硫废液循环机构,所述脱硫废液循环机构包括输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输液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脱硫浆液池相连,所述输液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淋机构相连;所述回液管的进水端与液体收集腔连通,所述回液管的出水端与所述脱硫浆液池连通。优选的,所述输液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脱硫浆液池间还连设有废液储存箱或旋流机构;或者所述输液管的进水端直接与脱硫塔浆液池相连。优选的,所述液体收集腔通过管路与所述喷淋机构连通。优选的,所述喷头的压力≥0.15Mpa。优选的,所述烟气支路与所述烟道连通处位于所述烟道中除尘器的后方。优选的,所述烟气支路与所述烟道连通处位于所述烟道中除尘器的前方或者空预器的前方。优选的,所述烟气进口设于所述烟气增湿箱的底部侧壁上,所述烟气出口设于所述烟气增湿箱的顶部,所述烟气增湿箱中烟气的流动方向与所述喷头所喷脱硫废液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烟气进口和所述烟气出口相对设于所述烟气增湿箱的侧壁上,所述烟气增湿箱中烟气的流动方向与所述喷头所喷脱硫废液方向相交。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脱硫浆液池中的脱硫废液,引入至上述烟气增湿箱中雾化喷淋,利用一部分脱硫塔前的烟气余热作为脱硫废水干燥热源,同时创造一个脱硫塔前的烟气低温环境为脱硫系统提供有利条件;在烟气增湿箱中,通过具有一定速度的烟气,托起一定直径以下的脱硫废液小液滴,该些小液滴随烟气前进直至完全相变蒸发,随着烟气进入固体收集装置中,固体收集装置分离出烟气中的盐分固体颗粒物等排出,分离后的“纯净”烟气随后回到烟道中进入脱硫系统处理后,最后随着烟囱排除;而另一部分未完全相变蒸发的脱硫废液液滴,即上述一定直径以上的脱硫废液液滴,可被回收在液体收集腔中,使其可循环使用;即其可实现脱硫废液循环零排放,或者减少脱硫废液向烟气脱硫系统外的排放。本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系统其可实现脱硫废液循环零排放,另外可节省脱硫塔的用水量,同时高效利用脱硫塔前的低温烟气余热。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烟气脱硫系统的一实施例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喷淋机构的喷头一实施例图。元件标号说明1脱硫塔101脱硫浆液池2固体收集装置3烟气增湿箱4喷淋机构5喷淋层6烟道7烟气支路8废液储存箱9烟囱10回液管11输液管401后盖402前盖411进水口412导流结构420气孔421出水口422旋流室423真空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1,烟气经烟道6进入脱硫塔1脱硫后、从烟囱9流出,脱硫塔1的底部设有脱硫浆液池101,所述烟气脱硫系统还包括:烟气增湿箱3,烟气增湿箱3上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通过烟气支路7与所述烟道6连通;所述烟气增湿箱3内设有喷淋机构4,喷淋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烟气经烟道进入脱硫塔脱硫后、从烟囱流出,所述脱硫塔底部设有脱硫浆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系统还包括:/n烟气增湿箱,烟气增湿箱上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通过烟气支路与所述烟道连通;所述烟气增湿箱内设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中的喷头的喷口方向均朝向正上方或者斜上方,且喷头用于将液体雾化后喷出,所述烟气增湿箱的底部为液体收集腔;/n固体收集装置,固体收集装置的进烟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所述固体收集装置的出烟口与所述烟道相连,所述固体收集装置内具有收集粉尘的收集部;/n所述喷淋机构与输送脱硫浆液池中脱硫废液的废液输送机构相连,所述脱硫废液经所述喷淋机构雾化喷淋,与进入烟气增湿箱中的烟气接触换热,部分蒸发进入固体收集装置中经固体颗粒物收集后进入所述烟道,部分落至所述液体收集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烟气经烟道进入脱硫塔脱硫后、从烟囱流出,所述脱硫塔底部设有脱硫浆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系统还包括:
烟气增湿箱,烟气增湿箱上设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通过烟气支路与所述烟道连通;所述烟气增湿箱内设有喷淋机构,喷淋机构中的喷头的喷口方向均朝向正上方或者斜上方,且喷头用于将液体雾化后喷出,所述烟气增湿箱的底部为液体收集腔;
固体收集装置,固体收集装置的进烟口与所述烟气出口相连,所述固体收集装置的出烟口与所述烟道相连,所述固体收集装置内具有收集粉尘的收集部;
所述喷淋机构与输送脱硫浆液池中脱硫废液的废液输送机构相连,所述脱硫废液经所述喷淋机构雾化喷淋,与进入烟气增湿箱中的烟气接触换热,部分蒸发进入固体收集装置中经固体颗粒物收集后进入所述烟道,部分落至所述液体收集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输送机构包括与所述脱硫浆液池相连的输液管、以及设于所述输液管上的输送泵,所述输液管与所述喷淋机构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系统还包括脱硫废液循环机构,所述脱硫废液循环机构包括输液管和回液管,所述输液管的进水端与所述脱硫浆液池相连,所述输液管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淋机构相连;所述回液管的进水端与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学略范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伏波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