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391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包括吸取块,吸取块中心开设有吸取孔,吸取孔的上端连通有真空发生器,吸取块内开设有关于中心对称的直通槽和关于中心对称的节流槽,且节流槽位于直通槽的外侧,节流槽的底面开设有节流孔,直通槽的底面开设有直通孔,且节流孔和直通孔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节流槽连接有进气装置,吸取块上开设有与直通槽连通的对接口,所述的对接口连接有真空发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以解决工件搬运过程中,工件与搬运装置的直接接触而造成工件的损伤,同时解决传统非接触式吸盘和非接触搬运装置容易造成工件漂移、非接触式设备造价昂贵和应用范围的问题。

A non-contact multi-point air flotation grab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接触抓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接触式搬运过程中,工件与搬运装置间的摩擦会对工件造成伤害,造成生产成本不必要支出。传统的非接触吸盘,无法很好地控制成本,应用范围也受到限制;旋流非接触吸盘由于气体形成湍流的原因,会造成工件的漂移;伯努利吸盘需要大量的气体流量形成足够的吸力,造成使用成本昂贵;基于超声悬浮的非接触式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由于需要发生超声波的相关设备而制造成本昂贵;基于磁悬浮的非接触式搬运装置则对材料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目前,磁悬浮只能用于悬浮,技术成熟,但无法用于抓取工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以解决工件搬运过程中,工件与搬运装置的直接接触而造成工件的损伤,同时解决传统非接触式吸盘和非接触搬运装置容易造成工件漂移、非接触式设备造价昂贵和应用范围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包括吸取块,所述的吸取块中心开设有吸取孔,所述的吸取孔的上端连通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的吸取块内开设有关于中心对称的直通槽和关于中心对称的节流槽,且节流槽位于直通槽的外侧,所述的节流槽的底面开设有节流孔,所述的直通槽的底面开设有直通孔,且节流孔和直通孔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节流槽连接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吸取块上开设有与直通槽连通的对接口,所述的对接口连接有真空发生器。优选的,所述的吸取块由顶盖和底块通过螺栓锁紧而成,直通孔和节流孔设置在底块上,对接口设置在顶盖上,吸取孔贯穿顶盖和底块。优选的,所述的节流孔为螺纹孔,且螺纹套接有节流管,且套接后的节流管上端与节流槽的底面平齐、下端与吸取块的下表面平齐。优选的,所述的吸取块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通气块,所述的侧通气块内开设有侧通气槽,且侧通气槽通过第一通气口与对应侧的节流槽中部连通,所述的进气装置与侧通气槽连通。优选的,所述的吸取块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后通气块,所述的后通气块内设置有后通气槽,且后通气槽通过第二通气口与两个侧通气槽连通,所述的后通气块的中心设置有与后通气槽连通的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进气装置连通。多个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拼接组装可以让气膜更平稳,工作时更稳定;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相比非接触环面式吸浮装置气流更稳定,工作面与工件形成的气膜更均匀,同时多个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可以拼接在一起联合使用,可适应工件不同的工作要求,弥补了非接触环面式吸浮装置只能单装置使用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的前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B的剖视图。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顶盖;2、底块;3、侧通气块;4、吸取孔;5、直通槽;6、节流槽;7、节流管;8、直通孔;9、对接口;10、第一通气口;11、侧通气槽;12、后通气块;13、后通气槽;14、第二通气口;15、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包括吸取块,所述的吸取块中心开设有吸取孔4,所述的吸取孔4的上端连通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的吸取块内开设有关于中心对称的直通槽5和关于中心对称的节流槽6,且节流槽6位于直通槽5的外侧,所述的节流槽6的底面开设有节流孔,所述的直通槽5的底面开设有直通孔8,且节流孔和直通孔8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节流槽6连接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吸取块上开设有与直通槽5连通的对接口9,所述的对接口9连接有真空发生器。具体应用如下,先将吸取块摆放至待吸取板的上方,然后通过两个真空发生器和进气装置工作,与吸取孔4连通的真空发生器会使吸取孔产生负压,而进气装置通入的高压气体,经过节流槽6后从节流孔喷出,与对接口9连通的真空发射器会使直通槽5产生负压,进而通过直通孔8将节流孔喷出的气体吸走,在待吸取板的上方形成气膜实现非接触,通过中央通孔的负压,从而将工件吸住,从而实现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由于是负压提供吸力,气体只提供推力,因此成本低,工件不会由于湍流而发生漂移,通过气体形成气膜后的推力与中央通孔的负压叠加实现非接触式多点式气浮抓取工件,既降低了非接触设备的制造成本,又保证工件不容易发生漂移。如图1-3所示,所述的吸取块由顶盖1和底块2通过螺栓锁紧而成,直通孔8和节流孔设置在底块2上,对接口设置在顶盖1上,吸取孔4贯穿顶盖1和底块2。将吸取块制作成顶盖和底块两个部分,并使与真空发生器连接的部分全部集中在顶盖,如此可以实现方便根据不同的待吸取物规格更换不同的底块2,进而达到调整气膜形成范围的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的节流孔为螺纹孔,且螺纹套接有节流管7,且套接后的节流管7上端与节流槽6的底面平齐、下端与吸取块的下表面平齐。节流孔配合节流管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壁厚的节流管,进而达到调整节流孔实际出气口的大小。如图1-2所示,所述的吸取块的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通气块3,所述的侧通气块3内开设有侧通气槽11,且侧通气槽11通过第一通气口10与对应侧的节流槽6中部连通,所述的进气装置与侧通气槽11连通。通过设置侧通气块3,进气装置的高压气体会先通入到侧通气槽11,然后再经过第一通气口10进入到节流槽中,如此可以使吸取块不与进气装置直接连接,方便拆卸装换。如图1-3所示,所述的吸取块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后通气块12,所述的后通气块12内设置有后通气槽13,且后通气槽13通过第二通气口14与两个侧通气槽11连通,所述的后通气块12的中心设置有与后通气槽13连通的进气口15,所述的进气口15与进气装置连通。后侧通气块12的设计,进气装置的高压气体会先通过进气口15进入到后侧通气槽13内,然后再均分到两个侧通气槽11内,如此可以通过一个进气装置实现两个侧通气槽11的进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包括吸取块,所述的吸取块中心开设有吸取孔(4),所述的吸取孔(4)的上端连通有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取块内开设有关于中心对称的直通槽(5)和关于中心对称的节流槽(6),且节流槽(6)位于直通槽(5)的外侧,所述的节流槽(6)的底面开设有节流孔,所述的直通槽(5)的底面开设有直通孔(8),且节流孔和直通孔(8)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节流槽(6)连接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吸取块上开设有与直通槽(5)连通的对接口(9),所述的对接口(9)连接有真空发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包括吸取块,所述的吸取块中心开设有吸取孔(4),所述的吸取孔(4)的上端连通有真空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取块内开设有关于中心对称的直通槽(5)和关于中心对称的节流槽(6),且节流槽(6)位于直通槽(5)的外侧,所述的节流槽(6)的底面开设有节流孔,所述的直通槽(5)的底面开设有直通孔(8),且节流孔和直通孔(8)的数量及位置一一对应,所述的节流槽(6)连接有进气装置,所述的吸取块上开设有与直通槽(5)连通的对接口(9),所述的对接口(9)连接有真空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多点式气浮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取块由顶盖(1)和底块(2)通过螺栓锁紧而成,直通孔(8)和节流孔设置在底块(2)上,对接口设置在顶盖(1)上,吸取孔(4)贯穿顶盖(1)和底块(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多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崧黄晓鑫黄晓炼黄佳丽吴江锋陆陈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